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的交通是出了名的塞,赴約最好提早出發,以免遲到。
為此,《遠見》採訪團隊天剛破曉就出門,前往啟用剛滿一年的全球最大新機場——蘇汪納蓬(Suvarnabhumi)。
車子在高速公路上急馳,脫離擁擠的曼谷市區後,遠遠地就看到一條銀色巨龍般的蘇汪納蓬。即便拂曉時分、天色未明,整棟建築依舊燈火通明,彷彿一座不夜城。進入機場候機室時,不過清晨6、7點鐘,長長的免稅商店街與各大大小小的美食餐廳、咖啡廳,早已人聲鼎沸。
一位第一次在曼谷新機場轉機的台灣觀光客看到此情此景,有感而發地說:「有這樣現代化漂亮機場的泰國,怎還會輸出泰勞到台灣呢?若跟桃園機場相比,反而倒是比較像台灣輸出台勞到泰國才對啊!」
據勞委會統計,截至去年底,共有超過九萬名泰勞在台灣打工,是國內最大的外勞來源國。而且,儘管泰國去年僅3000美元出頭的國民所得,只有台灣1萬5361美元的1∕5,但在這場全球化的機場競賽中,泰國卻展現超乎台灣的競爭力與企圖心。
蘇汪納蓬,無疑是泰國寄望最深的強棒,要以更新的設備、更高的效率及更棒的服務,爭奪南亞地區的交通樞紐位子。
耗資千億:苦等45年,立志做南亞運輸中心
位於中南半島中心地帶的曼谷,身負泰國七成的入境旅客與轉機人士,是重要的國家形象門面。
不過,過去的舊機場當滿(Don Muang)已使用超過90年,早就不堪負荷。對此,泰國政府從40多年前就開始規劃新機場。但這宗耗資1500億泰銖(約1555億台幣)的公共工程,一路走來弊案頻傳,歷經政黨轉換、不斷重新招標,「很多承包商在過程中就倒掉,不敢玩了,」一位在泰國打滾多年的台商透露。
直到2001年底,蘇汪納蓬總算破土動工,2006年9月底完成第一期工程(北航站)、正式啟用時,已讓舉國上下苦候了45年之久。
啟用前一晚,泰國政府動用無數人力,一夕間把當滿機場的180萬件物品搬入新機場,被譽為是世界航空史上最大的一次搬家紀錄。
這麼久的等待,當然要有價值。
泰國政府寄望蘇汪納蓬能一舉超越新加坡的樟宜、香港赤鱲角、馬來西亞吉隆坡等機場,成為東南亞、甚至整個南亞地區的運輸中心,為泰國引入更多觀光人潮、投資錢潮與周邊商機。
到泰國經商20多年的泰國台商總會副總會長張耀浪指出,在地理位置上,曼谷位居歐洲與東南亞航線間的轉運中心,過去的當滿舊機場也堪稱世界繁忙的機場之一,平均每三到五分鐘,就要降落一架飛機,營運量早就超乎負荷,但因為停機坪不夠,很多飛機只好改停新加坡。
現在蘇汪納蓬啟用,泰國的機場經濟規模可望進一步提升,找回過去流失的過門商機。在機場的簡介文宣上,也清楚寫著「Hub of Asia」這句標語。
而比起曼谷市區的前東南亞最大購物中心Siam Paragon喊出的「The Pride of Bangkok」(曼谷的驕傲)口號,蘇汪納蓬野心更大,直接喊出「The Pride of Thailand」,要成為全泰國的驕傲。
規模倍增:兩個半桃園機場大,每年4500萬人潮
蘇汪納蓬在泰文中指的是「金色大地」,由泰王親自命名。泰國人不僅要它取代舊機場,更計畫將它打造成全球最大機場。
光看規模就不得了。首先,蘇汪納蓬廣達3200公頃的腹地,是舊機場的五倍大,等於是兩個半桃園機場大小。
蘇汪納蓬分成南北兩座航站,由美國建築事務所Murphy Jahn設計,剛啟用的北航站,面積就有56萬平方公尺,是目前全球最大單一航廈,比台灣桃園機場兩座航廈加起來還要大。
