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第二戰場:工人團體

蕭富元
user

蕭富元

1989-06-15

瀏覽數 11,150+

第二戰場:工人團體
 

本文出自 1989 / 7月號雜誌 三軍戒備.檢閱海軍──首度深入軍事重地

工人立委、國代選舉的勝負,是勞工心聲向背的溫度計。五百萬名勞工,更是各黨派兵家必爭的資源。

民國七十五年工人團體選舉,對國民黨來說是一次無預警的挫敗。執政黨提名的立委候選人、全國總工會理事長陳錫淇,國代候選人、台灣省總工會理事長彭光政,雙雙敗給當時名不見經傳的電信局員工王聰松和徐美英。

國民黨輸這一仗,對很多人來說,只是一個遲早要來的教訓。

花瓶工會?

過去勞工被視為執政黨的鐵票。選舉一到,透過工會組織動員,「候選人只要待在家裡,就可以當選。」民進黨籍工人立委王聰松帶著笑,點出國民黨這方面的鬆懈。

工會是勞資之間的橋樑,工會是否發揮功能,必然影響勞工對事業主的滿意程度(國營事業的事業主就是政府)。一位電信局員工表示,過去他根本不知道工會在做什麼,甚至連工人代表怎麼選出來的都不清楚。

「工會只是花瓶工會。」出身電信工會的王聰松以他近來慣有的強硬姿態批評。曾擔任台灣省總工會理事長的彭光政落選後也私下表示:「可能是勞工對工會不太滿意」。

其次,工人意識覺醒也是重要關鍵。工人對勞基法有意見,許多國營事業故意規避勞基法,已引起員工不滿。這些為數眾多的工人寧願支持站在工人陣營、旗幟鮮明的候選人。選票便成為他們爭取權益的有力籌碼。

配票不均是執政黨失利的第三個原因。上次,國民黨是足額提名,但配票不均,使陳錫淇票源流失而落選。

工會、勞工待遇、配票,被喻為決定勝負的三隻腳,「三腳凳任何一隻腳出問題,都有傾覆的危險。」一位觀察者指出。

痛定思痛,選舉過後蔣經國以執政黨主席身分指示行政院成立勞工局,後來成立勞委會;一年之後宣布成立勞工部。這種三級跳的做法,表示執政黨正視勞工力量。

勞委會處罰大同公司等三十一家上市公司未提撥退休準備金的事件,更顯示五百萬張選票發揮了不小的影響力。

一些執政黨控制的國營事業工會也做了相當程度的改變,來扭轉「花瓶工會」的印象。由國民黨電信黨部主控的電信工會,於去年十二月,代表勞方與事業主簽訂對勞工有利的團體契約。電信不定期契約工聯誼會到電信總局、交通部抗議之後,電信黨部書記長協助他們爭取到一些過去沒有的權益。一位電信工人表示,執政黨對他們「真的很好」。

執政黨鐵路黨部控制的台鐵工會,很巧妙的趕在體制外的台鐵員工聯誼會之前,搶先一步跑到省政府去替員工抗議,爭福利,得到不少工人的信任。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儘管如此,工會的腳步仍然此工人要求的慢了一拍。一些被形容比較「不怕死」的人組成的無黨派色彩的工人「聯誼會」紛紛走上街頭,爭取權益,就是這個原因造成的。

勞工待遇是贏得工人選票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關鍵。最近執政黨更用了調整工資這個籌碼。公教人員調薪一二%,一般公營事業工人也至少調高五%。

在動員配票方面,七十五年大選之後,負責工人團體輔選業務的中央社會工作會主任許大路提出辭呈。善於配票的執政黨,記取前次失敗教訓,今年實施黨員初選制,降低提名配票時馬失前蹄的威脅。

執政黨勝算仍大

綜觀整個職業團體選舉大勢,執政黨仍操勝算。

第一,多數的工會仍由執政黨操縱,(由工黨籍康義益掌理事長一職的石油工會,最近內部紛爭頻傳,國民黨勢力很可能再度抬頭。)有些非執政黨籍候選人「連選民在那裡都不知道」。一位有意參選的黨外人士苦惱的說:「根本無從競選起。」

而王聰松、徐美英的當選,許多有心從政者認為他們「撿到便宜」,也想來分一杯羹。民進黨雖然打算只各提名二位,但現在有強烈參選意願的就有三個以上。工黨、勞動黨各路人馬也磨拳擦掌,躍躍欲試。

如此一來,黨外的票源分散,民進黨籍的楊青矗便很擔心,所有非國民黨籍的候選人可能會互相搶票,而全軍覆沒。

更重要的是,蓬勃的工運,訴求點仍停留在經濟面,尚未提升到政治面。「只要誰幫助我們,我們就支持誰。」電信工人蔡勝和說。

顯然,能滿足工人的經濟要求,才是選舉的重要關鍵。這方面除了身掌事業單位的執政黨,沒有任何一個政黨能擁有這個大權。楊青矗無可奈何的表示:「只有執政黨才有足夠籌碼來改善工人的經濟需求。」

影子愈來愈清楚

歷史上,勞工在世界各國政壇日升的勢力和影響,逐漸在台灣成形。

皮影戲的影子愈來愈清楚,操縱大局的執政黨如果再輸,布偶可能就要跳出鼓皮,走上政治舞台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