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實施地方自治以來,八九年底的大選,是最令人矚目的一次選舉。解嚴之後,在野的民進黨是首次以合法政黨身分參選,政黨政治能否開創新局,選民和大批來訪的外籍記者同樣關切。
這是競爭最激烈的一次選舉。這幕戲應徵的人多,可以上場的角色卻有限,近七百名候選人卯足了勁兒,角逐二九三個席位。選舉的過程是曲折的,為了瞭解選戰明星如何產生,本刊編輯緊隨國民黨的趙少康和民進黨的朱高正轉戰南北,深入報導他們的選舉策略,也分析他們未來的動向。選舉的成本是昂貴的,熱鬧過後,我們社會付出了多少代價?收支相抵,究竟是盈是虧?遠見列出了一張帳單。
這次選舉究竟使民主變得愈來愈真實,還是愈來愈遙遠了?在本刊舉辦的座談會中,清大教授沈君山、大陸旅美學人丁學良,以及前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哲學部主任勞思光提出了前瞻性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