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關稅」海嘯雖按下暫停鍵,但「零關稅」風暴卻在台灣內部發酵,其中汽車產業、農業恐成台灣對美輸誠最大犧牲者,一旦政府讓步過多,將衝擊數十萬人生計……。
台灣時間4月3日的清明連假清晨,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台灣課徵32%的對等關稅,讓許多人一接到新聞推播,震驚到再也睡不著。行政團隊先是祭出880億的協助方案搶救工農業,後再加碼50億達930億。總統賴清德再拋出台美零關稅、擴大對美採購與投資、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解決洗產地等五大策略,試圖消化這波關稅壓力。
但這場華盛頓特區掀起的經貿海嘯,猶如它的造浪者般變化無常。4月9日,川普透過社群平台宣布,除中國外的其他國家,對等關稅降至10%,為期90天。外來的「對等關稅」衝擊雖按下暫停鍵,但另一場「零關稅」風暴卻開始在台灣內部發酵,這場風暴,正牽動著數十萬人的未來生計。
進口車變便宜,誰還要買國產車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