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週年慶 遠見週年慶 現在訂就送亞諾納$4,490行李箱、兩張西堤套餐餐券

媽媽餵爭議凸顯「政策過度強調母乳」?國健署說話了

聯合新聞網
user

聯合新聞網

2025-08-29

瀏覽數 450+

民團呼籲,社會停止對母親的道德綁架、停止透過「母乳崇拜」或「妖魔化配方奶」來情勒。取自聯合新聞網
民團呼籲,社會停止對母親的道德綁架、停止透過「母乳崇拜」或「妖魔化配方奶」來情勒。取自聯合新聞網
00:00
00:00

日前,台灣母嬰品牌發布影片,把嬰兒配方奶比喻為「可樂」、「珍奶」,甚至聲稱可能導致孩子過動。影片引發社會高度爭議,醫界專家更跳出來抨擊:簡直是胡說八道。台灣女人連線常務理事黃淑英表示,這凸顯了台灣長期以來在嬰兒餵養資訊上的結構性問題:政策過度強調母乳。

黃淑英認為,母嬰品牌擁有龐大的市場影響力,資訊散播廣泛,應該以科學數據為依據,而非以恐懼操作換取流量。而問題的根源,最主要是台灣的嬰兒餵養政策長期「一面倒」,衛福部多年來大力推動「母乳哺育」,忽視配方奶在現實生活中普遍使用的事實,資訊不只難找,甚至購買都受到限制。

黃淑英指出,直到2023年,在台灣女人連線及時任立委王婉諭的要求後,配方奶成分才得以在網路上公開,並開放網購。這顯示政策如何以「推廣母乳」為名,壓抑資訊透明,犧牲婦女與家庭的便利性與選擇權。過去的媽媽手冊中,提及新生兒哺餵時只有「母乳哺餵」相關資訊,在婦女團體的持續要求下,終於加入「配方奶」說明。

以國健署的「嬰兒奶瓶餵食指導及注意事項」為例,雖然比其他衛教品更多著墨於配方奶,卻仍有許多問題,幾乎所有篇幅都在強調母乳的優勢,將配方奶定位成「不得已的替代品」,僅以「醫療需求」或「母乳不足」來合理化其存在,拒絕承認配方奶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使用。

「嬰兒奶瓶餵食指導及注意事項」的語言不夠中立,缺乏清楚、友善的指引,對於真正需要的「如何安心、安全、正確地使用配方奶」幾乎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不斷的風險提醒。文宣品也迴避了結構性資訊,例如政府如何確保配方奶品質、標示規範,以及如何防範商業誤導。

國健署積極推動母乳哺育支持系統,今天針對嬰兒哺育立場發出說明:

一、本署尊重媽媽對嬰兒哺育方式之決定與母乳哺餵意願。在媽媽身心狀況及嬰兒健康允許之情況下,鼓勵媽媽哺餵母乳,並積極倡議提供友善的母乳哺育支持環境,包括強化母嬰照護人員知能及技能訓練、於產前衛教時提供完整資訊和諮詢管道,於產後健康照護服務提供媽媽有關嬰兒餵養諮詢等。

二、不論母乳或配方奶,只要是符合媽媽和寶寶的狀況,都是好的選擇,本署亦製作「如何沖調嬰兒配方奶粉」以及「嬰兒奶瓶餵食指導及注意事項」,提供哺餵配方奶的媽媽及家人參考。

三、民眾若有嬰兒哺育相關問題,包括母乳或配方奶哺餵等,均可善用本署孕產兒關懷網站所提供衛教資訊,或撥打諮詢專線0800-870870。

本文轉載自2025.08.29「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遠見 x 未來兒童雙刊共讀】週年限時優惠,不只加送一期,還送《未來兒童》知識庫權限!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