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我的字典沒有放棄

餐飲類

林讓均
user

林讓均

2010-08-03

瀏覽數 25,500+

我的字典沒有放棄
 

本文出自 2010 / 8月號雜誌 新台灣之光100

5月中的一個初夏夜晚,馬英九總統在國賓飯店設宴邀請各國駐台使節,而這次,特別「食尚」!

因為,當晚主角既不是馬總統,也不是各國使節,而是國宴桌上一道道精緻料理以及金牌廚師們。

這是我國外交部第一次以「金牌廚師」為主題的國宴。原來,今年4月底,在兩年一次、亞洲最大的「新加坡FHA國際烹飪挑戰賽」上,台灣廚師團隊創下歷年最佳成績,奪得11金、3銀、7銅與兩個象徵最高榮譽的水晶獎座! 其中,不僅個人獎拿到「最佳亞洲廚師大獎」,團體賽也抱回最難拿到的「Gourmet Team美食家挑戰賽」冠軍。 當晚約120人規模的國宴料理,全由這支史上最強的得獎團隊打理,重現當初驚豔新加坡賽場的菜色,一展台灣廚師的實力。

台灣「美食王國」的招牌,再次鑲金又包銀!融合四大族群、中華八大菜系料理文化的台灣,美食總是推展觀光的重大誘因,珍珠奶茶、臭豆腐、蚵仔煎等台灣著名小吃早已聞名遐邇。

但真正讓台灣料理專業在國際上展露頭角的,卻是一個個奔波於國際美食賽、身著白色廚師袍的執著身影。

拚得獎 從單打獨鬥到組織戰

近20年來,台灣廚師開始走出廚房、站上國際賽場,一開始是「個體戶」參賽,或幾個志同道合的廚藝同好互相號召。例如現任高雄餐旅學院副教授的陳寬定率先一鳴驚人,1988年就在全球最大的廚藝賽「德國IKA奧林匹克世界餐飲競賽」中奪下雙金牌,佳績傳頌一時。

早期參賽的前輩,還包括1986年就組團參加新加坡FHA賽的李隆生,1994年他創了「台中廚師聯誼會」帶動大台中廚師的參賽風氣,陳嘉謨、郭木炎、陳詠佶、洪文發與張志騰等人都是當時的得獎常勝軍。

「我出去,就是要拿金牌!」台灣福爾摩莎廚藝美食協會會長、85度C餐飲總監陳詠佶說,過去台灣廚師真的很弱勢,要自費報名、請私假才能出去,得勝之道也得自行摸索。

有感於此,台中廚師聯誼會轉型為全國性的「台灣福爾摩莎廚藝美食協會」,輔導廚師參賽、孕育出許多「廚神」,例如今年得到「最佳亞洲廚師大獎」的李佳其。

過去這些為台灣爭光的廚師,十之八九是學徒出身,普遍具有堅毅性格並且代代傳承。

但就在組織化的廚藝協會誕生,加上近20年餐飲學校、科系林立,異國餐飲文化進駐台灣,以及美食節目鵲起,台灣愈來愈瘋美食!這時,許多業界廚師走進校園,或進修、或教學,全面催動餐飲改革。

因此,「傳統」與「創新」開始對話。就如馬英九國宴上的「推銷詞」,台灣保存了中華傳統料理文化,一方面又積極創新菜色,是很有資格在國際上發光的美食天堂。

的確,台灣作好菜的功力不在話下,但在講究行銷的世代,說得一口好菜的影響力更大。

今年5月,《富比世》(Forbes)雜誌公布美食榜,請專家推薦9個國家、24道觀光客必吃美食,號稱「美食王國」的台灣,居然沒有一樣被列入! 但美食作家胡天蘭一點也不意外,因為「廚藝再好,也得懂包裝、行銷!」她說,新加坡、泰國與香港都有國際化的美食賽事,但台灣雖有已舉辦20年的「台灣美食展」(原名「中華美食展」),但格局未能進一步突破。