新機場每年可容納4500萬人次的旅客及300萬噸貨運。
這裡還有全球最高的132公尺塔台、多達120個停機位,其中5個可停入未來最大型、最新的A380空中巴士,並配備360個登機櫃檯、120個入關窗口、72個出關窗口等各項配備規模,都不難看出泰國打造世界級機場的雄心。
在進關櫃檯上,蘇汪納蓬用的是網路攝影機(webcan)為旅客現場拍照、存檔,加上先進的護照檢驗設備,20秒就能完成核對過程。檢查行李的X光機也號稱全球最新,連毒品、藥丸種類都可清楚分辨。為提升效率,移民局的出入境檢查人力一口氣提升為1380人,比舊機場大幅增加四成。
反觀台灣的桃園機場,除了去年170萬噸的貨運量勝過曼谷之外,其餘各項績效,幾乎全部落後。
去年才啟用三個多月,曼谷新舊機場合計進出旅客便突破4200萬人次,比前年激增9.8%,不但已高居亞太區第四,僅次於日本羽田、中國北京、香港赤鱲角等前三大機場,表現更領先南亞各國。
更可怕的是,等南航站二期工程完工,蘇汪納蓬每年容納量還會倍增至1.2億人次及640萬噸貨運,屆時可望躍上全球最大機場的寶座。
設計顛覆:結合傳統與現代,塑造未來感
除了規模驚人,蘇汪納蓬在設計風格上,也有大膽的突破,乍看並不像泰國傳統風格。
最具話題性的航廈建築,總共分為七層,兩條主通道呈現十字交錯,外觀全用搶眼的銀色鋼構及玻璃帷幕,內部空間只有上頭的橫樑,沒有遮檔視線的直柱,讓空間感更為暢通、一望無際。
有趣的是,這種大膽的銀灰用色與水泥建材,不但與泰國過去慣用的金碧輝煌、熱帶暖色系大相逕庭,更散發出一種特殊的冷調風味與科技感,為泰國打造截然不同的全新形象,
負責管理這座超級新機場的蘇汪納蓬機場管理局主任Serirat Prasutanond,他的辦公室就離機場百公尺之遙,從窗戶望去就可看盡航廈全貌與飛機的起降狀況。
談到蘇汪納蓬的設計手法,Serirat Prasutanond指出,「這種風格不但有摩登的未來感,其實也融合了傳統的泰式建築風格。」如外觀呈三角形交錯的隧道式建築,便隱藏了傳統泰式三角屋簷的元素在其中。
不少人更覺得,這棟充滿顛覆意味的航廈,往後將會是曼谷、甚至是整個泰國的新地標。
泰國觀光局國際關係部主任Chattan Kunjara Na Ayudhya也贊同道,「我很喜歡這種改變!因為它把泰國表現成一種更先進、更摩登的國家,不再只有千篇一律的金黃色系。」
儘管硬體建築較不具泰國風,但是在室內裝潢與設計上,新機場卻處處可見泰國風情。
不管是下機的進關通道、機場入口大門、免稅商店區、甚至機場周邊道路上,處處可見一座座風格獨具的泰國神像、水彩畫作及泰式廟宇矗立其中。在這些神像、廟宇前,常見各國前來的觀光客駐足拍照。
不光如此,蘇汪納蓬的建築設計還趕上時下流行的節能環保議題。
如呈現格狀排列的天花板,只用鋁金屬做為分隔,其餘全是透光的防碎玻璃,不僅自然採光、也有防熱作用,白天不開燈也能擁有充足光線。至於大廳上一座座的機具,是新款的立型冷氣,也比一般空調更為省電。
經營創新:專業委外,把機場變成購物中心
在台灣,多把機場視為管制區,是重大的基礎建設,管制思惟多於營利。但泰國新機場卻把機場當成購物中心、商業城、與國家形象館來經營,大力引進許多名牌專櫃與服務設施,讓每年在此進出的數千萬人潮,化為可觀的錢潮。
首先,泰國政府懂得專業委外,把蘇汪納蓬委由1979年創立的泰國機場公司(AOT,Airport of Thailand Public Company Limited)操盤,讓經營不再綁手綁腳。
