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遠雄企業集團的一個新里程碑。
「『遠雄左岸』建案,恭喜順利通過六項認證,」傍晚時分,北歐瑞典斯德歌爾摩西斯塔科技城會議中心舞台上,全球智慧生活聯盟(LLG;Living Labs Global)執行長沙夏(Sascha Haselmayer)大聲宣布。
當場,現年67歲,身材瘦高、體格硬朗的遠雄集團董事長趙藤雄笑得合不攏嘴,高興上台領獎。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科技也讓建築變得更人性、更環保了,」致詞時趙藤雄認真地說,全球90%科技產品是台灣製造,遠雄也自然充分將科技運用在建築上,提供智慧與環保新生活。
建築結合科技 又一台灣之光
LLG,2003年成立於丹麥哥本哈根,是一個非營利組織,致力推廣創新智慧服務,好解決交通、健康照護、永續經營、社區服務、觀光等城市問題。今年,LLG順應趨勢,首度設立「智慧社區國際認證」獎項。遠雄左岸成為全球第一、也是目前唯一得獎作品。成為又一個台灣之光。
這項成績其實得來不易。從2002年,興建御之苑開始,遠雄不只致力建築硬體提升,更導入數位科技,結合人文藝術,希望建築不再冷冰冰。
如今,遠雄左岸層次又向上提升了。「一年預估減少2300噸碳排放量,」遠雄房屋行銷部副總經理夏念祖比較,「共有12個i,以前只針對室內,而這次往外衍生,擴充到整個社區。」
驅車前往新北巿中和區、新店溪畔,遠雄左岸現場。占地18.8公頃的重劃區內,預計興建3萬至4萬戶的住宅,目前雖是荒草蔓蔓,但相關建設卻已在進行。
紅綠燈自動隨車流量調整
例如 i-Traffic智慧低碳交控系統就讓交通更便利。在這裡,紅綠燈變聰明了,會隨車流量,自動調節時間;東西車道已沒車輛,南北車道就會變成綠燈,反之亦然。
「停車,但引擎沒熄火,空轉1分鐘排放出330公克碳排放量,等於汽車跑了4公里,相當浪費,」交通大學Eco-City智慧生活科技區域整合中心執行長、土木工程系教授曾仁杰分析。
而i-Light街道LED照明,則是在社區內全都裝LED燈,自動跟隨落日啟動電源。甚至,如果有人或車經過,光線自動調亮,過了之後,又再自動調暗,節省電力。
社區i-Traffic、i-Light外,有關住宅的i-Home居家智慧面板管理服務、i-Service智慧生活數位服務平台、i-Sensing智慧環境感知資訊整合系統、i-Care自主健康管理照護系統等四項,也獲得認證。
雖然仍有六項沒有通過,但其實也很富新意。例如i-Bus智慧社區巴士系統,透過GPS衛星導航定位,讓每位居民搭車更易掌握時間,連帶也增加搭乘次數,減少自己開車造成的空氣污染。而i-Watch智慧安全防護又是一例。將來,遠雄左岸社區裝設的監視器,將會自動偵測,發現異狀,就即時反應,也和當地警局連線,只要一出狀況,警察馬上趕來。
智慧型社區 未來建築趨勢
國中學歷、一輩子在房地產界打拚的趙藤雄,為什麼全力打造智慧建築?「每個做開發的人都有一個夢,」趙藤雄緩緩地說,時代在變,建築也要跟著變。
其實,趙藤雄和高科技的結緣甚早。從1990年代中期開發內湖科學園區開始,他的血液裡就漸漸注入高科技的基因。
2002年,他在信義計畫區推出的頂級豪宅「御之苑」就結合科技元素。例如,寬頻網路結合門禁保全系統,住戶只要透過家裡電腦,就能清楚掌握,從地下停車場、到住家門外的動靜。
2005年起,他更在林口、三峽的造鎮案中,大規模結合科技技術。例如,林口「未來市」建案,便架設數位光纖、遠端控制設備,遠距健康照護,指靜脈辨識器等豪宅才有的配備。
三能一雲 節能20-50%
「綠能、智能、性能、雲端的『三能一雲』,必定是未來建築的趨勢,」趙藤雄認真地說,應用的科技包括,雨水蒐集系統、LED照明、太陽光電板、風力發電機、空氣品質解決方案、智慧節能控制平台等,節省能源20%到50%。
但趙藤雄的企圖心不只如此。看好遠雄左岸占地面積廣闊,又鄰近新店溪,他再次挑戰自己。
在技術團隊上,除了遠雄研展室負責統籌規劃外,也和交通大學Eco-City智慧生活科技區域整合中心合作。雙方正研究如何將監視器、紅綠燈、廣播與緊急求救系統,整合全一起,才不會讓社區放置太多桿子,顯得凌亂。
「智慧社區必須整合各項相關設備,才能發揮1加1大於2的力量,」曾仁杰分析,如果只是單獨運用一項產品,效應無法發揮。
要做到這樣其實並不容易。除了必須符合法律規定,取得政府部門同意外,費用也全由遠雄埋單。初步估算,遠雄左岸的系統建置,至少以10億為一個單位,向上起跳。「趙(藤雄)董事長有很大的決心,」曾仁杰觀察,在國外,這些基礎建置多由政府負擔,但這次遠雄卻全部自行吸收。
運用科技節能減碳外,遠雄左岸在建築設計規劃上,也以「低密度、低容積、高綠覆率」作為開發原則。
「智慧的外衣,人文的內涵。遠雄左岸將繼續在台灣的住宅建築史上寫下新的歷史,」趙藤雄眼神堅定、自信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