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在台灣不太有名的創作樂團,曲風也是非主流中的非主流──嘻哈(hip-hop),卻能讓世界聚焦台灣音樂。連台灣流行天團五月天主唱阿信都感佩:「我們做不到的,你們做到了!」
2009年拷秋勤首張專輯《拷!出來了!》經過1萬多名評審投票後,從全世界56萬首歌中脫穎而出,勇奪世界最大獨立音樂獎JPF Music Awards當年度最佳團體、最佳混音歌曲、最佳亞洲專輯第2名等多項榮耀。
這是台灣樂壇有史以來,第一個入圍JPF Music Awards的音樂團體,更是第一個在美國得獎的台灣獨立樂團!獨特之處在於拷秋勤不盲從黑人饒舌(rap)曲風,而是用台灣本土多元的台、客、華語填寫各種與台灣社會議題有關的歌詞、混搭嗩吶、月琴、古箏等傳統民俗音樂與搖滾節奏,譜出正港的台灣之聲。在美國受邀巡迴演出期間,國外媒體更以台灣嘻哈大使(Taiwan’’’’s Ambassadors of Rap)稱之,今年也再度入圍台灣金曲獎。
創造出具備這麼多重意義曲風的,是魚仔林(林家鴻)、范姜(范姜峻宏)、J-CHEN(陳威仲)、阿雞(張瀚中)、尤寶(尤智毅),這五個嘻哈大男孩。
和許多搖滾樂手一樣,拷秋勤成軍於學生時代。2003年,魚仔林參加的街頭文化社要辦社團成果發表會,對饒舌有興趣的魚仔林便找了范姜一起組團、學寫歌。沒想到隔年就入圍了海洋音樂季前十名,爾後DJ、嗩吶陸續加入,曲風走向也愈來愈確定與成熟。
「拷秋勤」這個怪團名,其實是台語「打手槍」的諧音。魚仔林指出,取這個難登大雅之堂的團名,其實是因為不願輕易被主流文化收編,而且要讓創作來顛覆語言權力結構、刺激大眾反思許多已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社會現象。
「我們故意用一個國語聽起來很冠冕堂皇的名字,可是卻包藏一個很黑暗面的意義,」范姜說。 不
討喜、不寫流行樂曲常詠歎的男女情愛,是因為他們觀察,這年頭太多人只想聽靡靡之音,卻逃避去思考社會時事。他們想用歌唱、用音樂來伸張社會正義。
在〈後生人唱火大〉中,他們唱著「客家∕河洛∕全部一家人∕先來∕後來∕全部一家親」,則是期盼族群融合。
在融合國、台、客、達悟語的新曲〈灰色海岸線〉中,則感歎:「咱只有海產文化∕無海洋文化∕環境悲劇∕毋知當時會當來收煞」,希望喚起對環保的注意。
用音樂伸張正義?或許讓人難以置信,但曾為台灣知名樂團四分衛團長、現任職於角頭音樂的虎神(鄭峰昇)認為,搖滾樂本來就有叛逆、壞的成分,用歌詞直指痛處,更能彰顯人性的真實面。
多元MIX 每個音符都有典故
來到隱身於士林的拷秋勤練團室、錄音間兼起居室,不到七坪大的房間裡貼著宣傳海報、衣服,電腦、樂器,櫥櫃裡堆著零食,就像使用過度的大學社團辦公室。
很難想像,勇奪世界獨立音樂最高榮譽的單曲〈大紅包子高高掛〉,就是在這裡錄製的。
這首歌除了河洛、華語rap之外,還將揚琴、三味線、太鼓等傳統樂器的音符切碎摻揉在間奏中。歌詞中「紅包∕文化∕本是長輩照顧小孩∕如今卻是逢迎馬屁∕金悲哀」,充滿一貫的批判與創新。 穿著輕鬆的T恤、牛仔褲,拷秋勤對音樂的態度卻很慎重。每做一首歌,不僅創作、混音、剪接、灌製,統統自己來,更堅持每一段取樣音樂都要溝通版權,專輯裡還會附上取樣來源的說明、像是閩南古曲、甚至是客語前輩交工樂團。范姜說,很多人懶得做這一步,但讓年輕人知道傳統音樂有那麼多好聽的東西,甚至可以回頭去找來玩,其實是很有意義的。
但畢竟是非主流,樂團其實生存的很辛苦。《拷!出來了!》找蕭青陽設計封面時,錢是勉強湊出來的,出國表演的錢也是用借的。范姜惜福地說:「去美國領獎時,(前)新聞局局長蘇俊賓一看到新聞就主動打電話來說要補助;旅費籌不出來,還是五月天先幫我們代墊的,只見過一次面,就一口氣借我們50萬!」
在這些過程中,拷秋勤更體認到,講自己的語言並不會跨不出國界,反而是發揚台灣特色,國外樂壇才注意到他們。
「如果我們像外國人用英文rap,他們還會覺得很好笑。所以當然要發揚自己的語言,唱自己的歌,」魚仔林說。
台灣之光〉拷秋勤
平均年齡:27歲
團員:河洛語主唱林家鴻(魚仔林)、客語主唱范姜峻宏(范姜)、DJ陳威仲(J-CHEN)、嗩吶樂手張瀚中(阿雞)、嗩吶樂手尤智毅(尤寶)
光榮成就:
●2010年,入圍第21屆金曲獎最佳團體、最佳台語專輯
●2009年,以專輯《拷!出來了!》勇奪第十屆美國JPF獨立音樂大獎年度最佳團體獎
●2008年,入圍第19屆金曲獎最佳樂團獎及最佳台語專輯 勵志格言: 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拷秋勤
想對台灣說的話
台灣年輕一代應該在去挖掘自己真正的文化,多去瞭解自己的根,用自己的語言創作。發揚台灣特色,才能和別人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