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青島 把工業城變旅遊點

海港、建築、酒廠、家電廠

邱莉燕
user

邱莉燕

2011-02-08

瀏覽數 52,000+

青島 把工業城變旅遊點
 

本文出自 2011 / 2月號雜誌 一封信的力量

近幾年擠進「中國十大幸福城市」排行榜之一的山東省青島市,除了有美麗的海灣、清新的空氣、浪漫的歐式建築外,也正引領大陸新型態的工業旅遊風潮。

去青島啤酒看「百年前一杯啤酒的誕生」、去海信集團看「液晶螢幕是怎麼組裝的」、去海爾大學解讀「江南庭園中的經營哲學」、去青島港感受一次「億噸碼頭」的壯闊,種種對於生產製造過程的體驗,讓青島這個美麗濱海城市又有新風貌。

工業旅遊,是工業生產和旅遊活動相結合的一種新式旅遊產品,在大陸正風起雲湧,被譽為「朝陽產業中的朝陽」,放眼中國,稍稍具備工業基礎的各大城市,無不努力推動。

青島,就是中國最先發展工業旅遊的城市之一,時間可追溯到1998年,經過幾年「精心培育」,已經擁有14家工業旅遊示範點,成為大陸各城市的標竿。

相關旅遊收入也相當可觀。根據青島市旅遊局統計,2010年,青島的工業旅遊接待的遊客高達478.8萬人次,其中外國人有36萬人次,收入5.86億人民幣(約新台幣26.37億元)。

品牌經濟30年,旅遊分三線

這座年紀不過110歲的年輕城市,為何工業旅遊如此發達?

首先得回溯到德國於1897年到1914年殖民統治時期,雖然只有17年,卻留下了工業的基礎。青島啤酒就是德國人留給青島的品牌。

到了1960年代前後,中國有紡織工業「上青天」的稱號,所謂的上青天,就是指上海、青島、天津,可見青島的紡織業在當時也非常發達。

自1980年代倡導「品牌經濟」後,青島的品牌發展得更加快速,特別是家電,出了海爾、海信、奧柯瑪等大企業。

「品牌經濟,就是工業旅遊的基礎,」青島市旅遊局副局長婁官連解釋其中的原因。

目前青島的工業旅遊路線,以產業別,已可分成三大類。

第一是美酒之旅。由青島啤酒廠、華東葡萄酒莊、即墨老酒廠組成,三種不同酒,演繹了青島中西合璧、豐富多彩的酒文化。

家電之旅,則由海爾、海信、奧柯瑪三大企業「領銜主演」,很多人可能早已從媒體報導中看過它們,甚至家中早充滿這些品牌的家電。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讓一般消費者親臨其境,瞧瞧現代化大工廠到底是怎麼回事。

其他特色之旅,則包括了青島港、生態大廈、海軍博物館、紡織博物館等兼具趣味與教育意義的旅程。

青啤博物館:看古早蒸餾法

例如青啤工廠早已是熱門景點。經過青啤博物館的百年德式紅磚工廠,頓生懷舊之感,幾乎絕跡的建築工法,連德國人也千里迢迢飛來朝聖。

「給我一小時,還你100年,」參觀這裡,只需一小時,但能瞭解100年來這個啤酒品牌是如何跟著青島這座城市一起成長。

繞行德國風格的一廊一柱,把糖化、發酵、灌裝等百年老設備轉個一遍,體會了從大麥到啤酒的奇妙轉變。

看完古早蒸餾法,轉進現代化包裝流水線,上千瓶的啤酒緊挨著向前走,十分壯觀。再來到與生產線相連的青啤酒吧,在優美柔和的音樂伴奏之下,可以端起剛剛出產的新鮮啤酒,細細品味。

最後一站「醉酒小屋」,設計得很特別,這棟利用高科技搭建的小木屋,看似平常,內部卻很奇妙,宛如走在陡峭的地板之上,突然間失去平衡,短短幾步,就能讓人真切體驗到醉酒後頭暈目眩、跌跌撞撞的神奇感覺。

即墨老酒坊:看古法釀酒 酒文化之旅,還包括即墨老酒,歷史比青啤更古遠悠久,甚至可追溯到商朝,即墨人就開始釀酒了,因此被尊稱為「黃酒北宗」。

走進地下酒窖,彷彿走進古裝片才有的場景,空氣中瀰漫著黃酒特有的焦香味,1萬5000罈黃酒瓶身上沾滿泥,宛如被塵封千年的瓊漿玉液,瓶口還用紅色綢布泥封,一下子就把人帶回悠悠的千古年代。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遊客在酒窖裡,還能親手將新酒封罈,是很受歡迎的體驗項目,」山東即墨黃酒廠辦公室主任孫舉大說。

