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台灣企業高階及專業人才受限於環境,不少已被海外企業挖角。為此,《遠見》特別從企業、大學、醫院、上班族等四個面向,進行台灣人才外流危機調查。
《遠見》「2011年台灣人才外流危機調查」結果出爐。本次調查共分兩個部分。一方面,遠見刻意選擇台灣精英代表,從台灣前200大企業、42所台灣頂尖卓越大學、以及19所醫學中心進行問卷調查,了解這些機構的頂尖人才外流情形?以及人才都是外流至哪些地區?原因又為何?
另一方面,《遠見》也與台灣最大網路人力銀行104合作,從一般上班族的角度出發,了解他們的想法,以及未來是否計畫前往海外任職? 外流人才超過五成七前往大陸
機構頂尖人才外流調查
先從機構端看起。首先,被問到離職人士去海外(外資包含陸資)機構任職情況嚴不嚴重?27.27%大學、2.7%企業認為「還算嚴重」;其餘回答「不算、很不嚴重」(表1)。這顯示大學高教人才外流的情況遠比企業來的嚴重,將近9倍。
在被問到,過去兩年內,約有多少人離職後,選擇至海外外資企業、大學、醫院?絕大部份回答「1~10人」、其次為「11~20人」。
時間拉長,預估5年後呢?回答嚴重的比例明顯提高,從企業、大學、到醫院都是如此(頁272,表1)。甚至,大學認為「還算嚴重」、「很嚴重」的比例,合計高達45.45%,接近一半(表1)。
「這是個警訊。危機並非一夕造成,必須提早因應,」台灣高等教育評鑑中心董事長劉維琪指出。
台灣薪資差是最主要原因
從離職人士前往海外任職的原因,除了「個人生涯規劃考量」之外,最高是「台灣薪資不如其他國家」「海外提供優渥配套條件」,尤其大學更覺得如此。顯見台灣的薪資待遇真的不具競爭力。
個別來看,45.45%大學認為「台灣產業制度及法令僵化」;而42.86%醫生則覺得「台灣醫療糾紛比例過高」。(表2)
這次調查中離職人士的層級均不低。在企業中,57.14%專業人士、53.57%經理,甚至也有總經理、副總經理被挖角。大學層級更高。60%教授、40%副教授、30%助理教授;而醫院更是高達83.33%都是主治醫師被挖(表3)。
更進一步分析,這些人的背景,很多都是台灣未來產業發展相當倚重的專業。
在企業方面,58.62%來自業務部門、41.38%研發、37.93%生產。
其中,光電、軟體產業研發部門又幾乎都是被挖角的重點對象。在醫生部分,71.43%婦產科、42.86%外科高居前2名(表4)。
工科教授是新一波挖角對象
在大學方面,工學院、商管學院、社科學院是被挖角的前3名,比例分別為50%、40%、30%。顯見工科教授已是新一波被挖角對象。(頁273表4)
而在這次調查裡,兩年內被挖角超過10人的大學,也正是以理工科為主的頂尖大學。
他們又被挖往何處?答案不出意料,中國大陸。
無論企業高層、大學教授、或醫生,都是前往大陸最多,比例至少超過五成七,甚至企業高達86.21%。其中,前往陸資企業比例50%,也是最高。唯有護士前往美國最多。美國長期的護士荒,加上護士薪水高、福利好、又有機會取得永久居留權,已讓全球各地護士趨之若鶩(頁273表5)。
逾四成中高階主管想去大陸發展
上班族的海外任職規劃調查
上班族又是如何規劃自己的未來職場生涯?《遠見》、104人力銀行合作的本次調查對象,8.3%已在海外外資企業任職、91.7%則在台灣及海外台資企業工作(表7)。
先從已在海外外企工作者看起。首先,問到他們任職於哪類外資公司?35.1%陸資、15.8%港資、14.9%日本及美國(表8)。其次,在工作地點上,57%在大陸、11.4%在日本、10.5%在東南亞;其餘則依序為香港、美國、澳洲(表9)。
在大陸的上班族,從職務來看,經營∕幕僚類人員人數最多、其次則為工程研發人員;從職級來看,中高階主管最多、其次則為一般職員。
換言之,大陸現在吸引的人才,已不再局限主管職,許多專業人士、年輕人也前往掏金。
特別的是,69.4%的人最近3年才去海外外企;僅有14%的人,在外地工作5年以上(表10)。近年兩岸金融開放,金融專業人員更是全部集中在近3年去海外外企,尤其大陸最多。
現年38歲,去年才到上海工作的GE金融(GE Capital)大中華區資產管理投資管理總監唐秝譽,就是一例。他在台灣長大,之後留學加拿大,便留在加拿大、美國工作;2004年,他回到台灣,原本計畫前往大陸工作,卻苦無機會。
直到2008年,兩岸關係改善,他從台灣一家外商銀行跳槽台灣GE金融,負責兩岸創投事業,去年,因為業務上手,便前往上海。
問唐秝譽,為何想去大陸?他回答,大陸發展最快,GE給他的福利、薪資也都優於在台灣。
唐秝譽的回答,正是這次調查,多數人前往海外的原因。「海外企業提供優渥配套」「台灣薪資不如他國」「個人生涯規劃」正好分居前3位(表11)。
35%工作者想到海外工作
他們又如何規劃未來發展?高達61.4%繼續待在海外外資企業,僅有5.3%決定不待(表12)。其中,決定不待的人,77.2%計畫回到台灣工作(表13)。
至於在台灣及海外台資企業工作的上班族,未來最想去到哪些地方工作?回答台灣的比例最高,約70.4%;其次,才是大陸16%(表14)。
但計畫去海外外資工作的人數,加計已在海外外企人數,比例則是高達35.5%,並不算低。
交叉分析也發現,中高階主管回答想去大陸發展的比例高達40%,僅次於留在台灣的50.6%。
弔詭的是,雖然大陸排名第2,當進一步詢問「未來計畫任職於哪類外資公司?」陸資企業僅排第4(表15),輸給台資、美資、及日資,代表台灣人還是覺得美資、日資的福利較為優渥。
工作者為什麼留在台灣?「熟悉台資企業文化」「台灣環境適合居住」「家庭因素考量」分居前3(表16)。
看來,如果台灣想要化解人才外流危機,這些既存問題勢必得要妥善解決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