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8/17(日)賴佩霞@基隆塔新書分享會

中年裸辭可以嗎?前外商人資:這兩種存摺先存,就有底氣走

職來直往 Miss 莫莉
user

職來直往 Miss 莫莉

2025-05-01

瀏覽數 4,450+

中年轉職不是不行,但在準備離開前,有2種存款要夠。僅為情境示意,取自Pixabay
中年轉職不是不行,但在準備離開前,有2種存款要夠。僅為情境示意,取自Pixabay
00:00
00:00

前陣子在Dcard上,看到一位中年轉職失敗的網友分享,連換兩份工作都撐不到一年,讓我想起這些年身邊不少中年朋友的故事。有人轉職後一飛沖天,有人卻愈陷愈深。中年轉職,真的只是運氣問題嗎?我的觀察是:人生前半場的累積,決定裸辭時的底氣。這兩類存摺你存了嗎?

前陣子,Dcard上有一名網友分享自己連換兩次工作,遭遇職場霸凌,最後都沒撐過一年,還感歎中年轉職的面試機會,比起年輕時少了許多。朋友看到這則貼文後,反問我說,他公司年後流動率也不低,但有位中年同事做滿一年後,卻很灑脫地說要離職去環島旅行,來一場「微退休」。

我便笑著回朋友,中年轉職從來不是不行,而是在準備離開前,第一個實質存款要夠:至少要先存好半年到一年的生活費。

人生前半場的累積,決定辭職時的底氣

不過,年過35歲後,人生前半場的累積還不只是銀行裡的存款,另一個就是人脈存摺,這兩者都得兼具,裸辭時才有足夠大的救命傘。

像我有位朋友,缺乏這兩項規劃,最後待業近一年。有次他打電話跟我抱怨說:「我因為公司一些問題,真的做不下去了,但小孩還小,太太又長年不上班,經濟壓力全在我身上。」我都笑稱他是個「老爛草莓」。後來我很嚴肅地跟他說:「你在外商年薪250萬的財務長職位不做,是把肥缺拱手讓人嗎?而且常常開缺的公司,九成以上不是擴編,十之八九是抓交替!」

這位朋友沒有做好準備,結果找了一年工作,還南漂到高雄,讓我很傻眼。年輕時他可是業界知名的「鋸子」,看到他走到這步,實在令人惋惜,而我也幫不上忙。

職場上的人脈,到了中年十分重要。僅為情境示意,取自Unsplash

職場上的人脈,到了中年十分重要。僅為情境示意,取自Unsplash

有規劃的人生,轉職也能游刃有餘

另一位外商女主管就規劃得很好。年近五十的她,原本打算半退休,卻被前主管找去考管理證照。整個學習過程,她早在離職前就規劃完成,離職後開啟人生的第二曲線,成為企管顧問和教練。

你訂了嗎?訂遠見兩年,額外加送一年,智慧閱讀不間斷

有次我問她:「你的人生和轉職都好像很順利,從容不迫,祕訣是什麼?」

她說:「在職時,我就每兩三年輪調一次,累積各部門經驗,也跟過各種不同風格的總經理。適應力強,去哪家公司都能生存得很好。平時也積極投資理財,為自己存下養老本。」

從她身上,我學到幾件事。中年轉職,不只是換公司,換部門也是很好的策略。我身邊很多朋友都這麼做,因為換公司風險大得多。其實很多時候,想換工作只是想換個主管,這時候內部轉調就能解決問題,工作氛圍也會大不同。

主動拓展人脈,攔截職缺

另一個關鍵,就是要透過人脈引薦,提前攔截即將開出的職缺。

很多人跟我說:「我人脈沒那麼廣,怎麼辦?」其實,透過LinkedIn主動拓展陌生人脈,是很好的方法。我自己過去不少面試機會或新朋友,都是靠社群平台搭建出來的。從網友聊幾句,到後來見面吃飯,慢慢變熟。

老實說,我覺得台灣人在轉職時真的太害羞了。其實厚臉皮一點沒什麼,重點是要拿到面試機會。

所以,我一直鼓勵大家,平常就要多認識同業或其他產業的朋友。你永遠不知道,誰會在某天介紹一個絕佳的工作機會給你。

還記得有一次,我跟一位學生吃飯,隨口聊到工作,結果她知道我是作家,問我要不要寫某家行銷公司的案子。後來那家行銷公司的編輯和主管都蠻好的,意外合作了很久。

說到底,很多人都忽略了人脈經營的重要性。導致到中年還得靠人力銀行這種投報率不高的方式找工作。真正厲害的轉職高手,早就在開缺前,用一場餐敘,默默布局未來的機會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