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最新匯率政策報告出爐,雖未將任何國家列為「匯率操縱國」,但台灣、日本、中國等9國續列觀察名單。而報告中明確指出新台幣升值源自市場供需,呼應了總裁楊金龍先前回應台幣狂升時「美國未干預台灣匯率」的說法。
在全球貿易與貨幣政策持續角力之際,美國財政部於美東時間6月5日公布最新一期《主要貿易伙伴國匯率政策報告》(簡稱匯率報告)。儘管報告認定目前沒有主要貿易伙伴操縱匯率,但台灣、日本、南韓、中國等九大經濟體仍被列入觀察名單,新增愛爾蘭與瑞士兩國也成為此次報告亮點之一。
台灣已連續七次被納入觀察名單,對此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先前公開回應指出,外界傳言「美國要求新台幣升值」並不屬實,美國財政部此次報告分析新台幣升值原因,更側面印證台灣匯率政策並未受到美方施壓,央行維持匯率動態穩定的原則不變。
每半年檢視,觀察名單擴增至9國
美國財政部每半年針對主要貿易伙伴發布匯率政策報告,主要目的在監督是否有透過操縱匯率取得不公平貿易優勢。該報告依據《貿易促進與貿易強化法案》,每六個月遞交國會審視,作為美國對外貿易談判與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據之一。
根據最新報告,美方未將任何國家認定為「匯率操縱國」,但將中國大陸、德國、新加坡、越南、日本、南韓、台灣、瑞士與愛爾蘭9個經濟體納入觀察名單。相較去年11月報告,此次新增愛爾蘭與瑞士,觀察名單國數創近年新高。
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強調,美國將加強應對不公平匯率行為,動用所有可用工具,確保貿易關係公平透明。他並明言,「美國不再容忍任何透過貨幣政策扭曲市場、破壞美國經濟利益的行為。」
台灣續列觀察名單,兩大課題待解
此次報告針對貿易伙伴國採用三大檢視標準,包括:
1. 對美貿易順差超過150億美元;
2. 經常帳順差占GDP比率超過3%;
3. 一年內外匯市場淨買匯規模超過GDP的2%。
依據央行說明,台灣2024年(113年)對美貿易順差達740億美元,經常帳順差對GDP比率達14.2%,兩項均超標;惟外匯市場淨賣匯約160億美元(約為GDP的-2.1%),未觸及第三項標準,故列為觀察名單而非操縱國。
央行指出,台灣長期以來維持匯率政策透明,匯率波動主要反映經濟基本面與市場供需,並未刻意操作。本次報告中,美方也未要求新台幣升值,與部分媒體報導「新台幣升值受美方要求」並不相符。
儘管台灣再次被納入美國匯率政策觀察名單,央行與美國財政部溝通管道依然順暢,雙方均未針對新台幣匯率設定目標或提出升值要求。
本次報告透露出的兩大重要訊號是,美方監管趨勢正往「雙向匯市干預」與「政策透明度」靠攏。未來台灣如何持續在貿易順差高檔、全球資金流動快速變化下,維持新台幣匯率的「動態穩定」,將是迫切課題。
央行回應:升值原因「美方報告說得很清楚」
針對近期新台幣升值,美國財政部特別在報告中提出三大觀察:
1. 碰上假期期間,市場流動性較低;
2. 台灣出口商集中將美元匯回,推高美元供給;
3. 外國投資機構大舉匯入資金,帶動新台幣買盤。
央行隨即發布新聞稿回應表示,這段升值現象純屬市場正常反應,美方報告的分析「說得很清楚」,證明台灣並未遭受升值施壓。他也強調,台灣與美國財政部之間的溝通渠道長期順暢,雙方在匯率政策上充分交換意見。
「美國沒有要求新台幣升值,央行也沒有操縱匯率,這是真話。」楊金龍先前多次公開表示,央行未來仍將秉持市場導向原則,維持新台幣匯率的動態穩定,避免過度波動影響實體經濟。
中國政策透明度成焦點,未排除列操縱國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中國未被列為匯率操縱國,但此次報告用詞對中國態度轉趨強硬,點名中國匯率政策「缺乏透明度」,若未來出現更多證據,不排除將中國列為操縱國。
美國財政部強調,匯率報告觀察不僅著眼於貨幣貶值行為,也將審視各國是否採取雙向干預。例如,當本國貨幣快速升值時,是否同樣積極進場平抑波動,這將成為美方未來關注的新標準。
央行進一步說明,自2021年起,美國財政部歷次匯率報告均未發現主要貿易伙伴存在「競爭性貶值」行為。此次觀察名單納入台灣,主要是因貿易順差與經常帳順差達標,並不代表美方認定台灣有操縱匯率行為。
美國建議台灣央行「限度內干預外匯市場」
另一方面,美方對台灣央行政策仍給予一定肯定,僅建議持續「密切關注非銀行金融部門風險,包括匯率風險」,並「限度內進行外匯市場干預」,讓匯率走勢更能反映基本面。
央行強調,這些建議與長期政策方向一致,觀察名單非貶抑意圖,未來仍將透過良好的互動與美方保持溝通,持續維護匯市秩序與金融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先前針對外界揣測美國要求主要貿易伙伴貨幣升值,央行已多次發布新聞稿嚴正澄清「與事實不符」。更指出自2021年起,美國歷次匯率報告皆明確指出未發現主要貿易伙伴存在競爭性貶值行為,且此次報告同樣未針對台灣、新台幣提出任何升值要求。
在全球經濟環境充滿不確定性、美中貿易與匯率政策互動日趨敏感之際,央行強調既有匯率政策方向不變,仍將以市場機制為主,適度因應國際資金波動,力求平衡出口競爭力與金融穩定。未來台美雙方如何在良性互動中推進政策協調,將牽動新一輪匯率政策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