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驚見!吉力馬札羅的萬年冰川大後退

實際見證暖化1〉中國萬科集團董事長 王石

徐仁全
user

徐仁全

2009-12-01

瀏覽數 26,300+

驚見!吉力馬札羅的萬年冰川大後退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09 / 12月號雜誌 改變台灣的機會,就在哥本哈根

今年9月25日,王石與友人前往尼泊爾攀登世界第八高峰馬納斯魯峰,在他的部落格日記上寫著一段話:「目前在海拔6450公尺的C2號營地,天氣晴朗加上朝南進行,現在感覺非常熱。全球變暖已是十分明顯,已經在海拔5000~6000公尺,熱得卻感覺要中暑。」

站上世界高峰 不斷見證暖化實例

「那種感覺很詫異,」王石接受《遠見》專訪時說,就在六年前,就在同一個紮營地點,日本登山隊發生雪崩山難,四人全罹難。結果今年9月份,相同地點卻完全沒有積雪,全都融了,「你就知道暖化的嚴重性吧!」。

喜愛登山的王石第一次感受到全球暖化的極大震撼,應該倒推到2002年。

當年他攀登非洲第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出發前他看了海明威的小說《雪山盟》,上面寫道:這是一座聳立1萬多年的雪山,長年積雪。

為此,他準備了各式抗雪保暖的裝備上山。結果1月份上山時,竟沒遇到雪,一路走來十分順暢,抗雪裝備也完全派不上用場。

「當然火山口仍有一些積雪,但比起過去,暖化讓雪退了大半,冰川也退後了,」王石說。

大學就愛爬山的他,數十年來登過無數座大大小小的山峰,就連8844.43公尺高的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瑪峰也登了六次,預計明年60歲之際,再爬一次。

自從1997年第一次登雪山(珠穆朗瑪峰),連登六次的經驗也是,每次都看到積雪愈來愈少、全球暖化愈來愈嚴重。

除了上高山親眼看到暖化,王石也在南北極看到暖化現象。

2004年春夏之交他前往北極,當時天氣才剛轉暖,浮冰卻已滿布海面上,「這是暖化帶來融冰現象。」

隔年12月底他前往南極,結果他赤裸上身20分鐘,「沒想像中的那麼冷,」王石說,這也是暖化現象。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走遍世界最高山峰與南北極,看到第一手暖化證據,王石因此決定,著手抗暖化就從萬科做起。

督促企業綠化 就從建築工法開始

過去萬科全部採用木模板施工,但木模板用七次就要報廢,很不環保。萬科建築技術研究中心因此從2004年開始研究新工法,讓可重複多次使用的鋼模板取代木模板,減少對地球的破壞。

從2007年開始,萬科在上海「新里程」建案中已採用新工法,當時使用面積達五萬平方公尺。到了去年,萬科在深圳及上海的建案中更擴大新工法,達到六成比重,約20 萬平方公尺面積。今年更突破到80萬平方公尺,邁進一大步。

預計到2014年時,萬科所有的工地都將採用新工法,不再用木模板。

「如果萬科占全中國房地產的4%,加上同業也一起模仿,可達到一成比例採用新工法,那節省的天然資源就很可觀,」王石估計,環保新工法一年可節省一億立方米的水,相當於十個西湖的水量。同時在電力方面,也可省下三個月的三峽葛洲壩的發電量,同時木材可省下9000公頃大的森林,十分驚人。

目前全球木材使用量中國占七成。中國木材使用量中,中國建築業界又占七成,王石因此期待,如果到2019年時,中國建商採用新工法的比例達到六成時,那對減緩全球暖化將有極大貢獻。 城市環保經驗 將在世博與台灣交流 除了新工法,萬科也嘗試綠建築。王石透露在上海世博會中的萬科館,就會讓外界看到萬科對自然的尊重。「過去我們一味地開採、使用,對大自然予取予求,這是不對的,」王石說。

例如萬科館考量到使用半年就必須全數拆解,特別選用麥秸稈壓製而成的麥秸板做為最主要建築材料,可自然分解。

在主題館內有五個故事,分別為:白蟻、水、沙塵暴、垃圾、金絲猴。通過這些直接或間接受到人類影響的動物活動或環境變化,闡釋人、自然與城市之間的關係。

值得一提的是垃圾,王石稱讚台北市是垃圾分類的模範城市,他特別帶了攝影團隊來台北拍攝垃圾分類的實際做法。慈濟資源回收中心、垃圾分類、垃圾袋、垃圾不落地等措施,王石看了非常驚訝,一一記錄拍攝,準備在世博會中大大讚揚台北的垃圾處理成效。

「台北的價值是在華人圈中的先行者,」王石看了台北的垃圾分類成效後有感而發,這些經驗經台北實行成功後,就可帶上海及大陸各城市去,「這就是台灣的軟實力。」

參加中國最具影響力環境組織阿拉善,讓他實際參與治沙工程,王石也受聯合國邀請,即將前往哥本哈根氣候會議發表阿拉善經驗。

相信以他七大洲兩大極的親身經歷,更能傳達第一手的暖化實證,呼籲各國更重視暖化問題,不要再冷漠以對。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