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幾年來,苗栗建台高中除了以辦科學營聞名之外,還有推行與國際接軌而強化學生英語能力的特色,有近1∕6國中生能拿到基測英文滿級分,令校方十分驕傲。
對苗栗縣的私立建台高中的學生們來說,辦好暑假科學營與爭取全國科展好名次同等重要。
每年7月,40名建台高中學生帶領80名國中生到度假飯店,展開四天三夜的科學營,學習地球科學、生物等知識,從活動設計、租借場地到安排食宿交通,都是由這群16、17歲的高中生一手打理。
11年來,建台高中已有上千名學生參加過科學營,每次活動籌備期間,超過30~40名畢業校友會回校「指導」學弟妹,有的校友已成為研究所學生,也有人進入竹科,成為電子新貴。
「學長傳承經驗,為學生建立未來的社會人脈!」優質化教學專案總幹事黃添敏已經替學生想到日後的職涯發展。
原來建台高中的科學營完全由學生當家,師長雖然會參與,卻不插手干預,這樣的運作模式在國內高中十分少見。
科學研究社副社長林群表示,籌辦科學營讓他學到人際溝通的技巧,不僅和同學一起設計營隊制服、活動手冊,到店家張貼招生海報,出發前還要打電話說服國中生的家長,安心把孩子交給他們,「高中生活不是只有準備考大學,」他說。
林群還強調,科學營名聲響亮,共有上百名國中生報名,新竹、台中地區也有國中生想跨區參加,科學營便從中選擇合適的學生。
他帶著自信的語氣表示,建台的學生也爭取機會,希望擔任20名的科學營幹部,去年報名角逐者就有150人,錄取率只有13%!
「我們一度考慮停辦,」教務主任劉源順是科學營的發起人,他表示,四天三夜的活動耗費校方不少人力,可是,一想到能訓練學生的自主能力,就又咬緊牙,辦了下去。
劉源順觀察,科研社幹部透過科學營,彼此建立深厚情誼,到了大學,往往成為社團重要幹部,他們處事態度變得圓融,也提高校方在中部家長心中的地位。
事實上,日據時代成立的建台高中歷史悠久,知名度高,校內設有國中部,共有3690名學生,是苗栗縣人數最多的中學。
校長劉漢田表示,雖然他們是私立學校,卻採取常態編班,對學生一視同仁,贏得家長信任,即使每年只招收約440名高中生,報名入學抽籤的超過600人,中籤率約為七成。
2008年,苗栗縣政府實施「鮭魚回流計畫」,鼓勵優秀學生留在家鄉就讀高中,並且依照基測成績,頒發3600元到5萬元獎學金,校方則提供5000元到16萬元獎學金,於是吸引基測高分的學生,劉漢田說,目前只有該校領到縣府的獎學金。
升上高三的蘇悅,兩年前考上竹苗地區第一志願的新竹女中,她原來想前往就讀,可是,父母要她留在家裡,一上建台高中,就從縣府和學校拿到超過4萬元獎學金,讓她第一學期念書不必花錢!
與國際接軌,英文教學佳
由於建台的高中生資質優秀,加上政府推行校園與國際接軌,校方十年前就希望加強學生英語能力,吸收國際新知,安排練習英語話劇,近年則是參加教育部「外交小尖兵」活動,得到中區優良獎。
英文老師黃雅慧指出,按照教育部規定,國一學生每週只需要上四堂英文課,建台安排七堂,其中一堂課是外籍教師教導學生練習會話;喜歡英文的同學還可以在星期六到學校,再花四小時上英文精英班。
「我現在看到外國人,有膽量敢講英文,」科研社副社長林群說,外籍老師以英文雜誌當課外教材,增加他的英文詞彙,在老師指導下,他上課寫英語劇本,下課後,看外國影集、聽英文歌,英文能力進步神速。林群去年參加中高級英檢,他希望憑著優異的英文成績,未來進入大學之後,不但可以上少英文會話課,還能夠拿到獎學金,做為鼓勵。
劉源順表示,英文教學已經成為建台的一項特色,校方也安排學生參加多益、全民英檢考試,今年2月就有120名學生報考多益,平均成績是567分,相當大學程度,還有十名高三生超過800分。
經由校方訓練,建台有1∕7到1∕6的國中生能拿到基測英文滿級分,也有人參加全國單字大賽,畢業學生上了大學後,必修英文幾乎都分在A級,令校長劉漢田相當驕傲。劉漢田希望高中生培養多項能力,即使英語是基本學科,也可以設計成充滿趣味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