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金山灣區很少下雨。但今年以來矽谷的天氣卻相當反常,一連陰雨綿綿,似乎也呼應著目前的經濟情況。連一年一度、全球華人科技界最重要的玉山年會,也受到衝擊。
3月7日第19屆美西玉山年會照例在矽谷聖塔克拉拉的會議中心舉行。不過會場從往年的大會堂改到較小的會議廳舉行。主辦單位表示,今年贊助廠商的金額減少,層次也降低,比如往年是鑽石級,今年只有白金級贊助。
前美西玉山協會會長羅升俊在開場時就表示,根據美國勞工局數字顯示,2月份美國失業率已達8.2%,創25年新高。而矽谷元月份的失業率高達9.4%,更高於全國。
有趣的是,預算變少、場地變小、失業人口也變多,反而聽眾將會議廳擠得滿滿的,顯示矽谷人抓住每一個機會,想瞭解科技及經濟發展的趨勢。
今年玉山年會的主題是:全球連結對科技與經濟的影響,請到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The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的主管瑪將達(Arun Majumdar)、前勤業會計(Deloitte & Touche)資深主管顧屏山(George Koo)以及許多創投家與執行長分享他們的經驗。尤其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的演講及李建復的演唱,更是重頭戲。綜合整個論壇內容,也點出了未來科技發展的四大趨勢。
趨勢1〉綠色資源的應用
第一是再生資源的發展與運用,勢必是未來顯學。
大會第一位主講人瑪將達教授,曾經是已故前柏克萊大學校長田長霖與現任能源部長朱棣文(Steve Chu)的學生。印度裔的他和華人社團有很深的淵源。
演講中他指出,目前全球能源的問題,比媒體報導的情況還要嚴重。他引用朱棣文的話,「我們同在一條鐵達尼號上」,點出降低能源的消耗比增加新能源更重要。
瑪將達拿出一張十年前全世界人口密度表與夜間燈光空照圖做比較,在人口密度高的中國或印度,夜間所使用的燈光亮度反而比人口密度低的美國低很多。這顯示美國人真的太浪費了。
「對美國,如何節約用電而不致於影響本來的生活水準;對中國或印度,如何讓他們都能有電使用,但不影響整個環境,這是未來的挑戰,」他指出。
最後,瑪將達問現場聽眾,20世紀最重要的發明是甚麼?現場突然鴉雀無聲。他指出,1898年人類面對最大的問題就是「飢餓」。1908年赫伯(Fritz Haber)發明「阿摩尼亞」(Ammonia),成為化學肥料的主要元素,解決飢餓的問題,世界人口從1900年的16億,到了2000年增加為60億人。他期許未來同樣有先進的技術,解決全球的問題。
趨勢2〉創投資金需有效配置
論壇第二個點出的趨勢是,是未來創業家與創投將面臨極大的挑戰,創投業者須更有效配置資金。
矽谷是創投的大本營,玉山年會上的「創投論壇」,每年都成為重頭戲。
去年第三季矽谷知名的杉木創投(Sequoria投資過Apple、Yahoo!、Google等公司),曾緊急召集所投資公司的上百位執行長進行會議,警告這些創業家,未來將面臨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以及因應的方向。
做創投超過20年,現任矽谷生技創投公司(Onset Ventures)合夥人朗恩(David Lane)解讀這個訊息為:盡可能趕快處理手中的投資。他指出,現在的情況很艱難,未來幾年會有愈來愈多創投面臨倒閉的危機。未來,創投的投資勢必減少,尤其是初期投資(early stage)。目前擔任硅谷創投(Gabriel Venture Partners)合夥人周(Scott Chou)表示有效配置資金,現在非常重要,「我們會保留一些資金給原本所投資的公司。以前我們只需提供第一輪的資金,現在可能要提供第二輪到第三輪。」
趨勢3〉創投業將集中到中國
第三個趨勢是未來創投業的發展,將集中到中國大陸。
主要投資中國的金沙江創業投資執行董事林俊仁(Richarcl Li m)在論壇中表示,中國的創投從2004年後愈來愈多,到2008年中國的創投已經非常活躍,四年來投資金額高達515億美元,直逼美國的707億美元。
他認為,1990年代中期是創投最風光的日子,最戲劇化的改變就是網際網路。現在,這個市場在美國已經不存在了,但在中國就不同。
現在的中國就像1990年代的美國,網路使用者每年有30%~40%的成長,而在美國,頂多2%,「我認為在中國比在美國有機會,」林俊仁指出,美國網路廣告受到不景氣影響而萎縮,但中國在去年還有20%的成長,「每次開股東大會,營業額幾乎每個月都破紀錄,而且一次比一次更好,」他的一番話可說羨煞現場所有的創業家。
矽谷《聖荷西水星報》也指出,美國創投的投資比例有下滑的趨勢,但中國還在成長。去年美國有290億創投基金,投資2550案子,比2007年降低8%;而中國去年有73億的創投資金,比前年增加33%。
趨勢4〉醫療保健成投資熱點
第四個趨勢是未來的投資熱點為醫療保健、能源、無線移動及中國的電子商務。
WilmerHale律師事務所執行合夥人毛(Curtis Mo)觀察,過去一段時間來,許多產業的投資項目都減少了,但是綠色能源投資的比例卻增加。矽谷生技創投合夥人朗恩則持續看好「醫療保健」(Healthcare)。他認為隨著數量眾多的「戰後嬰兒潮」逐漸變老,養老保健的商機無限,治療糖尿病等毛病的行業,很有前景。
投資中國的林俊仁認為以學生為主的消費型市場有很大的潛力,例如電子商務。而網路廣告還在繼續成長,所以投資娛樂網站或是社群網站,也是不錯的選擇。
硅谷創投周則是看好無線移動市場的商機,他表示像iPhone的銷售量大幅成長,未來智慧電話的發展會不可限量。
歷來最不多金的玉山年會上,專家們紛紛點出經濟蕭條下的幾大新機會,讓與會來賓都深深感到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