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火英雄也是帥哥美女,真的還是假的?」不少人看到新北市消防局推出的月曆後,紛紛發出這樣的讚歎聲,好像與刻板印象中灰頭土臉的消防員有很大出入。
難不成是找模特兒來充當臨時演員拍的?不要懷疑,這些都是千真萬確的消防人員,也就是所謂的打火英雄。不論是男是女,他們都經過考試,接受專業訓練,進火場打火,上山下海救援,一點也不馬虎。
女性消防員 蔡佳真〉
攀岩、渡溪都得做
今年剛滿30歲的蔡佳真,就是在月曆上的一員,目前在新北市消防局第一大隊中和分隊服務。大學念的是土木,畢業後曾待過建材公司銷售人員,也曾做過銀行客服專員。
後來因一位在工作上認識的消防老師告訴她「女生當消防員大多是內勤,不會被派到第一線打火。」衝著這句話,她決定考考看,在2007年報名警消特考,一試就上。
不過,過去連游泳都不會的她,卻要成為下水救人的消防員,考上後真正的難題才開始,必須接受為期一年的訓練,讓她有些吃不消。雖然小學時是田徑選手,但十多年沒跑步了,要跑個3000公尺,剛開始也是氣喘如牛。
這一年的訓練相當於警專或警大的課程。每天早上5點40分就得起床,先是跑步做早操,然後再打掃、吃飯。
早上8點開始操課,包括消防學、火災學、消防安全設備、消防戰技戰術等課程,都要確實上課,甚至實務的急救訓練、繩索攀岩垂降、橫渡溪河等,都有教官教授,指導學員熟練各種技能,以作為救難準備。
當然體能是消防人員救災的基本要求,舉凡跑步、游泳、伏地挺身、柔道等訓練,不分男女全數都得一視同仁完成訓練。 別小看這些訓練,如果結業時沒達到標準,就會被淘汰。例如若8分鐘內無法以蛙式及自由式游完200公尺,就不合格。
蔡佳真原本以為好不容易結完訓後,分發到各分隊會比較輕鬆些,結果也不如她想像,「到隊部才發現理論與實務差很多,更訝異的是要出勤打火,跟原先想的完全不同。」 火災一發生 1.5分內要換完裝 從小看到火就會怕的她,第一次跟著同仁出勤去打火,只能用手忙腳亂來形容,「倒不是被火嚇得驚慌失措,而是腦袋瓜裡都在想下一步要做什麼?接下來要拿什麼東西?」根本來不及害怕,一陣慌亂後就結束,事後也不記得自己在做什麼! 消防員的工作時間大部分都是上班兩個整天之後休假一天,這種日夜顛倒的日子,剛開始的時候很難適應。
「常常是半夜正好睡時被叫醒,眼睛還沒睜開就要在一分半內起床換裝完畢,跳上車出勤,」蔡佳真現在回想起來仍有些好笑,因為初期睡覺時身上仍穿著裝備,深怕來不及。
不過,現在蔡佳真已經比較能夠適應工作情況,即使睡得很熟,但是只要聽到警鈴聲響,自動就能起床,不慌不忙地穿上裝備,在規定的時間之內出勤救災。 蔡佳真回憶過往案件,千奇百怪的需求不勝枚舉,例如捉蛇、捕蜂,甚至救貓、狗,還有棉被吹到屋頂上,也會找上119來幫忙。
男性消防員〉張仁樺
游泳、跑步樣樣精
另一位登上消防月曆的是27歲的張仁樺。
2009年考上警消特考、目前在新北市消防局第四大隊安和分隊服務。
從小就愛運動,跑步、騎腳踏車、游泳、爬山都難不倒他,黝黑結實的肌肉證明了這一點,因此被稱為消防猛男。
張仁樺大學讀的是醫務管理,也曾在醫院擔任醫事事務員,負責醫務行政。但天生好動的他,坐不住辦公室,更覺得有些乏味。
一次聽朋友說消防人員很忙,又能常跑外面,具挑戰性。他覺得很適合自己的個性,就報名警消特考,在2009年順利考上。
體能狀況原本就不錯的張仁樺,在受訓的一年時間如魚得水,伏地挺身一做就是100、200下,跑步還能談笑自如,游泳對他來說更不是件難事,反而樂在其中,把腹肌練出六大塊來。
不過,從早到晚軍事化般的按表操課,還是有人受不了,同一梯次419人受訓,結訓時共81人退訓,甚至有人第二天就翻牆出去,沒回來。
這些任務顯示工作一點也不輕鬆,還是要有點本事,才能完成訓練。
進鐵皮屋救火 靠雙手完成任務
張仁樺由於有醫務背景,因此對急救過程比其他人熟悉,也讓他順利通過初級救護技術員(EMT-1)及中級救護技術員(EMT-2)的資格。
「以前不太相信CPR(心肺復甦術)有效,結果有一次將患者從鬼門關前救回,靠著就是CPR,」他說。那次去搶救一名車禍受傷民眾,到現場時患者臉已發紫。他隨即在救護車上不斷以CPR急救,結果到醫院急診門口,患者臉白回來,經醫護人員搶救,該患者存活下來。
「從那次開始,完全對CPR的功效毫不懷疑,」張仁樺說。
另一次印象較為深刻的是鐵皮屋套房起火火場,他授命進屋內找火源,雖然帶燈具進去,但濃煙完全擋住視線,看不清楚,只得以摸黑方式進行。他心裡著急不知有沒有人受困火場內,另一方面也擔心鐵皮屋會不會因高溫而塌陷。最後憑著雙手觸摸進行救火,完成任務。「感覺很刺激,也很勇敢,」張仁樺說。
很多人都會問消防員每天看到車禍、溺斃、火災、意外的現場會不會覺得很血腥?蔡佳真及張仁樺都認為,雖然現場畫面有時的確慘不忍睹,但他們都是憑著一股幫助民眾的心情去救援。「腦袋裡想的都是救助的標準作業流程,全力搶救傷患,其他真的都忘記了,」蔡佳真說。
「這是一份幫助人的工作,更是救人的志業,」從他們言談中發現,服務熱忱才是消防人員最基本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