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林韋良 認真的態度是玩出來的

17 世界扯鈴冠軍、2008法國明日節總統獎

黃浩榮
user

黃浩榮

2010-07-30

瀏覽數 57,400+

林韋良 認真的態度是玩出來的
 

本文出自 2010 / 8月號雜誌 新台灣之光100

說他是全世界最會「扯」的男人,一點都不為過。

相傳扯鈴從唐代開始盛行,但這擁有1000多年歷史的老古董,只要到了他手上,旋即搖身一變成為目眩神迷、光芒耀眼、最時尚的表演藝術絕技。

看他熱力四射的演出,非但讓人熱血沸騰、雙手鼓掌到發痛,他的舞台魅力更令對藝術水準最挑剔的歐美老外也折服,不但在拉斯維加斯連拿兩屆世界雜耍聯盟大賽(WJF)扯鈴冠軍,還在法國的「明日節雜技大賽」(Le Cirque de Demain)中拿下世界冠軍。

他是林韋良,才21歲。

「如果喬登(Michael Jordan)是籃球之神的話,那林韋良就是扯鈴之神。」國內著名網站Mobile01上網友如此評論。 「我想林韋良不只是表演很好而已。」2008年法國明日節活動編導說,「應該說是造成『轟動』了。」 這些讚美並不誇張。如果你想跟林韋良好好說話,首先一定要讓他遠離扯鈴。只要扯鈴一進入他的視線,接著便會立即進入他的手中,然後,一個花招百出、「扯」功高強的表演明星馬上出現眼前。看著扯鈴在他身邊以各種不可思議的角度飛行、跳躍、旋轉,絕對會讓你忘了剛剛要對他說什麼。

走上扯鈴,全因跆拳道團額滿

然而,這位扯鈴天才的誕生,竟是由於跆拳道太過熱門所致。

「小學三年級的週末社團活動,我想選跆拳道,但因為太熱門而額滿了,所以就被隨機分發到扯鈴社團,」理了俐落平頭、正在新竹湖口服兵役的林韋良回憶說。 這個美麗的意外,卻讓林韋良深深愛上扯鈴,每天花兩、三個小時練習,很快就贏得校內比賽冠軍,成為風雲人物。 五年級那年,林韋良來到恩師曾文秀的班上,與全班同學勤練扯鈴,後來成為曾文秀創辦的「飛樂鈴揚」扯鈴藝術團基本班底。

只是,家境並不好的林家,父母不認為扯鈴能有什麼前途;而剛上國中的林韋良也因為國內缺乏可以切磋的對手、技術沒法再突破而感到灰心,原本打算退出扯鈴隊。

所幸,在曾文秀的力勸下,他留了下來。巧的是,師徒兩人此時也透過網路影片看到國外好手千奇百怪的花式動作,甚至就連扯鈴造型也變了。

「上網才知道扯鈴在18世紀就傳到歐洲去,他們把扯鈴改良成比較安全的碗型扯鈴,所以有很多花招動作很厲害,讓我很興奮!」林韋良語氣拉高地說,「但心裡卻也想到:這不是我們的東西嗎?怎麼西方人玩得比我們還厲害?所以就請老師想辦法從國外訂購扯鈴回來,奮發圖強努力練。」

受到網路上這些西方同好的激勵,林韋良重燃對扯鈴的強烈熱情,一天投入八小時積極苦練,並參加各項比賽。

靠網路自學,出國拿冠軍

2004年拿下全國運動會的扯鈴冠軍後,曾文秀認為國內環境已經不夠他成長,便自掏腰包送林韋良前往美國賭城參加世界雜耍聯盟大賽,並一舉打敗上屆冠軍、日本扯鈴高手矢部亮,成為第一個拿下這項比賽冠軍的台灣人。

「他是世界上最頂尖的扯鈴高手之一,」國際雜耍人協會(IJA)如此形容林韋良。舞鈴劇場藝術總監劉樂群也曾讚賞林韋良是「台灣扯鈴新生代中,最具舞台魅力的第一好手。」 只要看一眼林韋良的演出影片,他那百變多樣的花式絕技絕對讓人瞠目結舌。你也必定好奇:這些花式動作是怎麼來的呢? 對這個問題,絕大多數人的反射答案大概是:「他背後一定有個超級厲害的老師。」每次聽到這個答案,老師曾文秀就會很尷尬笑說,「我以前完全不懂扯鈴,那些動作都是學生他們自己創的。」

