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亞洲》16日刊登南加州大學政治學與國際關係教授葛羅斯曼(Derek Grossman)的評論指出,美國總統川普將於本月底在南韓慶州亞太經合會(APEC)期間會晤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此舉或將開啟一場危險的交易,並為了重啟美中關係而出賣台灣。
葛羅斯曼指出,美國歷屆政府通常採取「胡蘿蔔加大棒」策略,從這角度看,川普的「接觸與對抗」並非特例。不同之處在於,他高度交易化,尤其為了追求能讓自己、家族與川普集團獲利的協議,兩任執政期間的例子不勝枚舉。
換句話說,不同於歷任美國總統在對中國交往及更廣泛外交政策中致力推動並捍衛美國利益與價值,川普完全未展現這方面的興趣,反而另有不可告人的個人動機。這理應令人不安,不僅因為他大幅偏離過去的規範與做法,更直接落入習近平的圈套。
華爾街日報曾報導,習近平打算利用川普渴望與北京達成貿易協議的契機,要求華府改變目前「不支持台灣獨立」的立場,正式表態「反對」台灣獨立。
葛羅斯曼比較指出,美國前總統布希(George W. Bush)當年雖同樣反對台獨,但情勢完全不同。陳水扁前總統當時積極推動獨立公投,迫使華府澄清立場以維持「一個中國」政策的可信度;然而賴清德總統並無此舉,反而務實謹慎。如今台海情勢急遽惡化,解放軍頻繁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並恣意進行環島軍演。
因此,川普應避免考慮習近平的提議,並在這個黑暗時刻更加明確地支持台灣。合理的憂慮是,川普的個人算計與交易性作風,使他更可能為中國的各種讓步出賣台灣。在過去,美國總統拿台灣安全作為談判籌碼,實際上是賭博,幾乎不可想像,但習近平或許終於找到合適的人選。
葛羅斯曼認為,目前尚不清楚川普是否會接受習近平為換取美方對台聲明而提出的任何條件。事實上,川普也可能提出比中方更難接受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川普一再標榜自己是「反戰總統」、要「結束所有戰爭」,並宣稱具備締造和平的能力。他或許真心希望與中國建立和平關係,而公開反對台獨確實有助於兩個核大國間的緩和,也符合美方對「一個中國」政策的遵守。
然而,如同過往表現,他的動機難以令人信任。川普追求的和平,實際上是為了贏得諾貝爾和平獎,將個人榮譽置於政策成就之前。他所謂「以實力求和平」的原則,始終只適用於委內瑞拉等易於霸凌的弱國,而對於像中國這樣更強大的對手,他則傾向迴避展現軍事實力。他的談判風格掠奪性、剝削性且自利,使其他國家對美國亦敢如法炮製,中國已完全吸收了這一訊息。
葛羅斯曼在結論寫道:川普未能維護美國利益與價值,更糟的是將自己置於首位,危及美國在亞太地區盟友與夥伴中的地位,並給中國帶來千載難逢的機會:只要讓川普滿意,中國就能肆無忌憚地霸凌台灣。這是習近平一定樂於接受的交易。
本文轉載自2025.10.16「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