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陳美安 被拒絕的次數多如音符

39 亞特蘭大樂團評選最棒的青年指揮家

黃漢華
user

黃漢華

2010-08-02

瀏覽數 45,350+

陳美安 被拒絕的次數多如音符
 

本文出自 2010 / 8月號雜誌 新台灣之光100

國家交響樂團今年5月底有場不尋常的表演。指揮台上站著一名東方女性,在她的指揮下,數十名團員和英國豎笛獨奏家艾瑪.強森(Emma Johnson)完美詮釋莫札特的《豎笛協奏曲》。

隨著樂曲節奏,她對音樂的熱情從指揮棒流出,團員們無不感受到她的活力,將曲子的美妙傳給觀眾。演奏完畢,台下響起喝采聲,她連忙將手指向團員,要他們起立,自己則退到一旁,將榮耀歸給樂團。

37歲的她,叫陳美安,是美國孟菲斯交響樂團的新任指揮,國內許多樂迷不熟悉她的名字,聽過她表演的人更是不多。

可是,在古典樂界,她可是為台灣創下好幾個第一:第一位進入美國職業樂團的台灣指揮、第一位奪得Nicolai Malko指揮大賽首獎的亞洲人、也是至今唯一獲獎女性。

因為這些成績,她指揮過丹麥、挪威、瑞典的樂團,在她工作的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更把她列為該州25名最具影響的亞裔人士,亞特蘭大樂團則評選她為合作過最棒的青年指揮家。

笑容親切是陳美安給人的第一印象,慧黠眼神不時從眼鏡後面透露出來。曾經和多位指揮合作的國家交響樂團首席李宜錦觀察,與其他指揮相較,陳美安敬重團員,能激發大家的潛能,凝聚向心力。

國中小就崢嶸,20年留美生涯

家在高雄的陳美安從小就展現音樂天分,國小三年級獲得高雄市小提琴比賽優勝,國中得到全省第2,高一還考上高雄市立交響樂團第二小提琴的首席。

她從小就熱愛音樂,每天會自動練習兩個小時。姐姐陳美伶回憶兒時,自己每天放學回家就看卡通,但妹妹卻很有自制力,可以當著電視的面,沉醉在甜美的音符中。

16歲那年,美國新英格蘭音樂院來台招生,她參加了考試,通過入學資格,就在高一暑假離開家人,獨自展開20年的海外音樂生涯。 放眼國際,指揮家仍以男性居多,一個樂團只能有一個指揮,工作機會比器樂家少得多,陳美安為什麼能以一個亞洲女性開創出這條路?

其實,從小陳美安就對指揮感到好奇。「指揮的溝通方式好奇妙!」她發現指揮不必講話,就能和人溝通,便常盯著指揮,暗暗學習,更立定志願,要站上指揮台。 陳美安在美國的課業十分優異,不僅高中到碩士班都拿獎學金,也是新英格蘭音樂院同時取得指揮、小提琴雙學位的第一人,後來更獲得密西根大學指揮博士學位。

陳美安回溯走過的路,認為台灣的教育其實助她甚多。

她識譜能力比西方同學強,加上經歷升學聯考,比西方人更能承受課業壓力,為了雙碩士,研究所三年幾乎沒假日也能熬過來。

姐姐陳美伶回憶,妹妹從小毅力驚人。國中期間指揮合唱團,練琴到晚上10點,接著要複習功課,準備高中聯考,「有時我早晨起來,發現她趴在桌上睡著了!」 每天超過12個小時的學習讓她考上第一志願高雄女中,到了美國,也咬牙度過五年沒有假期、不回台灣的生活,念完博士。

被拒絕當吃補,最終成大黑馬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如果不是對音樂的堅持,我早就放棄了,」陳美安還是博士候選人,申請樂團和大學教職,有些被退回的信,對方連看都沒看,令她十分沮喪。

「被拒絕的次數比我指揮的音符還要多!」她帶著玩笑的語氣。 因為找不到工作,當了一年半的家教,所幸老天沒有埋沒人才,2002年波特蘭青少年管弦樂團從112名應徵者,無異議票選她當指揮,2003年,她從140人脫穎而出,成為奧勒岡樂團助理指揮。

最特別的是,2005年陳美安以台灣之名參加1965年成立的Nicolai Malko指揮大賽,與240人共同角逐,當時32歲的她年紀最輕、個子最矮,也是唯一的亞裔。

大家都看好其他進入決賽的五個人:有的是倫敦交響樂團總監葛濟夫(Valery Gergiev)的學生,也有已經進入職業樂團,但資歷最淺的陳美安竟然拿下大獎,而且打破40年的紀錄,是第一位獲獎女性。 做為一個指揮家,她喜歡觀察旁人,能夠快速掌握團員的個性,提升演奏表現。這個能力來自帶領波特蘭青少年管弦樂團,五年內她接觸了1000名青少年的淬煉。

今年2月,陳美安被具有58年歷史的孟菲斯交響樂團選為新指揮,她以高超的指揮能力在美國樂團占有一席之地,明年還要客席指揮世界知名的芝加哥交響樂團、洛杉磯愛樂交響樂團等12個樂團,把台灣的光芒帶給更多國際樂迷。

台灣之光〉陳美安

年齡:36歲

職稱:美國孟菲斯交響樂團指揮

光榮成就:

● 2011年,客席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洛杉磯愛樂交響樂團

● 2007年,擔任亞特蘭大交響樂團助理指揮

● 2005年,獲Nicolai Malko指揮大賽首獎

勵志格言: 人生就像一首偉大的交響曲,沒有經過折磨,就顯現不出其中的甘美

陳美安

想對台灣說的話

各年齡層的學童都要加強美感教育,幫助孩子多元發展,讓文化不只是在音樂廳、畫廊、劇院等藝文場所,而是普羅大眾都能接觸藝文。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