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民眾最關心的電價調整,真的要漲了嗎?今天(28日),經濟部召開114年第1次電價費率審議會,拍板定案結果逆轉。但電價不漲,立院近期又已砍台電預算,高達4千億的虧損誰來補?是否仍有變數?一文詳解。
今年通膨仍未消解,近期電價傳出將調漲,讓國內民眾繃緊神經。不少人除了擔憂電價變高?更擔心影響生活的物價會不會跟著飆高。今天(28日),經濟部召開114年第1次電價費率審議會,終於拍板定案!審議會如何在國際局勢動盪和台電財務壓力之間找到平衡?結果究竟如何?以下是這次決議的關鍵內容。
擔憂關稅與地緣政治,電價暫時不漲
根據經濟部官方新聞稿,今天(28日)召開114年第1次電價費率審議會,會中討論到國際關稅變動和地緣政治風險,可能影響全球經濟和物價穩定。審議會委員特別關注電價對物價的影響,經過審慎評估後,決定這次電價不做調整。
經濟部指出,從2022年到2024年,國際燃料價格大幅波動上漲,許多國家因此調高電價,連帶也推升物價上揚。例如,2024年法國的住宅電價累計漲幅達47%、工業電價漲幅達65%,韓國則分別上調49%和106%。
台電虧損四千億,誰來補?
相較之下,台灣為了照顧民生、穩定物價並保持產業競爭力,採取溫和的電價調整策略,讓台電先自行吸收部分燃料成本的漲幅,導致113年底台電累計虧損達到4229億元。審議會因此建議經濟部全力爭取立法院支持,撥款補貼台電,改善其財務狀況並確保未來穩定營運。
經濟部也提到,近期國際間陸續出現關稅措施和貿易談判等不確定因素,未來仍需密切關注。經過充分討論後,電價審議會決定這次電價維持不變。台電在疫情和俄烏戰爭期間,為穩定物價和經濟競爭力承擔了不少成本,經濟部將繼續協助台電爭取預算補貼,減輕其財務負擔。
如此看來,擔憂電價漲讓荷包瘦了的民眾,可以稍微鬆口氣。不過,立法院在1月21日正式三度通過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刪減金額逾2075億,占總預算額度的6.7%,寫下近年新高。其中被減列的最大筆預算為台電的千億補助,導致台電財務大受影響,如今電價審議會決議要經濟部爭取立院支持,會讓立院態度轉變,回頭撥補嗎?是否仍有變數?電價之後仍可能得漲?後續發展值得全民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