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與領袖面對面 與領袖面對面 最後席次!與台積電等高階代表聊企業決策

「精英設計」根本不平凡?哈佛中國學生蔣雨融畢業演講掀兩極化評價

曾彥維
user

曾彥維

2025-06-02

瀏覽數 22,700+

哈佛中國學生蔣雨融畢業演講掀兩極化評價。取自YouTube@Harvard University
哈佛中國學生蔣雨融畢業演講掀兩極化評價。取自YouTube@Harvard University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在美國總統川普大力打壓哈佛大學的當下,中國學生蔣雨融在哈佛大學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說,呼籲全球團結引發許多共鳴。然而,也有批評者表示,她的父親在一個與中國政府有關的非政府組織工作,質疑哈佛為何選派蔣雨融致詞。

近期哈佛大學和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因招收國際學生禁令等問題而劍拔弩張,此際,哈佛校方邀請中國畢業生代表蔣雨融以「守護我們的人性」為題發表演說,呼籲重視共通人性,勿因差異妖魔化他人,談論多元與人性獲得現場一致好評。

不少美國主流媒體加以報導,以「哈佛大學創校389年來第一位在畢業典禮致詞的中國女性」來介紹她,後來她的演講影片也在社群爆紅,知名度水漲船高。

不過,蔣雨融的演說在獲得讚揚的同時,也引發部分爭議。批評人士對她背後的政商關係和家庭背景表示擔憂,她與中共支持的非政府組織的關聯及其家庭背景引發爭議,使蔣雨融被外界視為中國「權貴子女」的一員。批評者質疑哈佛選擇此人的適切性,中國網友對其評價兩極,有人認為蔣雨融發出「時代最強聲音」,但也有人對背後的中國精英教育極端化反感。

且哈佛與中國的密切政商網絡引起美國政壇關注,哈佛安排蔣雨融代表畢業生致詞的舉措,被認為有可能激化該校與川普政府的矛盾。

敵人也是人,反駁川普「禁招令」 

哈佛大學現有超過1萬名國際學生,約占學生總數的三成,其中約2000人來自中國。蔣雨融(Yurong 'Luanna' Jiang)是第一位被選為哈佛大學畢業典禮學生致詞代表的中國籍女學生,哈佛大學2016年時曾選了生物系博士畢業生、出身中國湖南農村的何江擔任優秀研究生畢業生代表,在畢業典禮上致詞。

蔣雨融5月29日在美國哈佛大學畢業典禮上代表畢業生演講。她以《守護我們的人性》為主題,以翻譯洗衣機中文標識的趣事,強調要保持多元化和國際化,捍衛國際學生在塑造全球緊密相連世界的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她擔心自己的世界觀正日益受到威脅,呼籲同學們保持同理心與善意。美國媒體認為蔣雨融的演講雖未提及川普,但實際上是針對川普「禁招令」的反駁。

因為恰巧在她於5月29日發表演說的當天,美國聯邦法官擋下國土安全部試圖阻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命令。白宮指控哈佛與中國共產黨維持往來,總統川普在美中關係緊張之際槓上哈佛。美國國務院上週也宣布,將加強審查並「積極」撤銷中國學生簽證,包括「那些與中共有關聯或就讀於關鍵學科的人」。

華爾街日報:地位堪比境外頂尖「黨校」  

哈佛大學除了與政府對立升級連日上新聞版面外,也因系統性地培訓中共官員受到關注。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6月2日就以「哈佛培養眾多中共官員,他們稱之為『黨校』」為題報導,哈佛出了多位中共高層,在中國官場享有極高聲譽。

根據報導,中共幾十年來派遣數千名中高階官員,到美國校園接受高階主管訓練及研究所課程,北京從1990年代開始大規模推動這類計畫,透過讓官員接觸西方公共政策理念及實踐來提升治理能力。其中哈佛大學為最理想地點,一些中國人稱其為中國境外最頂尖的「黨校」。

哈佛培養出多位出任高層,甚至進入中共政治局的官員,而在中國官場中享有極高的聲譽。一些觀察家將哈佛大學稱為「實質上的黨校」。校友除了近日被美國極右翼網紅盧默(Laura Loomer)盯上的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女兒習明澤外,還包括前國家副主席李源潮、「經濟沙皇」劉鶴。

哈佛中國學生蔣雨融畢業演講掀兩極化評價。取自YouTube@Harvard University

哈佛中國學生蔣雨融畢業演講掀兩極化評價。取自YouTube@Harvard University

「豪門裝平民」其實沒那麼平凡? 

