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貿易戰烽火再起,匯率市場同樣波濤洶湧。新台幣從1美元兌33元急速升值至30元左右,出口企業憂獲利不保,投資人資產也劇烈震盪。貿易戰變成匯率戰,還有下個挑戰?
4月2日,美國對中國、台灣、越南等亞洲國家祭出對等關稅措施,儘管有90天暫緩期,但貿易戰已全面升級。關稅之外的另一場較勁——全球匯率戰,也正暗潮洶湧。
5月初,新台幣在兩個交易日內升值近一成震驚市場,若再疊加關稅壓力,對台灣出口企業構成了雙重挑戰。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指出,台灣逾六成GDP(國內生產毛額)仰賴出口,匯率波動與關稅衝擊直接威脅企業獲利。以一家出口商為例,若接到100萬美元訂單,4月時,1美元兌新台幣33元,可換得3300萬;如今匯率升至30元,同一訂單僅值3000萬,少了新台幣300萬、近一成訂單收入。「製造業平均毛利率僅6%至10%,這種波動足以讓訂單從獲利變虧損,」吳大任強調。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