出身法文系的曾文秀表示,最早是因為偶然間看到學生玩扯鈴,讓她相當喜愛,才開始接觸,並帶著班上學生一起玩扯鈴。純粹出自好奇心,想看看可以玩到什麼程度。

因此,林韋良完全靠無遠弗屆的網路,無師自通,自學起來的。「很多東西都是自己玩啊玩啊,就玩出來了,」林韋良說,他經常在國外網站上看其他人的表演影片,時時去思考該怎麼改變,當變化出來後,就變成了獨門的東西了。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林韋良經常為了拆解別人的複雜招式而埋首苦思好幾天,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分析,然後再親自上陣反覆演練,卻也因此常被扯鈴砸得傷痕累累滿頭包。 「尤其我運鈴運得很快,經常被打到,手上留下很多疤,」林韋良伸出右手,秀出一條條的傷疤。 某日,當學生們看到網路上有人同時扯三個鈴的照片時,所有人都認為不可能做到,但林韋良除外。

經過將近兩年的思索與苦練,林韋良終於成為國內第一個能扯三鈴的高手。現在,扯四鈴對他也不是難事。「我常說他有『盲目的自信』。」曾文秀開懷地說,「他的字典裡沒有『不可能』三個字,不管是什麼高難度動作,他都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

真風光!交響樂配合扯鈴演出

林韋良對扯鈴的熱情、毅力、自信,加上血汗苦練,以及曾文秀的幕後付出,終於讓這位台灣扯鈴好手在國際上發光發熱。

在法國明日節比賽中勝過其他23隊拿下冠軍後,林韋良正式受到國際藝術界矚目,不僅來自各地的邀約演出不斷,就連國際一流的表演團體都想簽下他做為主力演員。 林韋良更在2008年12月31日,受邀與柏林德意志交響樂團現場合作跨年特別演出。 「我非常榮幸、非常印象深刻,」但是一直到演出前兩天,林韋良才拿到表演曲目的MP3檔案,每位受邀藝術家都只有兩天的時間來設計、編排表演。 「事先沒有彩排,有整個交響樂團、這麼多人為我伴奏,哇!真的壓力好大,」林韋良強調,不過最後效果非常好!零缺點演出。

「如果是在台灣,有哪個樂團願意跟你合作演出?而且樂團指揮還要跟你敬禮,」曾文秀說,當天演出的內容在很多國家都曾播出過,例如莫斯科電視台,「很多歐美朋友都跟我說看到韋良的表演。」 林韋良的扯鈴神技,不僅讓歐美社會為這位神奇小子喝采,也看到了他的家鄉——台灣。

「我來自台灣,我熱愛台灣!」明日節比賽演出後,林韋良用英語對著記者們與鏡頭大聲高喊。只是,尷尬的是,這片他所熱愛的土地,在他的扯鈴生涯中所給予的資源與鼓勵卻少之又少。 「我很感謝建國國小、明德國中支持我們,在行政上給我們很多幫助與資源,」曾文秀表示,但除了這些,其他資源幾乎付之闕如。 為了繼續培養國內的扯鈴新秀,曾文秀只得自掏腰包、咬牙苦撐經營扯鈴隊,除了偶爾接到一些民間公司的宴會活動表演外,她也將扯鈴賣往歐洲,勉強爭取一些收入。

儘管環境條件仍然艱困,但師徒兩人卻仍將本著熱情,堅定地走著扯鈴之路。「希望能提高扯鈴的藝術層次與地位,讓大家看到更多的感動,」曾文秀表示,「不過這是一條辛苦的路。」」

台灣之光〉林韋良

年齡:21歲

光榮成就:

● 2008年,法國明日節首獎之總統獎、觀眾票選第1名、俄羅斯藝術表演家維克多奇特別獎

● 2007年,英國BJC雜耍節世界公開賽冠軍

● 2006、2005年,世界雜耍聯盟大賽(WJF)扯鈴冠軍

● 2006年,國際雜耍人協會(IJA)青少年個人組冠軍、不分齡團體雙人組冠軍

勵志格言: 練扯鈴最難的不是招式動作,而是堅持的心。堅持下去,永遠不放棄

林韋良

想對台灣說的話

希望學校、政府能對在國際上拿到獎項的選手或藝術表演者給予實質獎勵。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