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國際戰犯法庭今天判處被趕下台的前總理哈希納(Sheikh Hasina)死刑,結束歷時數月的審判,法庭認定她去年下令鎮壓由學生發起的抗議運動,導致多人死亡。
路透社報導,這項判決是幾十年來對孟加拉前領導人最嚴重的司法行動,距離預計於明年2月初舉行的國會大選僅剩數月。
哈希納所屬的孟加拉人民聯盟(Awami League)已被禁止參與選舉,外界擔心今天的判決可能在投票前引發新一波動亂。
位於首都達卡的孟加拉國際戰犯法庭(International Crimes Tribunal),在高度戒備下宣判,哈希納則於去年8月逃往印度缺席審判。
哈希納因「違反人道罪」(crimes against humanity)被判無期徒刑,並因在鎮壓學生運動期間導致數人死亡被判處死刑。
死刑宣判時,法庭內響起歡呼與掌聲。這項判決可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訴。
但哈希納的兒子兼顧問瓦塞德(Sajeeb Wazed)在判決前夕告訴路透社,除非經由民主選舉產生、並有人民聯盟參與的新政府上台,否則他們不會提出上訴。
孟加拉學生團體去年7月因為反對公務員職缺配額制度發起示威,時任總理的哈希納下令警方鎮壓,引發流血。去年8月,哈希納宣布辭職並逃往國外,且拒絕接受孟加拉當局依違反人道罪名對她發出的逮捕令。
哈希納曾帶領孟加拉經濟快速成長
在孟加拉實施威權統治的前總理哈希納(Sheikh Hasina),去年下令鎮壓由學生發起的抗議運動,導致逾千人喪生後出逃,法庭今天以違反人道罪判她絞刑,正式宣告其垮台。
法新社報導,哈希納過去因帶領孟加拉經濟快速成長一度受到讚譽,2024年8月,她在憤怒群眾衝入總理官邸時,乘直升機逃往鄰國印度,從此下落不明。
批評者指控她將政敵收監、施行嚴厲反媒體法令,並縱容包括殺害反對派人士在內的大規模人權侵害。
現年78歲的哈希納,被法院命令返國接受審判,以認定是否須負起指揮大屠殺的責任時,仍拒絕出庭。
聯合國統計,2024年7月至8月間,這場由學生主導的起義造成多達1400人喪生。
涉嫌屠殺,還遭指控貪汙
達卡法院今天裁定哈希納三項違反人道罪成立,包括煽動、下令殺人及未阻止暴行,判處她死刑。
首席檢察官伊斯蘭(Tajul Islam)表示,哈希納是「所有罪行的核心人物」。
這場自6月1日開庭的審判,數月來有多方證人出庭,詳述哈希納如何下令大規模屠殺。
哈希納獲國家指定律師協助辯護,她則稱這場審判是「法律笑話」。
證人之一是一名曾因槍擊臉部毀容的男子。檢方同時播出警方經比對無誤、屬哈希納本人的錄音,內容顯示她直接命令安全部隊「對示威者動用致命武器」。
哈希納今年7月已因藐視法庭罪遭缺席定罪,被判處6個月徒刑,她目前仍面臨多項貪汙案件,涉案者包括其女兒、聯合國高級官員瓦塞德(Saima Wazed)及姪女、英國國會議員希狄克(Tulip Siddiq),全數否認相關指控。
與政敵吉亞的恩怨情仇
哈希納是帶領孟加拉於1971年獨立的革命家拉曼(Sheikh Mujibur Rahman)之女。當年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曾將孟加拉形容為「無望國(basket case)」,哈希納則帶領這個國家實現飛躍成長。
1975年發生政變時,哈希納年僅27歲,並身處海外,其父親拉曼時任總理,於政變中遇害。
哈希納流亡6年後返國,並曾短暫與吉亞(Khaleda Zia)領導的孟加拉民族主義黨(BNP)結盟,協力於1990年推翻軍事強人厄夏德(Hussain Muhammad Ershad)。
然而聯盟很快破裂,雙方的對立成為孟加拉政壇主軸。
哈希納1996年首度出任總理,2001年敗給吉亞。2007年政變後,兩人都因貪汙罪入獄。
2008年哈希納再度掌權,帶領依賴成衣出口的孟加拉經濟大幅成長。
這個曾被視為世界最貧困之一的國家,自2009年以來,經濟年均成長超過6%,2021年人均所得超越印度。
哈希納一直執政直至遭推翻。
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分析師基恩(Thomas Kean)在判決後表示:「現在哈希納在孟加拉重返政壇的可能性非常渺茫。」
她的政敵吉亞現年80歲,雖曾在哈希納執政時長年遭軟禁,仍將參加預定2026年2月舉行的大選。
外界普遍認為,其領導的BNP勝算最高。
本文轉載自2025.11.17「中央社」,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