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齋戒月怎麼和印尼人談生意?想賺錢,「巴薩巴斯」比效率更重要!

翁湘惟
user

翁湘惟

2025-03-29

瀏覽數 1,350+

要成功進軍印尼市場,不僅需要了解當地的產業,更要深入理解它獨特的文化與社會風俗。僅為情境示意,Unsplash by Inna Safa
要成功進軍印尼市場,不僅需要了解當地的產業,更要深入理解它獨特的文化與社會風俗。僅為情境示意,Unsplash by Inna Safa
00:00
00:00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東南亞的重要經濟體——印尼,逐漸吸引愈來愈多台灣企業的關注。然而,要成功進軍印尼市場,不僅需要了解當地的產業,更要深入理解它獨特的文化與社會風俗。本集【遠見ON AIR】由遠見雜誌總編輯林讓均主持,專訪《印尼現在進行式》作者賴珩佳,從印尼齋戒月、巴薩巴斯文化到工作邏輯與時間觀念,揭開在印尼經商的文化衝擊與應對之道。

2001年,因緣際會下,賴珩佳踏上遠嫁印尼的旅程,展開了她人生的新篇章。然而,異國生活並非如想像般美好,語言隔閡、文化差異,以及價值觀的碰撞,都讓她感到徬徨無助。如今,她不僅克服了種種挑戰,更在印尼闖出一番事業,成為一間精品商務飯店的董事長,成功的背後,其實藏著許多台灣人不知道的眉角。

齋戒月期間,印尼人怎麼工作與生活?

每年的齋戒月,對信奉伊斯蘭教的印尼人來說,是身心淨化與實踐信仰的重要時期。不同於固定的國曆時間,齋戒月依據伊斯蘭曆進行,每32年為一循環。今年齋戒月自3月1日開始,至3月30日結束。

在齋戒月期間,穆斯林從日出到日落不得進食或飲水,並且需要維持情緒穩定與心情平和。以印尼為例,日落時間大約在晚上6點之後,每日的齋戒時間長達12小時以上,當然挑戰也更為嚴峻。

齋戒月不僅改變飲食習慣,也大大地影響社會運作。賴珩佳也分享她觀察及體驗到的印尼齋戒月文化,包括凌晨起床、日出到日落禁食、以及維持身心平靜。在齋戒月期間,印尼公司通常會提早半小時下班,以便員工能及時趕回家或到餐廳準備開齋。

每年的齋戒月,對信奉伊斯蘭教的印尼人來說,是身心淨化與實踐信仰的重要時期。Unsplash by Masjid MABA

每年的齋戒月,對信奉伊斯蘭教的印尼人來說,是身心淨化與實踐信仰的重要時期。Unsplash by Masjid MABA

在印尼,隨處可見清真寺,一到禮拜時間誦經聲響起,提醒信徒們進行祈禱。她也提到自己過去在印尼工作時,對於當地同事準時下班、不加班的文化感到不適應,需要時間調整。經營商務飯店的賴珩佳也分享了如何調整自己的工作步調,例如允許員工有更多時間完成工作,好適應印尼「慢慢來」的文化。

即便目前印尼在台人口已突破30萬人,成為台灣最多的外籍人口來源,但是賴珩佳表示,台灣人對印尼文化的理解與認識,仍有進步空間。「我們對印尼文化的了解如果能夠更進一步,對雙方的交流與合作將帶來實質幫助。」賴珩佳說道。

免費訂閱【國際趨勢報】👉專業主編導讀3篇文章,助您掌握關鍵洞察!

深入印尼職場與日常的「巴薩巴斯」文化

另外,在印尼還有項在職場和日常生活中都很特別的文化,稱作巴薩巴斯(Basa-Basi)。這個詞在多數語言中找不到對應翻譯,Google 翻譯也難以給出明確解釋,但它卻深植於印尼社會中,意思是「隨意聊聊」的社交方式。

遠見39週年 訂閱享25折優惠>>>訂兩年送一年 再送超級好書三選二

賴珩佳舉例說,她有次帶孩子參加學校新生報到時,才剛認識的一位媽媽便毫不避諱地分享自己透過人工生殖懷孕的經歷,甚至計劃生第二胎。對於初來乍到的外國人而言,這樣的直接與親密令她驚訝,但對印尼人來說,這正是「巴薩巴斯」的常態——不拘形式、毫無界線地與人交流。

在印尼職場中,開會不是從議題切入,而是從寒暄開始。天氣、交通、家庭、甚至哪裡淹水都能成為話題。這段「暖場」可能占去會議時間的八、九成,真正的議題反而在尾聲才進入正題。賴珩佳坦言,這讓習慣了高效率、講求結果的她剛到印尼時難以適應,「我習慣開會半小時內結束,但在印尼,不聊個一個小時是不會開始談正事的。」

在印尼有項在職場和日常生活中都很特別的文化:巴薩巴斯,是一種「隨意聊聊」的社交方式。Unsplash by Yudha Aprilian

在印尼有項在職場和日常生活中都很特別的文化:巴薩巴斯,是一種「隨意聊聊」的社交方式。Unsplash by Yudha Aprilian

這種文化背後展現的是一種高度「人情味」的,尤其在女性群體間,從過生日到小孩教育,大家彼此支援、集體行動,她們尤其喜歡拍團體照、上傳社群媒體,這樣可以展現她們屬於同一個團體,藉此獲得歸屬感。但這樣的文化也可能帶來壓力,像是無法拒絕某些活動的邀約,或是被動融入群體時的心理負擔。

「隨著年齡增長,我心理變得更強大,也就比較不會被這種群體壓力所困。你可以選擇要不要參加,也可以選擇做自己。」賴珩佳分享她在面對巴薩巴斯的應對之道。

從齋戒月的生活節奏,到巴薩巴斯的人情文化,再到截然不同的工作邏輯,這些看似日常的小細節,卻往往是決定跨文化合作成敗的關鍵。更多賴珩佳專訪,請見:印尼正崛起!上班族一餐砸4百台幣,餐飲到醫療都有商機?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