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強人諾瑞加操縱總統大選的手段相當拙劣。五年前他所支持的候選人本已落選,但是經過他上下其手,竟然反敗為勝。不過今年五月七日這次大選,儘管他事前操縱,事後大動手腳,卻仍難掩失敗的事實。
美軍部隊在附近演習和「美洲國家組織」促請諾瑞加下台,對這位強人都像隔靴搔癢。巴拿馬反對黨領袖也不敢發動民眾走上街頭。
倒是現金短缺,可能會撼動諾瑞加的地位。據銀行界人士透露:若不是利比亞援助了一筆五千萬美元的基金,政府連薪水都發不出。
除了巴拿馬,拉丁美洲各國中,只有古巴從未實施民主選舉,也不打算這麼做。儘管如此,選舉也可能帶來失望。
六年前,阿根廷人民在歷經二十年的軍事統治後,第一次選出一位合法總統艾方新,他卻將他們領入混亂、貧乏的困境,通貨膨脹嚴重,連印鈔票的進口紙都短缺。這位首任民選總統,卻依然無法掙脫傳統的包袱:軍隊野心勃勃,國營企業靠補貼維持營運,苛稅打擊出口,工會使產業低迷不振,連法庭部不能主持公道。
民主賺不到外匯
艾方新雖然歷經多次政變危機,卻能不負所託,並未下令戒嚴。但是民主賺不到外匯,也不會代繳房租。無法繁榮民生的民主政治和軍事專制一樣能扼殺自由。
一九八五年上任的秘魯總統賈西亞也是民選的;但是他把秘魯的經濟狀況弄得比阿根廷更為惡劣,而且無力控制手段血腥的叛亂分子和蠻橫的軍人。
巴西在同一年實施民主,但是薩尼總統所推動的改革同樣績效不彰。智利人民雖然希望皮諾契特下台,卻也擔心明年的大選不但帶來自由,也帶來混亂。
其他各洲的新興民主國家也不比拉丁美洲國家高明。菲律賓的艾奎諾夫人在官僚腐敗與財政赤字中險象環生;巴基斯坦反對黨靜候班娜姬.布托總統在保守與開明之間失去平衡;僅有西班牙、葡萄牙兩國政府表現堪稱穩健。
軍人當政的輪迴
民主政治當然優於獨裁專制,但是光有自由選舉是不夠的。一個民主政府需要有平等競爭的政黨、獨立的司法、公正的公務員和不受管制的報紙。
從專制政體轉移到民主政體是相當困難的。勉強團結的民間勢力團體,除了對糾正軍事鎮壓沒有異議外,別無共識,但欠缺治國的通盤計畫,文人政府註定失敗。於是,國家再度落人軍人當政的輪迴。
其他國家幫得上忙嗎?富裕的民主國家當然希望世界各國都能順利推動民主,但是新興民主國家往往要求不當的援助,特別是豁免外債或補助金。緊而沒有附加政策改革要求的金錢援助,極易養成寅吃卯糧的錯誤消費習慣,因而又種下禍因。同樣在五月七日舉行大選的玻利維亞,就證明了沒有外援,只要厲行經濟革新政策,也能獲得政治和經濟的穩定。
不良的體制較貧困為害更大。以西、葡兩國為例,人民的努力固然重要,國際間(如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干預,和歐市國家的厚望,都加速了專制體制的結束。
目前中美洲民主國家也希望有自己的共同市場和區域議會,以便彼此扶持;歐美國家應該義無反顧,助其建立這樣的合作組織。此外新興民主國家的公務員、銀行家需要訓練、司法人員需要學習主持正義、大學也應該好好運作;凡此皆需要其他國家的鼓勵、支持。
得天獨厚的先進民主國家可以幫助捷克、波蘭、匈牙利等國家,使其不致步上阿根廷的後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