選定酒罈的尺寸後,瓶口先覆蓋上一層荷葉和一層塑膠袋,然後將濕泥裹住整個瓶口,封罈儀式就大功告成。

孫舉大說,曾經有一位企業家在慶祝孫子一周歲生日時,與家人一起封存了100壇即墨老酒,計畫在小孫子將來上小學取10罈出來與親朋好友一起享用,然後上中學、上大學、出社會工作、結婚時,再依次取出10罈,相當具有紀念意義。

接著來到即墨老酒坊,能夠親眼看到即墨老酒遵循古法的釀造過程,「見證」黃澄澄的大黃米是怎樣變成紅澄透亮的即墨老酒。另外也可以親手操作一下原始的釀造工具,從中享受釀酒的樂趣。

海爾工業遊:文化融入建築

不讓酒廠專美於前,近幾年來青島的知名家電品牌海爾、海信,皆花費不少金錢物力,甚至單獨設立一個部門來操作工業旅遊。因為他們均發現工業旅遊「比做廣告花錢少,卻比做廣告的效果好。」

「工業旅遊實際上是一種特殊的廣告,」海爾集團間接採購&行政部&酒店管理部負責人柯建卓說,參觀者將成為企業品牌的義務宣傳員和免費代言人。

海爾的工業之旅,起點從海爾大學,終點則是產品展示廳。

海爾集團前身是1984年建廠的青島電冰箱總廠,在著名企業家張瑞敏的帶領下,將—個虧損157萬人民幣、瀕臨倒閉的小廠,經過26年艱苦奮鬥,建設成中國最有名的國際品牌之一。

在仿照蘇州園林風格的海爾大學裡,每一處小橋流水,每一棟亭台樓閣,都蘊含了海爾為什麼成功的祕密。

譬如說,日新軒這個三面環水,四面通風的建築,要談的是海爾文化為「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倒映著假山綠葉的一片河塘,叫做「勺海」,勺取自佛語,是無限寬大的意思,勺海就是無限寬大的海。

這是希望每一位員工要有海一樣的氣魄,海一樣的胸懷。

「曲水流觴」一景中,有著彎曲的小水道,典故出自古代的大書法家王羲之,每逢農曆的3月3日,他就會與詩友在環形的水渠旁,在水渠上游放置一隻漂流物,使其順流而下,在誰的面前停留打轉,誰就必須做詩一首,否則罰酒三杯。用在海爾大學,就是提醒每位海爾人,三天的培訓時間是非常短暫的,要利用每一分每一秒努力學習。

青島港:新舊港各具特色 青島工業旅遊的第三條路線來到青島港,是全球第八大港口,也是中國最大的原油碼頭和最大的礦石碼頭。

港口建設氣勢磅礡,在碧海藍天的襯托下,天然美與人工美交輝映。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不到膠州灣,不算來青島;到了青島港,更知青島美。」

參觀這座百年大港時,有老港區和新港區兩條旅遊路線,老港區饒富傳奇色彩,新港區充滿視覺衝擊。

站在老港區碼頭,迎著海風,觀瞻萬噸巨輪和大型機械設備,感受巨大的魅力和獨到的管理;從青島港史展覽館,更能瞭解青島港的企業文化。

「要是遇到特殊紀念日,還能看到員工表演絕活,」青島青港國際旅行社工業旅遊部經理王靜說,所謂的絕活,就是開著大約五層樓高的鏟車,用鏟車的鏟爪來疊放酒杯,接著,再用鏟爪來開酒瓶,並把酒瓶裡的酒準確地倒入酒杯中。

若是來到新港區,可以看到世界級的集裝箱碼頭、世界級的鐵礦石碼頭,以及世界級的煤炭專用碼頭,並遠眺世界級的原油碼頭,走一趟下來,給人前所未有的震撼。

有人說,工業旅遊本身,展現的其實是企業透明度。有膽讓遊客走進工廠,對企業而言,需要有不怕被檢驗的勇氣。青島做工業旅遊,就是這種精神的體現。

除了目前的14家旅遊點外,未來還將推出更多更具特色的行程。譬如,生產「和諧號」火車的四方機廠,正在規劃建設機車博物館(這裡的機車,指的是高速火車),展示「中國機車車輛故鄉」的魅力。還有很多老紡織廠,依托獨樹一幟的巨大鋸齒形廠房,正力求保持原貌,建設成紡織遺址公園。

在青島市旅遊局的藍圖中,這些相關景點還能「有機串連」,形成精品遊。工業旅遊在青島,既是懷舊之旅,也是創新之旅。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