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悟必自誤
無論是「賣面子」或是「送紅包」都可以說與「人情」因素有關。的確,在中國以人和為處事態度的價值觀下,人情二字自必有其應具之份量。
特權和貪污基本上也和「人情」脫離不了關係,而其工具,便是錢與權。
錢--它使人除了渴望外,變得一無所有,一文不名。權--在這個變動頻繁,交替迅速的職位上,又有誰能夠長久的戀棧?
不幸的是,儘管前車之鑑不乏其例,身敗名裂之聞猶然在耳,可惜覺悟的人並不多見。但不管是「不覺不梧」也好,「覺而不悟」也罷,其結局終將是自欺自賤,自誤誤人。
我們期盼,在掃貪污、反特灌尚未制定有效之因應對策前,不曾陷入其中的人,要「看開」錢與權的誘惑;已經參與其事的人要「看破」名與利的危害;而你我,這群錢與權的來源者更要「看準」。我們的政治代言人,千萬不要短視近利,助長劣勢。
唯有如此,我們的司法才能夠超然獨立,我們的政治才能夠公平公開,而我們的社會,也才能真正的心平氣和。
台北 曹家琪
「獎勵」無法掃貪污
遠見八月號登載「如何掃貪污,反特權」座談會內容摘要,文中吳敦義曾提議「建立一個廉能獎勵辦法」--一年當中都沒有任何貪污案件發生的機關,由行政院給予這個機關的所有員工一年一個月的獎金。依本人擔任基層公務員二十五年來的淺見,以為這個辦法恐怕會得到反效果。
棍據翟宗泉的看法,貪污特色之一為沒有人報案,之二為局外人不知倩,之三……。所以我們的社會,雖然貪污盛行,但是被舉發的很少,被判有罪的更少。吳縣長的辦法,將使一些可能知情的局內人,基於機關共同的榮譽和福利,必須官官相護,隱惡揚善,還有誰敢去舉發犯罪呢?結果恐怕只能使貪污案件從統計數字上隱形而已。
個人以為要「掃貪污,反特權」,首要之務,在觀念上,要讓司法的歸司法;在做法上,不要用任何行政手段去于預,才能立竿見影。
高雄 楊啟明
問卷調查能否信賴?
貴刊八月號刊載符芝瑛譯「電視公民?世界公民?」一文,略謂由芝加哥青少年研究中心精神科專家的研究,認為「吃電視奶水長大」的一群青少年,他們比上一代勇於自省和自我挑戰,人生目標較清楚,態度也更積極,他們肯定私家庭的關係,尊重父母目也確信父母以他們為傲。
問題是這項結果,主持研究的人也認為與一般人的觀感不同,很可借這批精神科專家只相信自己的研究結果,未能解釋為什麼與一般人的觀感不同。這牽涉到所有問卷調查的可信度問題,都假定所有回答的人都是百分之百據實作答(這是必要條件,否則問卷調查根本不能進行)。
由此我們發現有個被這些精神科專家所忽略的電視教育功能:教人如何說漂亮的話!
拜電視之賜,現代人什麼都請究包裝,貨品要包裝,人也要包裝,這些問卷調查所得的都是經過漂亮包裝的個人意見,不管做得怎麼樣,說漂亮話又不費力氣?」
然而,想用問卷調查方式作意見調查或作社會研究的人,對如何揭開這層美麗的包裝,應有所警惕,否則其結果之可信度,實在值得懷疑。
台北 余雲鵬
讓歷史做見證
六月四日中共解放軍在天安門前血腥鎮壓的車聲、槍聲,與青年們吶喊的心聲,喚選了沈睡於中共四十年統治下的有識之士,同時也便那些沈迷於「台灣獨立」的有心人士,頓時失去了以往藉以為宣傳的說辭;而海內外億萬中國人的心,更是緊密地結合了。
雖然中共中央電視台及其發言人袁木,一再聲稱及蓄意扭曲事實,都只不過是在以謊言對世,讓世人更加認清其欺騙的面目。爭取自由、民主的思潮,已是時代進步的必然趨勢,任何想要違背或阻擋其發展的勢力,都必將這致敗亡的命運。
當此之時,天安門前的學潮似乎已被箝制,但是另外一波的怒潮卻正在形成之中。歷史的鐵則「得民者昌,失民者亡」,現在正映照在中共暴虐的本質上,使其無所遁形;吾人有幸必可在不久的將來,目睹此一鐵則得到驗證。現在讓我們來為那些英勇犧牲的青年們,獻上一份誠摯的悼念--你們的血是不會白流的。
台北 陶巍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