蔣雨融的演講獲得好評,並在中國迅速走紅,也讓她的背景被攤在陽光下檢視。綜合國外報導,蔣雨融生於中國青島,憑藉優異成績獲得全額獎學金到英國就讀高中,後申請前往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取得學士學位,然後進入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Harvard Kennedy School)攻讀碩士學位。

但這個看似平凡學生寒門「逆襲」的人設引起一些中國網友質疑,他們認為在就讀中國的頂尖大學都已經要付出不少學費,如果還要去讀哈佛大學,一年學費加生活費,沒有人民幣70萬元到80萬元(約新台幣290到335萬)根本應付不來,或許蔣雨融並非那麼「平凡」。

中國「澎湃新聞」提到,蔣雨融其實是中國綠發會(即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CBCGDF)專項基金執行主任蔣志明的女兒,經綠發會副理事長兼長期秘書長周晉峰,以綠發會國際部長期義工的身分推薦入讀哈佛,蔣志明還曾經特別感謝周晉峰;這個環保組織是由中國國務院於1985年批准成立,和中共關係密切。

有人認為,這種勵志故事過於虛假,會給普通家庭的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落差,認為真正的教育公平,不該是少數人的特權遊戲,應該讓每個孩子都能靠自己的努力,擁有改變命運的機會,另外也有人認為,蔣雨融的演講內容本質上就和中國常常出現的「大外宣」體系類似。

免費報名|8/17(日)賴佩霞@基隆塔《靜心的力量》新書分享會

蔣雨融的演說全文翻譯如下:

去年夏天,我在蒙古實習時,接到了兩位坦尚尼亞同學的電話。他們有一個非常緊急的問題:如何使用他們的洗衣機——因為所有標籤都是中文,而Google一直把一個大按鈕翻譯成「幽靈旋轉模式」。

當時的情況是:一個印度人和一個泰國人打電話給我,一個在蒙古的中國人,要我來解讀坦尚尼亞的一台洗衣機。而我們一起在哈佛學習。

那一刻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的一個想法:世界正在變成一個小村莊。我記得有人告訴我,我們將是第一代終結人類飢餓和貧窮的一代。

我在哈佛大學的專業是國際發展。它正是建立在這個美好的願景之上:人類同舟共濟,興衰共存。

當我與來自34個國家的77位同學見面時,那些我所認識的、地圖上只有彩色圖形的國家,變成了活生生的人——他們擁有歡笑、夢想,以及在劍橋度過漫長寒冬的毅力。我們舞動彼此的傳統,肩負彼此世界的重擔。全球挑戰突然變得與我息息相關。

如果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有哪個女人買不起衛生棉,我的處境就更艱難了。如果女孩因為害怕騷擾而逃學,我的尊嚴就會受到威脅。如果一個小男孩死於一場他從未發起、從未理解的戰爭,我的一部分也會跟著消亡。

但如今,互聯世界的承諾正被分裂、恐懼和衝突所取代。我們開始相信,那些思考方式、投票方式或祈禱方式不同的人——無論他們是遠隔重洋,還是就坐在我們身邊——不僅僅是錯的。我們錯誤地將他們視為邪惡。

但事情不必如此。

我從哈佛學到最多的不僅僅是微積分和迴歸分析,而是能夠忍受不適,認真傾聽,並在困境中保持溫柔。

如果我們依然相信共同的未來,那就不要忘記:那些被我們貼上敵人標籤的人──他們也是人。看到他們的人性,我們也找到了自己的人性。最終,我們並非靠著證明彼此的錯誤而崛起,而是靠著拒絕彼此放手而崛起。

所以,2025屆的畢業生們,當世界感覺陷入旋轉的幽靈模式時,請記住:當我們離開校園時,我們帶著所有遇到的人——跨越貧富、城市與鄉村、信仰與懷疑。他們說著不同的語言,懷抱著不同的夢想,然而──他們都已成為我們的一部分。你可以不同意他們的觀點,但請緊緊抓住他們,因為我們被比信仰更深的東西連結在一起:我們共同的人性。

恭喜2025屆的畢業生們!

一生坦坦蕩蕩、雖千萬人吾往矣 

面對各界對她的批評與謾罵,署名為「哈佛蔣雨融Luanna」的公眾帳號在台灣時間6月2日發表了一份最新聲明「我蔣雨融一生坦坦蕩蕩、雖千萬人吾往矣」。

內容是以蔣雨融第一人稱的口吻,講述了她如何從山東青島,一路進入到美國哈佛大學的求學經歷,並強調自己的努力「並不是靠關係進哈佛」以及父母關係並不好等私人領域的經驗,希望藉此反駁各界對她的批評與謾罵,認為自己一旦成為公眾人物,就會有數不盡的是非。

她強調自己非常淡然「受得起多少讚美、就經的起多少詆毀」,到此刻為止,外界對她的批評,她一條都沒有刪除。即便當中有很多污穢不堪的下三路訊息和辱罵,「我也連舉報都懶得點過一次,清風過耳而已」。

聲明最後她也感謝男朋友的鼓勵,並強調如果你自己知道自己在做對的事情,就應該去做對的事情,而且「雖千萬人吾往矣」。

你可能也喜歡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數位專題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當AI以超乎想像的速度趕上人類的腳步,掀起一波職涯新革命,我們必須思考:大學學什麼對未來工作才加分?作為多數學子邁向職場前的最後一哩路,高等教育有責任培養學子的競爭力,一起剖析未來人才關鍵實力。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