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以色列-另一個台灣?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1990-02-15

瀏覽數 27,400+

以色列-另一個台灣?
 

本文出自 1990 / 3月號雜誌 第045期遠見雜誌

國家不會分裂

擁有一個完整的國家,正是流浪了兩千年,四處受到迫害、屠殺、歧視的猶太人所最珍惜的。這個猶太民族夢寐以求的國家--以色列,在建國四十一年後,正面臨嚴峻的考驗;外有國際上對它在占領地區使用鎮壓的強烈譴責,阿拉伯國家的持續敵視;內有壓重的政見分歧與經濟失調。熱愛它的人,擔心它正陷入中年危機;流著驕傲血液的猶太人則會自信地表示:「我們的社會意念分歧,但我們的國家不會分裂,」

咫尺天涯

遠在千里以外的耶路撤冷,又如近在咫尺的台北一樣:有外交上的孤立,有沈重的國防負擔,有強鄰的威脅,有資源的貧乏。

更與中國人相近的是:猶太人重視教育,重視家庭,重視倫理;同樣的聰敏,同樣的精明,同樣的擅長於環錢。

與中華民國不一樣的是:以色列的軍事威脅來自不同種族,不同宗教的阿拉伯國家;它們除了得到美國最大數額的軍援以外,自身已經發展出多種新型武器並且外銷,變成了一個不可輕視的武器輸出國,以色列的社會比台灣複雜,有兩種官方文字與語言:希伯來與阿拉伯。它四百四十萬人口中,八三%是猶太人,十四%是信回教,二.三%是基督徒。

即使像以色列這樣堅強的國家,它必須依賴每年來自美國政府三十億美元的援助,以及來自散居海外猶太人的巨額捐獻。對外依賴,特別是對美國的依賴,主要來自以色列經濟的不振。

台灣又不像是另一個以色列。

隱憂與夢魘

流汗、流淚、甚至流血,以色列人都不怕,以色列的建國史就是以汗、淚、血交織而成的,以色列人所引以為憂的是他們不再有那建國初期的民族意念、犧牲精神與國家共識。

每一個要去外國的移民,正反映出民族意念的衰退。近年來往外移民人數有增無減。

每一次工會要求工資的大幅上升,正反映出犧牲精神的衰退,又埋下另一回合物價飛漲的地雷,目前物價上升率仍然在二0%左右。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每一次的聯合組閣,終難產生一貫性的政策,正反映出全國共識的缺乏。造成任何一個執政黨,無法以過半數席次在國會中推行所標示的政策,

以色列的隱憂,正是台灣的夢魘,當前的台灣社會:

除了孤芳自賞,那有民族意念?

除了小我享受,那有犧牲精神?

除了追逐名利,那有國家共識?

一面鏡子

在今天台灣「亂」的社會,「貪」的人心,「鬥」的權力階層,「爭」的意識型態之中,從取人之長的角度來看,以色列社會的特質令人激賞:

.政見互異中,國家追求的目標仍然一致。

.為一生存而載一的鬥志與全民皆兵的威力處處呈顯。

.強烈的宗教信仰與歷史意識,使得每個人清清楚楚地知道該做付麼。

.資源有限下,人人請求節儉效率。

.在推動現代化過程中,公共建設與社會發展變成了施政的優先目標。

」在這個樸實堅韌的社會中,絕少聽到金錢遊戲、官商勾結、特權階段、綁票搶劫。

從絕不認輸的「以色列精神」中,在台灣的中國人已要請要學他們的是:

求生存的決心,求發展的信心與腳踏實地的耐心。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