「台灣美食不只『小吃』而已,我們需要邀請更多懂台灣的國際食評家,把台灣料理的好,說給世界聽!」胡天蘭疾呼。

拚行銷 讓台灣軟實力吃得到

儘管「行銷餐飲文化」仍是努力中的課題,但整體而言,台灣餐飲的型態愈趨多元,而且愈來愈走向國際化。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除了傳統中菜仍是強項,台灣在西餐、咖啡、調酒、烘焙與釀酒等項目,也逐漸開花結果。

今年初吹起麵包炫風的世界麵包冠軍吳寶春、咖啡冠軍侯國全、調酒甜心龔惠君與吳柔文,以及名列世界百大名廚的江振誠等人,都靠著「堅持」「苦練」讓夢想在世界舞台上發光,甚至有些人直接走出台灣、往國外發展。 餐飲業界也不再埋頭苦幹,而是以研發做後盾,在國際上發展品牌,而「出國比賽得冠軍」,是最能一炮打響名號的行銷利器。這讓一個鄉下小酒廠,成為一顆躍起於國際舞台的明日之星。

2006~2009年,在世界食品評鑑(Monde selection) 的烈酒與香甜酒大賞(Spirits & Liqueurs),這個被譽為「烈酒界的奧斯卡」的頒獎典禮上,來自雲林縣古坑鄉的「福祿壽」酒廠,連續三年獲超金牌殊榮,大會因此特別頒發水晶獎座予以肯定。

有了世界金牌的加持,才成立12年就能把高粱酒賣入中國華東、內蒙,而另一產品米酒則占美國七成市占。

台灣餐飲產業要靠自有品牌在國際上扎穩腳步,仍需要說得出好故事的行銷模式,以及政府的聰明支持。如此,才能結出更多「食尚」果子,成為台灣「吃得到」的軟實力!

向台灣之光致敬

除本期餐飲類介紹的9個新台灣之光以外,從過去到現在仍有許多知名但本刊未報導的台灣之光,請見右表。 製表:林讓均

吳松濂 「德國IKA奧林匹克世界餐飲競賽」蔬果雕刻金牌

台灣福爾摩莎廚藝美食協會理事長 陳詠佶 2010年率團參加新加坡FHA廚藝挑戰賽獲11金 3銀7銅與兩個水晶獎座,創歷年最佳紀錄。香港國際美食烹飪大賽,獲得冰雕項目的超金牌,個人並曾多次拿到各種廚藝競賽大獎 陳嘉謨 「新加坡御廚FHA國際中餐宴席爭霸賽」勇奪個人項目最大獎「最佳金牌廚師」

陳寬定 1988年在全球最大的廚藝賽「德國IKA奧林匹克世界餐飲競賽」中奪下雙金牌,記錄至今無人能破

吳庭國 法國里昂世界甜點大賽世界冰雕冠軍

施建發 新加坡御廚FHA國際中餐宴席爭霸賽特金獎。曾經在李安電影「飲食男女」中替男主角郎雄擔任替身操刀

楊淳雅 德國IKA奧林匹克世界餐飲競賽蔬果雕刻金牌

福祿壽國際酒品董事長 張欣哲 高粱酒品獲2009年世界食品評鑑頒發大會最高品質獎水晶獎座

龍昇酒業董事長 葉榮發 龍昇「金色三麥」參加2009年日本國際現釀啤酒比賽獲金牌賞與銀牌賞

楊順龍 香港HOFEX國際美食大獎職業蔬果雕刻超金牌、新加坡FHA國際果雕競賽」金牌。自創豆腐雕,可把豆腐雕成八仙過海,吸引中外媒體採訪

洪文發 「馬來西亞第四屆中國烹飪世界大賽」勇奪3面特級金牌、一面金牌。生涯奪得約30面獎牌,其中絕大部分為金或銀牌

鄭衍基 國際中餐烹調大賽金牌獎、國宴名廚,橫跨主持與教學

推薦更多新台灣之光,請上《遠見》網站:www.gvm.com.tw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