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台灣民心指數調查結果為41.4。其中政治信心指數45.3、經濟信心指數37.4。與上月相較,民心指數略升0.5點,政治信心指數持平,經濟信心指數上升1點。
這三項指數值在近三個月以來的變動皆屬穩定。綜合分析,民眾持續對整體政治面抱持觀望態度,對經濟面的信心則緩步走揚,而且成為牽動台灣民心指數上升的主要原因。
本月政治樂觀指數是50.2,比上一個月上升0.6;執政信任指數是42.1,較上個月下降0.4;最大在野黨整體信任指數則上升1.6達到48.1。
對比在野黨的信任指數上升,執政黨與馬政府的信任指數則微幅下滑。
馬總統信任指數41.9,下降1.6點;行政院長吳敦義信任指數45.1,上升1.7點;國民黨信任指數39.3,下降1.3點。
分析起來,全面執政的國民黨雖在最近的縣市長贏得12各縣市,但是未能達到四年前,還是在野黨的佳績;而且繼2010年初,立委三席補選全軍覆沒後,近日的政治氣氛也讓即將於2月底展開的四席立委補選,成為對國民黨更嚴峻的挑戰。這都也影響了民眾對執政黨的信心。
本月最大在野黨民進黨及黨主席蔡英文的信任指數則皆各自上升2.5和0.7點,最大在野黨信任指數雖仍處於「有失民心」的負面評價區間,但已經是本調查啟動以來最高值。政黨形象的消長,可以看出端倪。
本月政治樂觀指數各項指數則顯示,民眾對下月兩岸關係緩和與否的判斷上升2.1點,達58.8,在「尚得民心」的正向評價區間。
本項指數,雖仍然在正向評價區,但也是馬總統當選以來,相對低點的位置,而且也已經盤旋了一陣子。
未來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是否能順利簽訂,將影響本項指數。至於民眾對下月國內政治穩定性的判斷則下跌0.9點,達41.5點。
此外,本月經濟信心指數顯示,經濟現況指數27.9、經濟樂觀指數47.0。與上月相較皆上升,各自上升1和1.2。
然而,儘管民眾對下月國內經濟改善指數為50.8,上升2.7點。顯示民眾對國內經濟改善的判斷達到一年來的新高點,同時也跨回正面評價區間,預期心理更趨向樂觀。但是民眾判斷下月個人財務改善指數為43.1,與前月相較,則略降0.4點。
這兩項指數顯示,雖然國人預期經濟回溫,但是台灣整體經濟情況仍待努力,尤其歷經去年失業率居高不下、薪資負成長的陰影下,使得國人對個人財務狀況仍抱持保守而略顯觀望的態度。
綜言之,在全球經濟穩定回溫的前提下,國內景氣也緩步改善,形成整體經濟復甦氛圍,因此民眾對當前國內經濟狀況的信心漸次蓄積,唯仍亦步亦趨,支撐力道不足致難以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