AOT是泰國最大的專業機場管理團隊,近4000名員工管理境內六座機場,掌控泰國超過九成的航空流量。去年高達162.6億泰銖的營收及7.26泰銖的EPS,都比前年的148.9億泰銖、5.19泰銖大幅成長,經營績效可見一斑。
更難得的是,去年AOT已有近四成(60.1億泰銖)營收,來自非航空類的服務及租賃業務。而新開張、也是規模最大的蘇汪納蓬,更被寄望為帶領AOT大躍進的一雙新翅膀。
在交通部民航局服務多年的中華技術學院航空管理系助理教授凌鳳儀觀察,「機場已經是國家經濟的金雞母,」不僅能帶入航空(如飛機起降、維修、加油、地勤等)收入,如何增加「非航空類」的營收,更是未來角逐重點。
而泰國政府肯在制度上盡量鬆綁,廣納商機,可說是相當聰明的做法。
如商店街的招商,AOT便外包給泰國最大免稅店King Power,讓業者發揮所長、拉攏知名品牌進駐,「不然光是跟200多家專櫃廠商一一溝通,就是一項非常繁雜、又費時的工作,」Serirat Prasutanond笑說。
目前蘇汪納蓬的候機大廳,就有一條900公尺長的精品名店街,吸引BVLGARI、CHANEL、Dior、GUCCI等200多家知名品牌進駐。除了外國專櫃,這裡還有泰國當紅的國產品牌專櫃區,讓轉機旅客也能在這裡買到充滿泰國風的創意商品。
服務貼心:保障旅客權益,縮短機場交通時間
此外,機場內還有五星級、共有600間客房的Novotel酒店,供旅客過夜,每晚入住行情高達180美元。在吃的方面,也引進許多曼谷著名餐廳。
據英國SKYTRAX公布的2007年全球機場候機室調查,泰國航空在蘇汪納蓬的兩個頭等艙候機室,被評比為世界第一,除了讓旅客休憩,還提供特殊的SPA治療和足部按摩服務,相當貼心。
蘇汪納蓬位在曼谷東邊25公里處,雖然沒有舊機場離市區近,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卻擁有更好的交通條件。
一般說來,計程車是往返機場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如果不塞車,從曼谷市區到機場僅需40分鐘。
過去在舊機場時代,旅客一出關就會碰到一些穿著制服、口喊「taxi」的人攔路上轎,之後被漫天喊價、海削一筆,從此對泰國留下不好的印象。
為保障旅客權益,現在蘇汪納蓬在最下層樓規劃了計程車招呼站,將認證過的排班車打上「Public Taxi」標誌,上車前須先到服務台登記目的地與搭乘車號,並採固定收價,統一行情。
明年,直通北航廈的火車站也將正式啟用。2010年連接市區的捷運完工後,未來旅客只要在曼谷市區check-in,再坐15分鐘的捷運,就能直接到機場入關登機。
Serirat Prasutanond強調,要建立一座成功的機場,前提是必須有政府的支持,「因為機場是無法光靠自己單獨運作的,所以政府的支持態度,便掌握了50%以上的成功機率。」
開幕挑戰:突發狀況頻傳,考驗當局應變
雖然挾著驚人規模與嶄新配備熱鬧開張,但營運一年來,蘇汪納蓬卻已經面臨層出不窮的突發狀況與客訴,一再考驗這座全世界建造最久的機場。
一年前開始營運時,就有不少客人抱怨空調冷氣太冷,更一再爆發行李遺失、出關等待過久、洗手間不足、車輛動線不良等抱怨,甚至還忘了設計讓接機人士觀看的出境通道螢幕。
10月初,一位出差泰國的台灣企業界人士便指出,當天等待檢驗護照出關,光排隊就耗掉一個多小時。他還發現,部分地板與天花板竟然已出現破裂狀況。
