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必修法文為特色,學當志工落實品德教育

1、台北市 永春高中

黃漢華
user

黃漢華

2011-09-13

瀏覽數 21,550+

必修法文為特色,學當志工落實品德教育
 

本文出自30分鐘看懂12年國教

品德教育如何落實?台北市永春高中的做法值得參考。永春要求學生擔任志工,不僅能培養責任感,還能讓學生學到課本上沒教的事。

每週五下午,台北市永春崗公園的登山步道總會看到80個學生和老師拿著掃把,認真整理環境,他們是附近的永春高中師生,大家不怕烈陽,揮汗清理垃圾,讓登山民眾有舒適的環境。

不只如此,校方還安排每學期兩次校園勞動服務,全校1200名師生戴起白手套、手持工具,由老師帶領學生清洗冷氣濾網、清理溝渠、割除雜草,有的女生沒有穿長袖,手臂還被芒草割傷。

「這是生活教育,也是我們的品德教育,」校長楊如晶堅定地表示,現在強調全人教育,不能輕忽品德培養,而都會區的小孩缺乏勞動機會,書本也沒有教導怎麼勞動,不如叫學生捲起袖子,參加勞動服務,還可以灌輸德育。

造品德方程式 隨時提醒自己

楊如晶十分重視品德教育,這已成為永春高中的特色。2007年,她和家長會成立品德(virtue)推動小組,學生票選尊重(respect)、責任(responsibility)、誠實(honesty)作為品德的核心價值,還創造品德方程式:V=HR的平方,提醒自己。

為什麼要動員上千名全校師生大掃除?她表示,有一次開家長會議,家長要求校方不要讓學生清理校園,她認為不盡合理,便試著推行勞動服務。

剛開始,老師反對,學生也不情願,但是,她和幾個主任帶頭示範,學生也跟著做,都不怕曬太陽了。後來家長也沒有反對聲音了。

她認為,升學主義掛帥,高中生只重課業,容易漠視社會,而參與社會事務可以關心他人,是加強品德的方法。所以,她安排學生幫助創世基金會,到台北車站向路人募集發票。

「我看到形形色色的人,」學生蔡宜霖說,大家對拿出口袋裡的發票反應都不同,有人很快離去,也有人掏出鈔票,兩個小時的活動就讓學生接觸到真實的社會,是課本教不到的人生經驗。

在楊如晶看來,現在的學生經常守著電腦、網路,沉浸在虛擬世界,忽略人際互動,所以,校方安排學生到花蓮、雲林地區的偏遠小學,照顧兒童,成了另一個幫助他們關注真實世界的方法。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每年暑假,永春的學生會和偏遠地區兒童,到當地小學辦營隊活動,大家一起住在校園。學生陳建佑說,平常在家裡,是父母催他洗澡、睡覺;到了山裡,換成他催促小孩,這才體會父母的心情,回家之後,變得自動自發。

課外活動組長鄭俊傑表示,學生在偏遠地區要照顧60多個三到六歲小孩,等於是大小孩照顧小小孩,是他們人生第一次經驗。出發前,從4月到6月,會先受訓三個月,到了當地,同學彼此互助學習團隊精神,培養合作品格。

「實施品德教育,同學榮譽感提高,作弊次數減少了,」教務主任陳倉翊笑著說。校長楊如晶也指出,現在作弊的學生被抓到時,一改過去的態度,立即認錯,可見品德有了進步。

必修法語 學生申請上里昂

品德教育之外,成立六年的數理資優班也訓練學生學習專題研究,導師柯靜蓉就說,高二學生發表成果,會找建中、北一女、麗山、陽明等校的資優班觀摩,並有大學教授指導。

校方更帶這群資質不錯的同學和大陸高中生交流,柯靜蓉說,看到對岸學生用功模樣,給台灣學生當頭棒喝,成為最佳警惕。

值得一提的是,永春高中重視外語教學,是台北市第一所必修法文的高中,高一新生就會用法文打招呼、問安,校方也在2009年和法國一所國際學校簽約,展開學生交換計畫,近三年就有18名學生選擇進入法文系。

楊如晶表示,具有法語教學碩士學位的老師周瑩琪從1999年開始教法文,由於當時駐校的法文老師很少,她認為可以發展學校特色,就在第二年將法文課改為必修。

這十多年來,周瑩琪的上課方式總是有趣活潑,她帶著學生看法國電影、聽法文歌,激起學生的興趣,如今至少有14名學生通過法語檢定,比率居全台之冠,今年更有一名學生到里昂大學就讀環保系,還申請到獎學金。

永春高中目前有45%的學生來自學校附近,是典型的社區高中,相信憑著他們的特色,未來能吸引更多社區的子弟。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