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熱錢洶湧,如何左右你我?

股匯新動能2 揪出1月底台股大跌的幕後黑手

彭杏珠
user

彭杏珠

2010-03-01

瀏覽數 28,950+

熱錢洶湧,如何左右你我?
 

本文出自 2010 / 3月號雜誌 第285期遠見雜誌

熱錢時代已然來臨,你還能置身度外嗎?可別以為,不投資股市、不買賣外幣,熱錢就與你無關。

事實上,熱錢不僅與你息息相關,還會影響到日常生活、就業機會與財富價值。

說到熱錢,就不能不提到「量子基金」(Quantum Fund)的創辦人索羅斯(George Soros),他堪稱是「熱錢」的始祖,不僅將熱錢效益炒作到最高點,還動搖了不少國家的經濟根基。

索羅斯 率熱錢痛擊各國貨幣

將時空拉回到索羅斯的第一次戰役。1992年,當他看到英國金融體制存在著「國力步入衰退,又想維持強勢貨幣」的炒匯機會時,毫不猶豫地在9月15日開出第一槍,射向有300年歷史的英格蘭銀行,大量放空英鎊,全球投機資金蜂擁加入放空行列,導致英鎊狂洩。

悲劇才剛上演,英鎊匯率劇烈震盪後,不僅失業人口暴增至300萬人,企業破產家數更創下歷史新高,經濟陷入蕭條。英國人記取教訓,將1992年9月15日稱作「黑色星期三」,烙印成心中永遠的痛。

首戰告捷,讓索羅斯進帳達10億美元之多,更被《經濟學人》稱為「打垮英格蘭銀行的人」。

1997年,索羅斯再度發威。首先瞄準泰國,6月集結國際投機資金,打壓泰銖,泰國政府雖動用3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150億美元的國際貸款想阻貶泰銖,仍不敵國際熱錢的大軍壓進。國際炒家大賺40億美元,泰國老百姓卻叫苦連天,生活陷入困境。

雖轉型 但投機客已群起效尤

故事還未結束,索羅斯開始掃蕩其他亞洲國家。

毫無迎戰大規模熱錢攻勢經驗的印尼、南韓、菲律賓、馬來西亞如骨牌般倒地。各國幣值大貶,企業進貨成本驟增、不堪負荷者關門倒閉;銀行呆帳攀升,瀕臨破產;進口商品價格飇升,民不聊生,經濟倒退回十年前。

還好香港政府動用了千億港幣的外匯存底,幸運地擊退了炒家,而台灣則因為金融市場管理、應對得當,未受到致命的衝擊,不過一場硬仗下來,台、港仍免不了傷筋動骨。

2001年網路泡沫化,由於量子基金操盤人估判錯誤,導致量子基金規模大幅縮水,索羅斯順勢將其轉型為量子捐贈基金(Quantum Endowment Fund),搖身一變為慈善企業家,出現在世界各地。

千萬不要以為索羅斯就此金盆洗手不幹了,國際金融市場也可以高枕無憂了。

其實,近20年來,他所引發的熱錢效應,已經讓投機者群起效法,在各種資產領域中複製繁殖,再加上網際網路、國際化的助長,熱錢移動速度飛快,隨時都可能進出世界各國。

快狠準 兩週內金磚成泡沫

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陳淼指出,熱錢從1997年後,就從未離開過你我身邊,只是大眾不知道熱錢跑到哪裡去了?全球資金流進流出是很正常的事情,以後也是如此,熱錢一定會往有賺頭的地方匯集。

邁入21世紀,熱錢攻勢更是火力全開,尤其偏重於資產領域與新興亞洲國家。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被炒作最成功的案例,莫過於2005年盛極一時的「金磚四國」(BRICs,巴西Brazil、俄羅斯Russia、印度India、中國China),「這四國能在這段時間貢獻全球約28%的經濟成長,關鍵就在於大筆熱錢追逐挹注所造成,」嘉鼎資本管理集團協理城國斌舉例說明。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2006年5月中旬,當投資客還沉醉在「金磚四國」的快速發財夢時,國際資金鑑於高點已至,無預警地大批撤離巴西、俄羅斯、印度,導致股市賣壓湧現、幾近崩盤。

