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時代,一代名將岳飛率領的「岳家軍」治軍嚴謹、保家衛國,威震胡邦。今天,台灣跆拳道界也有支威名顯赫的「宋家軍」,東征西討、為國爭光。
走入台北縣樹林市的雄麒跆拳道館,從室外到室內,映入眼簾的盡是各式各樣獎盃、獎牌與錦旗,彷彿置身博物館一般。
「這些都是選手們努力付出的成果,」道館館主宋景宏(左圖之中立者,改名前為宋森通)教練謙虛地說。54歲的宋景宏,正是「宋家軍」的掌門人。「宋家軍在跆拳界非常有名,宋教練培養出來的奪牌選手人數,在全國可以說是數一數二,」出身雄麒道館的前跆拳國手、現任立法委員黃志雄強調。
養成11位曾在國際級賽事奪金的好手,為台灣拿到金牌超過20面,擔任三屆奧運、三屆亞運國家隊教練,是宋景宏與子弟兵們的輝煌成績,宋景宏也因此獲得「金牌教練」稱號。
從小天分高,因緣當上教練
這個名震國際的台灣傳奇,得從澎湖白沙鄉的後寮小漁村說起。
1956年出生的宋景宏,從小就學國術,領悟力極高,經常只要老師教過一遍,他便能上手,「我小時候學的是太祖拳,裡面有很多長拳,也有腿的動作,」宋景宏說,後來看到跆拳道有後旋踢,很多動作都很漂亮,就轉去學跆拳道了。
18歲那年,宋景宏從澎湖水產職業學校畢業便到台灣,一來為了工作謀生,二來為了拜師學跆拳。
由於有練武底子與極佳天分,宋景宏很快便展現優異實力,不僅在1976年至1980年蟬聯五屆台灣省運動會72公斤級跆拳道冠軍,並在國外相繼拿下世界盃銀牌、亞洲盃銀牌,堪稱一時之霸。
1981年,一場因緣際會,讓宋景宏轉型邁上教練之路。
「我的教練剛好考上研究所,晚上要上課,他沒辦法繼續教道館,就問我要不要接?」對跆拳道充滿熱忱的宋景宏從此過著白天到工廠上班、晚上回道館教拳的生活,「那時候還得自己修補磨壞的榻榻米,經常弄到晚上11點才回家。」
原本抱著玩票性質接下道館的宋景宏,由於教學有方與收費合理,逐漸吸引大批學生登門就教。
「我會結合武術的一些概念來教學生,他們學起來就很快,基本功很快就可以打好,少走很多冤枉路,」宋景宏表示。
此外,宋景宏認真帶著學生們揮汗苦練,更是學生實力快速提升的因素。
「我們以前訓練是『三更燈火五更雞』,每天早上5點就要到山上練習,不分週六、日,」宋景宏笑著回憶說,只有大年初一放假,年初二就又開始操練。
重紀律禮節,比賽名揚世界
師徒們的汗水終於灌溉有成、開花結果。1995年,雄麒門生黃秋琴拿下菲律賓世界錦標賽金牌,為宋家軍的輝煌戰史寫下第一頁。從那時起,包括黃志雄、張婉貞、洪佳君、楊淑君、宋玉麒、曾珮華等好手便陸續在國際上為台灣「穿金戴銀配銅」,讓世界看見中華台北隊的雄厚實力。
在這麼多面獎牌當中,哪個最讓宋景弘難忘呢?原來是由黃志雄拿下的1997年香港世界錦標賽金牌。
「那一年剛好香港回歸,所以那時候在中國香港升起中華台北的會旗、奏會歌,真的很感動、很難忘!」宋景宏強調,那一次包括台灣的奧會代表、體總官員、記者等,大家都抱在一起哭!「很感動,我從來不喝酒的,但那一晚卻高興得喝了10幾、20杯高粱,連最後怎麼回到飯店都不記得。」
調教出眾多國際一流好手的祕訣是什麼?答案是重視學生品格。
