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鏟子超人讚的原因:災後12天,這麼多人湧進光復車站將心比心

林仕祥
user

林仕祥

2025-10-07

瀏覽數 3,650+

這次前往花蓮救災們的鏟子超人,有許多都是20至40歲間的年輕人。黃菁慧攝
這次前往花蓮救災們的鏟子超人,有許多都是20至40歲間的年輕人。黃菁慧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樺加沙颱風環流影響、花蓮縣堰塞湖突發溢流,下游光復鄉瞬間幾乎被淹沒,然而,自願報名花蓮救災志工、當「鏟子超人」的人卻驚人的多!一個數據揭開台灣人的熱情:在災後最慘重的12天內、光復車站累計共35.7萬人次進出,超過光復車站去年全年的總運量。至於鏟子超人們的真實心聲,有人表示來度過一個對自己格外有意義的連假假期;也有人認為自己不只是幫助別人,也被「花蓮的好」療癒了。《遠見》記者日前親赴災區現場,為你完整解析。

前往花蓮堰塞湖重災區,沿著光復鄉主要聯外道路193縣道,災情愈發觸目驚心。溪邊堆滿大型廢棄物,河床被淤泥堆了一、兩層樓高,原本綠油油的田地全被汙泥覆蓋,路旁淤泥比道路高3、40公分高,暗示這條路在不久前才被緊急清出來。

沿著光復鄉主要聯外道路193縣道,災情愈發觸目驚心。黃菁慧攝

沿著光復鄉主要聯外道路193縣道,災情愈發觸目驚心。黃菁慧攝

到了光復鄉,整個世界是灰撲撲的一片,雨鞋踩著的是深灰色的淤泥,空氣中瀰漫的是淺灰色的沙塵,把五花八門的顏色的車輛,統一刷成灰色的模樣。9月23日堰塞湖溢流的破壞力,在這片廢墟中一目了然。

但在宛如末日的現場,人性的光輝正閃爍,每輛車窗外,都有人用指尖寫成「加油」兩字,有的是台中來的,有的是台北來的,也有的是台南來的,大批台灣人繞過半個台灣前進災區,祈禱光復鄉能走過傷痛,絕望的殘骸下藏著的希望曙光,在這樣的灰色世界中持續綻放。

每輛車窗外,都有人用指尖寫成「加油」兩字。黃菁慧攝

每輛車窗外,都有人用指尖寫成「加油」兩字。黃菁慧攝

同島一命,12天湧入數十萬鏟子超人

許多鏟子超人走進災區,根據台鐵統計,災後12天內,光復車站累計共35.7萬人次進出,超過光復車站去年全年的總運量。不單是光復車站,花蓮車站、鳳林車站也聚滿人潮,人人腳穿雨鞋、手提鏟子前進災區,一場災難,記錄台灣人同島一命的獨特精神。

「我自己是退休教師,今年我給自己一個很有意義、難忘的教師節。」來自台中的王姓退休教師分享,她在教師節幫一名光復村民的家中清理淤泥,一問之下才知道,這位村民不但自己獨居,教師節這天還是自己先生的忌日,講到這裡一度無助的哭了出來。她說,自己是看到相關新聞後,教師節連假前一天,才決定繞了半個台灣東赴花蓮,到了災區現場,才發現狀況遠比新聞呈現的更加嚴重。

根據台鐵統計,災後12天內,光復車站累計共35.7萬人次進出。黃菁慧攝

根據台鐵統計,災後12天內,光復車站累計共35.7萬人次進出。黃菁慧攝

高教永續舞台 第七屆遠見USR獎說明會開放報名>>掌握最新評選辦法

這次前往花蓮救災們的鏟子超人,有許多都是20至40歲間的年輕人,顯示青年族群的高度行動力。這樣的場景,讓王姓退休教師大讚,「台灣有愛的年輕人真的很多,讓我看到台灣的未來,是一個有希望的未來!」救災期間,她也認識了一位忘年之交,這位青年同樣是台中人,連假期間來到花蓮救災,做到假期的最後一天,才搭乘火車返回半個台灣遠的家鄉,返家時已經午夜12點多,過程讓她看到滿滿的大愛。

更有網友在社群平台上發言,表示自己去花蓮災情做志工,到了當地才發現並不是他單方面幫助別人,花蓮當地民眾的純真與韌性,還有現場隨時襲來的加油打氣聲,反讓他感覺自己才是被療癒的那個人。

短影音作者:盼鏟子超人呈現的良善價值留台灣

另一位鄭先生,台北人出身,但已移居花蓮多年,從事自媒體工作,他在災後第三天上傳短影片,紀錄他看到的災區現場,除了滿山的淤泥,也看到台灣民眾的俠義心腸,所有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影片短短幾天,觀看數就破兩百萬。

他說,這次到現場幫忙,才知道這邊的土有多難挖,大的部分可以用機器,但小的地方、特別是災民家中,必須要由人力幫忙,清理的過程中,腳下的淤泥更頻繁讓他抽不了身,屢屢陷入泥潭中。鄭先生強調,當初拍攝影片的目的,主要是想為社會傳播更多正能量,希望善的力量能在社會持續循環,「現場真的好多人,都是自願來幫忙的,尤其年輕人超多,看得真的好感動。」

許多民眾自願報名花蓮救災志工、當「鏟子超人」。黃菁慧攝

許多民眾自願報名花蓮救災志工、當「鏟子超人」。黃菁慧攝

他也補充,媒體為志工們貼上「鏟子超人」的Hashtag很好,能增加參與者的榮譽感,從而增加所有人從事善事的欲望,當所有人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是對的,就會有正面的能量出現,現場的溫馨,更讓他以身為台灣人為榮,「台灣真的很好!」他認為,鏟子超人的風潮出現,代表台灣人、台灣社會的良善,雖然新聞播許多負面的東西,「但這件事顯示,台灣人內心基本上還是善良的,希望這項特質能永遠保留下來。」

在這場天災的灰色土地上,無名的身影點亮了最耀眼的光。那些揮動鏟子的手,也許只是平凡的上班族、退休老師、學生或一般人,他們用行動說明,成為「超人」不需要披風,只要願意付出,人人都可以成為最耀眼的英雄。

在這場天災的灰色土地上,無名的身影點亮了最耀眼的光。黃菁慧攝

在這場天災的灰色土地上,無名的身影點亮了最耀眼的光。黃菁慧攝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