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冠捷科技 號召內遷中部搶商機

製造業〉顯示器代工霸主落腳武漢

楊瑪利、游常山
user

楊瑪利、游常山

2009-07-22

瀏覽數 40,650+

冠捷科技 號召內遷中部搶商機
 

本文出自 2009 / 7月號雜誌 2020關鍵報告

雍容的氣度,66歲的冠捷科技集團總裁宣建生,出席5月中旬召開的武漢台灣周。現場冠蓋雲集,除了中共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國台辦主任王毅之外,宣建生引起媒體的關注,只有也是來自台灣的食品大廠統一集團的總裁林蒼生可比。

宣建生堪稱是武漢當前最重要、也是最大的台商,更是武漢欲吸引高科技業投資的代表。去年冠捷武漢廠的營業額已達8億人民幣,而武漢統一企業食品有限公司約20億人民幣。

1990年就到福建福清市設廠的冠捷,在2004年前已完成北京與蘇州布局,以生產外銷為主。但是跟武漢接觸後,宣建生就決定要投資武漢。在他眼裡,武漢是很不錯的二線城市。

與最有誠意的地方政府合作

第一個考量是市場。武漢身為「中部崛起」的中心城市,涵蓋附近九個省份3億6000萬人口的龐大市場,近幾年來已被定位為內需型產業的大本營。

從武漢出發,到中國各地四通八達,用卡車運貨,8到12小時內就可到北京、上海、廣州、成都、重慶等地。

隨著大陸內需市場崛起,過去以外銷為導向,曾為台灣創下多項「世界第一」的台資電子、資訊業,也正川流不息到華中第一大城卡位。如鴻海集團,2008年也來武漢的光谷科技園區設廠。

不過,比起剛來的台灣第一大民營企業鴻海,冠捷才是最早來武漢、表現也最突出,生產更以內銷為主。

其次,武漢招商的誠意也是冠捷投資的關鍵。

從2001就到武漢發展的台商、現任台商協會副會長包東輝就觀察,「武漢是大陸最晚發展的大都市,」國民政府時代經濟力僅次於上海的武漢,過去30年來早被上海、廣州、北京、成都等城市超越,因此這幾年來積極招商。高科技當然是最希望吸引的產業。

當時武漢領導派人到福建參觀冠捷廠房後,回到武漢花了3000萬美元,依樣畫葫蘆蓋了一個廠房,「他們很有意思,不但模仿,還建的比我們大,再邀請我們來,要租、要買都可以,」宣建生說,他印象很深刻、很被感動。

冠捷是全球最大顯示器廠,占世界30%產量、大陸市場占有率也超過四成。同時也是全球第一大液晶電視代工廠,並在2005年以42.6億美元營業額擠入中國大陸500強企業,這都是武漢重視冠捷的理由。

第三個讓冠捷願意領先所有同業、布局武漢的原因則是成本下降。武漢的工資、土地等成本,可比沿海低20%。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最後武漢的在校大學生達100萬人,教育風氣可以跟北京、上海媲美,代表企業徵才十分容易。而且人才不只多,也比大都市人純樸、不易跳槽。

看好武漢的機會,冠捷將原本設在北京的內銷公司,搬遷到武漢。後來又斥資2億設立研發中心,是最有根留湖北意向的台資企業。

從最有潛力的戰略位置拓展

冠捷對武漢的主要貢獻,是塑造了當地顯示器的產業群聚。

冠捷為武漢帶來了42家協力廠。在台灣帶過來的22家協力廠中,以「面板五虎」之一的瀚宇彩晶設廠裝配LCD面板,特別有指標意義,後來他們在武漢當地培養了另外的20家協力廠。

同時,武漢也是一個很好的內需市場。冠捷產量成長很快,從2004第一年才幾萬台顯示器,今年就將突破1000萬台。

儘管從武漢走長江外銷美國等地的時間成本太高,至少多一個星期,無法與沿海地區競爭,但是將來若是從武漢連接到歐洲的歐亞鐵路可以完成,將成為前進歐洲最佳的起點。

現在,大陸領導當局戮力建設武漢交通後,給台商一個美麗的「電子業絲路」願景:從武漢走內蒙、西伯利亞、經過土耳其的歐亞大陸橋樑,再到東歐,比從沿海出口到歐洲至少快兩個星期,可能打破武漢企盼發展外銷產業的地理限制。

但是這一段鐵軌沿路規格不同,路寬仍不一致,也有國境與安全問題待克服。但是宣建生很樂觀,「我認為五到十年內,這問題應該可以解決了,中國強了,可以整合這些問題了,了不起我(大陸)出錢嘛!」

目前冠捷在大陸八成產量供應外銷,今年也將在福建廈門興建第五座生產基地,生產外銷用的液晶電視為主。但宣建生仍希望重用武漢,搶攻內需。

他認為大陸未來仍有20年好光景,「基礎還很低嘛!」他說,例如中國的顯示器目前只占全球的20%市場,液晶電視全球1億2000萬台,中國生產約2000萬台。

過去長期在大陸經營的宣建生對大陸也有獨到的觀察。他認為中國政府的目標很清楚,就是要推動均富的社會主義,一定會想辦法讓比較落後的省份富裕起來。像貴州是大陸最窮的省份,「這就是機會了!」

就像冠捷一樣前進二線、三線城市,宣建生呼籲台商也要抓住大陸的新機會。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