「跆拳道最重要的不是技術,是規矩,要『以禮始,以禮終,』」宋景宏經常開誠布公地對學生與家長說,「如果我沒有把你們的禮節帶好,技術上教得再好也沒有用,只是製造更多社會上的問題人物,那是我的罪過。」 「有次9點鐘的練習,我遲到五分鐘,一進門當場被賞了兩個巴掌,並且罰跪兩小時,」黃志雄笑說,從此以後沒有人敢遲到。宋教練非常重視紀律和規矩。
教學嚴謹、認真更是宋景宏的金字招牌。
不論是小至小學的校際比賽、大至奧運賽,宋景宏每場比賽後都會思考自己在教學上還有哪些不足之處,用筆寫下心得,要求自己以後教得更好。
「教練非常瞭解選手的需求,並經常親自上陣示範各種動作,卻也曾因此而當場拉傷肌肉或抽筋,讓大家心裡會心一笑,」黃志雄指出,他就是希望能大家更明白他的要求是什麼。拿下北京奧運銅牌、也是宋景宏兒子宋玉麒表示,宋景宏是出了名的嚴格,就連身為兒子也不能倖免。
宋玉麒小時候發育較晚,卻經常被安排與體型高大、身手較強的孩子對打,往往被當場打哭。「那時父親只嚴肅地說一句:『如果你不繼續在場上打,就是下來被我打,』意思是在場上我還可以還手,但場下就不能還手了,」宋玉麒打趣地說。
「以前帶黃志雄他們很嚴,他們看到我都會怕,躲得遠遠的。現在不會了,我是當阿公的心態了,」滿臉笑容的宋景宏笑呵呵地說。
善於心靈溝通,憂人才斷層
體育訓練不但重視外在的技術實力,同時也需要穩健的內在心理素質。做為金牌教練,宋景宏也必須懂得與選手心靈溝通的翹楚。
不同個性的人就要用不同的方式帶領。在北京奧運的區資格賽中,宋玉麒第一場便抽籤對上曾獲五屆世錦賽金牌的「伊朗戰神」哈迪(Hadi Saei Bonehkohal)。由於過去曾與哈迪交手兩次、兩次皆墨,宋玉麒心理壓力極為沈重。
宋景宏也從教練的角度看清這一點,於是陪著宋玉麒反覆觀看哈迪的影帶,為他分析哈迪的招式套路與破綻,以及該如何反制,後來宋玉麒果真順利將哈迪送回老家。
除了自己的投入外,宋景宏強調今天道館與選手們的傑出成就,也要歸功於台北縣政府與地方首長、民代的支持。
並且,由於歷任樹林市長均相當重視跆拳道,且編列預算鼓勵跆拳道發展,加上民意代表與學校的鼎力支持,讓樹林市的跆拳發展相當穩健且蓬勃。「因此我也都免費、義務去幫學校們帶代表隊,」宋景宏表示。
然而,宋景宏也憂心指出,在朱木炎、蘇麗文之後,台灣跆拳道人才已經出現斷層。
少子化因素造成家長往往不願讓孩子「棄文從武」、致使體育人才來源短少;再者,基層教練缺乏政府獎勵與關懷,更讓許多基層教練無心再嚴謹培訓選手。
宋景宏觀察表示,人才其實仍是存在的,「從沒見過哪一年的男子選手體格、身材有現在這批選手這麼好過,憑良心講,身體條件真的不輸歐美,」但他強調,關鍵在於如何讓他們快速成長,這就要靠教練的功力以及政府的支持。
台灣之光〉宋景宏
年齡:54歲
職稱:雄麒跆拳道館館主
光榮成就:
● 2009年,世界大學運動會(貝爾格勒)國家代表隊教練
● 2008年,奧運(北京)國家代表隊教練
● 2008年,亞洲錦標賽(中國 洛陽)國家代表隊教練
● 2007年,世界錦標賽(中國)國家代表隊教練
● 2007年,奧運世界區資格賽(英國)、亞洲區資格賽(越南)國家代表隊教練
勵志格言: 勝人先勝己,敗人先敗己
宋景宏
想對台灣說的話
政府要發展跆拳道或其他體育項目,應該落實到學校,派專業教練前往,從小給學生正確基本訓練,每年辦各區域聯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