印度股市單日重挫高達10%以上,逼迫政府不得不下令暫時停止交易,而且不到14天的時間,累計下跌為17.28%,外資瘋狂出脫24億美元,約768億元台幣。

巴西累計跌幅達13.23%。俄羅斯股市最為悲慘,股市總共跌了26.55%。

炒題材 管他是否攸關民生

何以熱錢能在短期內堆疊出地區的經濟榮景,卻也能在一夕間,讓豬羊變色、富人變窮人呢?

主因在於熱錢具有「投機、短期」的特性,看準時機、快速獲取暴利、又隨即離場。

主要是透過題材的炒作,營造熱絡交易榮景,大撈一筆;一旦經濟體有弱化跡象或政府出面干預、利率變動時,熱錢則毫不猶豫地撒手,讓面臨經濟困境的國家雪上加霜、投資人血本無歸,帶來不可挽救的資產泡沫化。

最令各國心驚膽戰的是,熱錢常常是一起來、又一起走、或是突然流入與突然匯出。這種短期進出股、匯市的做法,會造成幣值的劇烈波動與股市起伏。

匯市的急遽變化將對企業造成深遠的影響,經營事業最怕不確定因素,匯率快速升貶,不僅影響進出口事業,增加成本,還有可能提高商品售價、影響就業機會。而股市的崩跌更會讓資產價值下滑、財富大縮水。

以研究金融危機史著稱的美國經濟學家查爾斯.金德爾柏格(Charles Kindleberger)在回顧歷史上的金融泡沫化事件後,歸納出泡沫化的五大階段,分別是「錯置期」「信用擴張期」「陶醉期」「金融困頓期」,以及最末的「劇變期」。

嘉鼎資本管理集團協理城國斌以近兩年炒作又凶又猛的原油為例說明。

炒家看上原油終有枯竭的一天,以原油為標的,醞釀能源題材,讓資金陸續轉移。從2007年至2008年4月為錯置期與信用擴充期,因為國際資金共襄盛舉,一路拉抬油價,到了2008年6月進入最高峰的陶醉期,讓原油在7月11日創下每桶147.27美元的歷史紀錄。

國際作手見原油高點已至,隨即獲利了結,進入金融困頓期,造成油價一路崩跌,2009年4月29日,原油跌至每桶49.92美元。油價急速上漲又下滑,不僅影響民生物價,也讓不少投資人財富縮水。

也想玩?仔細觀察央行動作

但是熱錢也並非完全沒有益處,大量資金可以活絡各國股市。投資人只要願意花時間研究,仍有機會搭上順風車獲利。

大華投顧資深專業經理王凱民說,當熱錢消息剛出來時,就是投資進場的好時機,而當央行有大動作時,就要注意小心了。比對去年10月央行開始發布注意熱錢的消息,以及今年元月起央行動作頻頻後的股市漲跌情況,或許就可以得到應證。

不過,由外資熱錢所推升的股市,波動較大,富邦金控首席經濟學家羅瑋建議,投資人更需要戒慎恐懼,不宜採用高槓桿、貿然借錢的投資方式,最好是有穩定工作的人,拿閒錢投資,避免影響到正常生活,並記得見好就收。

為避免當最後一隻白老鼠,一定要隨時掌握國際財金情勢,更不能人云亦云。「散戶不一定會被熱錢坑殺,都是自己讓別人有坑殺的機會,」陳淼提出切身觀察。

如果,你是保守型投資人,也不想花時間觀察國際資金的流向,城國斌建議,最好不要參加熱錢派對,免得一失足成千古恨。不妨學學股神巴菲特,專注於研究價值型投資吧。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