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簡姓男子進行「陰莖增大術」後死亡,有醫師表示,陰莖增大術風險相對較低,但術前需針對年齡、慢性病、肝腎功能及手術麻醉等做好評估,避免危險;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說,醫美相關糾紛多,將針對法規、事故預防等與相關學會進行討論。
衛福部醫事司指出,美容醫學屬醫療業務主要分光電、注射及手術三大類,統計近五年美容醫學醫療爭議案件,2020至2023年分別為37件、43件、50件和45件;2024四年醫療事故預防及爭議處理法施行後,調處案件有43件。
對於醫師丁斌煌為何屢傳爭議仍繼續開業,林靜儀說,目前沒有法規強制改名後需揭露舊名,或需揭露診所及醫師改名等事。該事件目前由台北市衛生局調查,調查後再決定是否送衛福部醫事審議委員會評估,後續如有違背法令再做裁處。她也呼籲民眾可在術前至醫策會網站搜尋醫美品質認證的醫療院所,確保手術品質。
林口長庚醫院泌尿科副系主任陳煜說,醫美手術除挑選合格醫師、診所,還需評估受術者年齡、慢性病、肝腎功能等,全身或局部麻醉也要嚴謹評估,術中需有麻醉團隊全程監測,否則手術過程出現狀況,病人會很難救回,一般術後會讓患者休息數小時,無異狀才可返家。
陳煜表示,陰莖增大術風險較低,但術後一至二週需注意傷口有無出血、腫塊、感染,或放置物太大、太多,造成血液不循環出現壓迫,一旦不適應速回診。
本文轉載自2025.09.19「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