今年初,國際民航組織(ICAO)也在新機場的飛機滑行道、跑道、客運大樓等多處發現近100處裂縫,並存在60個安全問題,不僅足以釀成飛安問題,也暗指建商有偷工減料之嫌。如大量採用玻璃材質的屋頂,一到夏季可能使大樓變成巨型溫室,導致冷卻系統失靈,甚至使照明系統爆炸。
更麻煩的還在後頭。
前陣子,多達2.8萬人的周遭居民抗議噪音問題,更有人打算在跑道放氣球,阻礙飛機起降。目前雙方仍在磋商賠償事項,假使金額過於龐大,很可能拖垮機場管理局的財務收支。
娶了泰國老婆的台商聯合總會副總會長劉秉二觀察,蘇汪納蓬營運至今的評價,可說是好壞參半,「很多苦等多年的泰國人都覺得有些失望,部分建材看起來很粗俗不說,大廳裡也還有很多閒置、未利用的地方,」並沒有滿足大家期望的精緻與質感。
不過,台商張耀浪也補充,雖然一啟用就兵荒馬亂,「但泰國人很懂得應變,一遇到什麼問題就立即改善。」如旅客抱怨光線不足,機場就在原本向上照的燈具加裝一個反射鏡,讓光線再反射下來。被抱怨洗手間難找,機場管理局也緊急將預定明年動工的擴建案提前,一口氣增加208間廁所。
泰國觀光局Chattan Kunjara Na Ayudhya表示,比起其他規模相近的機場,蘇汪納蓬的應變與學習力其實已算不差,「大家別忘了,它才一歲而已。」
在國人的高度矚目下,機場管理局的壓力可想而知。「開幕頭三個月,有人抱怨空調太冷,但又有不少歐洲客覺得太熱,」Serirat Prasutanond苦笑,雖然調整過程很辛苦,「但我們知道,這是因為泰國人希望,這是座全世界最好的機場,所以總覺得還有哪裡不夠好。」
談到經營的甘苦,身材硬朗、目光一向銳利的他,也不禁露出一絲疲憊感。顯然,未來要真正成為世界最大機場,還得考驗泰國人的管理能力。
追港超新:服務再加把勁,瞄準世界第一
在泰國政府的規劃藍圖中,蘇汪納蓬將肩負起超新(新加坡)、趕港(香港),成為南亞運輸中心的重要任務。
不過,根據最近公布的英國航空調查機構SKYTRAX機場服務評鑑,全球前三名皆由香港、新加坡樟宜及韓國仁川等三座亞太區機場包辦。反觀蘇汪納蓬,卻只有第40名的不合格成績。
每年來往東南亞、頻繁出入各機場的台商張耀浪比較,現階段仍以新加坡樟宜機場服務最佳,甚至敢喊出「下機15分鐘即可快速通關」的口號,「這種服務的細膩度,泰國的確還跟不上。」
Serirat Prasutanond強調,「我們很清楚自己目前的缺點在哪裡,就是服務!」對此,機場管理局已訂出目標,要在2009年之前,讓蘇汪納蓬的服務排名擠進世界前十,追上名列前茅的香港及新加坡。
無論眼前充滿多少困難與抱怨,但泰國新機場還是一步步朝向世界第一大機場的願景邁進中。
訪查過全球50多個機場的高雄餐旅學院航空管理系主任張健豪指出,現在機場不但要比硬體設施,「更要比軟體服務與整體規劃,」因此各國政府無不極力鬆綁制度,甚至委託外資專業機構經營,提升機場的營運效率。「只要讓觀念解嚴、政策解凍,台灣要做出世界一流的機場,現在還不會太晚。」
「這就好像以前的高速公路休息站一樣,只要政府肯開放、業者肯動腦筋,絕對搞得起來,」誠如張耀浪所說的,「最重要的是,還要有泰國這種想當世界第一的企圖心才行!」
看到泰國的雄心壯志,過去一向自詡為先進國家的台灣,勢必得趕緊丟開包袱,才能這機場奧林匹克競賽中急起直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