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倫敦西南郊約一小時車程的沃京小鎮(Woking Borough Council),就像來到一般英國典型的小鎮。小小的市中心,住家都分散在外圍,人口只有九萬人,面積也只有65平方公里,相當於花蓮吉安鄉。
但這裡卻是揚名國際的低碳小鎮。2008年沃京的能源消耗已比1990年降低將近1∕3,二氧化碳排放也減少29%。
這個表現比英國全國平均減碳量還來得好太多。英國全國跟十年前比,只減碳2%。
不僅過去的減碳成績卓越,當地官員志氣也不小,已決定在2050年時要減下1990年的80%排碳量,目標跟英國中央政府一致。
這樣的第1,吸引了近年來全力投入節能減碳、並成立The Prince''''s Charities Foundation慈善基金會的英國王儲查爾斯王子,於2007年3月間以節能減碳的方式,生平第一次從倫敦坐火車前來沃京,主持減碳活動。
當天,查爾斯王子還邀請200位當地人士一起欣賞高爾的《不願面對
的真相》紀錄片。
在英國以推動節能減碳知名的零售百貨瑪莎百貨(M&S),也選擇在沃京發表100項減碳作為A計畫(Plan A)。
去年,英國政府計畫推動腳踏車綠色交通,也選擇了沃京做為示範點,給了該城市200萬英鎊,讓當地興建了腳踏車專用道、以及相關設施等。
同時沃京也鼓勵民眾租車,而不是買車,甚至鼓勵居民共同租用一部車,分不同時段使用,以減少碳排放。
政府執行力強,廣設太陽能板
到底,沃京小鎮是怎樣做到減碳目標的?
走出沃京火車站,迎面而來在廣場上看到一片鋼構的玻璃帷幕,上面正是272片太陽能板拼成,可產生尖峰時間高達81千瓦的電力,換算每年可產生5萬千瓦的發電量,相當於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1噸之多。這是沃京減碳的第一步。
身兼沃京政府百分之百投資的能源公司泰晤士威(Thameswey)執行長的斯洛普(John Thorp),帶著訪客在沃京各區穿梭,到處可看到風力路燈、太陽能路燈、不少辦公樓與住家的屋頂,均設置太陽能板等。
1990年代初期,永續發展的概念已經在全球發燒,當時沃京政府就決定提撥25萬英鎊,改善所有政府建築的能源效率,之後把省下來的水電費再投入節能設施上,慢慢就形成一個滾動的基金,持續投入節能作為。
在市政府內簡報沃京經驗的沃京政府政策主任Sean Rendall指出,沃京從一開始就專注追求節能,至今將近20年未變。
Sean Rendall表示,後來當地政府發現該換的燈泡都換了、該回收的水都回收了,但若欲進一步發展,市政府根本沒有人力與專業,因此在1999年出資成立能源與環境服務的泰晤士威公司(Thameswey),好直接、有效、彈性的執行政府目標。
汽電共生廠,供應社區能源
泰晤士威旗下再轉投資泰晤士威能源公司,直接經營低碳能源,供應社區各式能源。
例如沃京第一座汽電共生電廠就是代表作。這座位在市區假日飯店旁的汽電共生發電廠,可以提供附近社區低碳的電力與暖氣外,也就近提供飯店使用。
泰晤士威不用受制於公營企業的法規約束,儘管沃京政府擁有九成的股份,同時也是該公司智慧財產權的所有人。其餘一成股份則由丹麥能源公司Xergi所有,共同經營此公司。
如此公民營合資的創舉,已有效執行社區20餘項能源計畫,包括汽電共生、燃料電池、太陽光電、熱能儲存以及熱能吸收式冷卻方法等低碳能源。
「這是獨創的設計,但是別人卻學不來,」目前擔任泰晤士威執行長的斯洛普指出,許多英國地方政府也想仿效沃京的做法,但就是很難模仿。
40項減碳措施,獎勵低碳屋
除了設立氣電共生廠,泰晤士威也主導沃京市內各項節能減碳的新措施。
例如就在位於市中心15分鐘車程外,泰晤士威正在興建低碳住宅出售。
同時泰晤士威還買下當地50年的老住宅,重新裝修為低碳屋,可節能65%,希望帶起示範效果,讓更多居民參與。
據統計,沃京共有3萬5000多棟這樣的老住宅,未來三年泰晤士威希望能吸引1000戶改裝成節能屋。為了鼓勵屋主改變住家為節能屋,政府還提供給每戶高達2500英鎊的補助。
目前沃京政府提出來的減碳措施,林林總總多達40項。誠如John表示,「當其他人只是坐而言時,我們默默地起而行。」
沒錯,全英國有六個地方政府因投身對抗氣候變遷而獲中央政府頒發「燈塔地位(Beacon)」殊榮,沃京就是其中之一,且走在最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