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去越南旅行,那位能操華語的越籍導遊阿旺對大家說:越南的男人娶妻很容易,他就娶了三個太太;因為歷時16年的越戰,男人耗損太多了。
我私下問阿旺,他是真有三個太太,還是跟遊客鬧著玩的?他說是真的。我想,即使是跟客人「逗趣」,這笑謔中也滿含辛酸與眼淚。
越戰起於1959年,離現在49年,終於1975年,距今33年,大家都可能淡忘了。
越南在二戰前是法國殖民地,二戰時被日本占領,1945年二戰結束前後,胡志明領導的越盟在北方的河內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國」,世稱「北越」,得到蘇聯和中共的支持。法國則扶植保大皇帝在南方的西貢立國。
為爭奪對越南全境的控制權,北越和法國進行了長達九年的戰爭。1954年奠邊府戰役北越大勝,法國撤出越南。根據日內瓦會議的決定,南北越暫以北緯17度線分治。1955年吳廷琰在西貢發動政變,推翻保大,建立越南共和國,世稱「南越」,得到美國的支持。
1959年越共決定武裝統一越南,派遣大量軍事人員到南越組織武裝顛覆。美國總統甘迺迪為表示民主國家對抗共產極權的決心,1961年派特遣部隊入越協助吳廷琰,是為越戰之始。後美國不斷增兵,到詹森總統時代達於高峰。陸海空各種新式武器大量使用,戰事慘烈。裝備較差的越共,則擅打游擊戰,使美軍窮於應付。反共和共產兩大陣營,也各有盟邦派兵相助。
美國因物資和人員損失太重,國內激起反戰浪潮,尼克森總統決定撤軍,1973年1月有關各國簽署「巴黎和平協約」,1975年4月底美軍完全撤離。1976年1月2日北越攻進西貢,南北越統一,成立了「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美國雖聲言是「光榮撤退」,實際是戰敗,是立國以來第一次打敗仗。越戰兩個陣營的損傷都遠超過第一次或第二次世界大戰。現根據資料綜合統計如下:
反共陣營:南越,陣亡23萬人,受傷50萬人;美國,陣亡5萬8200人,受傷30萬4000人,失蹤2000人;南韓,陣亡5000人,受傷1萬1000人;澳洲,陣亡512人,受傷2400人;紐西蘭,陣亡83人,受傷187人。
共產陣營:北越,陣亡110萬人,受傷60萬4200人,失蹤33萬人;中共,陣亡1100人,受傷4200人。其他參戰的蘇聯、北韓、高棉和老撾(寮國)等國的損傷,未見有統計資料。
兩大陣營合計,陣亡139萬4904人,受傷142萬1787人,失蹤33萬2000人。只以南北越計,陣亡133萬人,受傷90萬4200人,失蹤33萬人。至於越南平民的死亡,無正確統計數字,有人估計為100萬,有人估計為400萬。總之,越南軍民死亡總計可能超過500萬~600萬人,生靈塗炭,誠堪浩嘆。
文明的人,民主的社會,應以理性的、道德的手段解決問題。人應唾棄戰爭,不管是打著什麼旗幟從事的戰爭。任何政府或個人,都無權讓百姓承受戰亂的痛苦,讓「阿旺們」娶好幾個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