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未來城市2.韋克舍 矢志當全球第一個無油城市

楊瑪利、王一芝
user

楊瑪利、王一芝

2007-10-01

瀏覽數 22,850+

未來城市2.韋克舍 矢志當全球第一個無油城市
 

本文出自 2007 / 10月號雜誌 在北歐看見2020

從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搭火車一路往南行,放眼望去,兩邊是一望無際的原始樹林與湖泊,樹木不粗,卻相間很密,高而挺拔,偶見綠油油的大片草皮與溫馨的斜屋頂民宅,典型的北歐風情一覽無遺。

約莫三個小時,換乘區間火車之後,《遠見》採訪小組就抵達了韋克舍(Växjö)市區。

出了車站,車子拐了幾道彎路,眼前突然豁然開朗起來。遠方群山環繞,清透澄澈的湖水就在跟前,在蔚藍的天空下,映著粼粼的波光,偶爾飛來的海鳥,找尋著食物,寧靜祥和的湖面,美的就像一幅油畫。

這裡是擁有7萬8000名居民,距離台灣人熟悉的IKEA(宜家家居)發源地不到一小時車程,近年來堪稱是全瑞典最繁忙接待外賓的小鎮。

「平均每週都有兩個訪問團,國外來的、瑞典的企業界、其他市政府官員……,」韋克舍市政府外賓聯絡人瑪妮卡(Monica Sandberg)說,為此市政府還成立專門接待外賓的工作小組。

為什麼這個距離首都遙遠的南方小鎮會這麼紅?

第一個喊出零CO2小鎮,拿下歐盟永續能源城市獎

「因為我們是全世界第一個喊出來要零二氧化碳排放、要對抗氣候變遷的小鎮,1996年就立志要在2010年前減碳50%,比1997年的京都會議都還要早,」七年前進入韋克舍市府擔任環境總稽核的韓瑞科(Henrik Johansson)說,這讓韋克舍在國際上大大出風頭。

而世界也都好奇,怎麼會有一個城市敢如此宣稱;當然也很關心,他們真的做得到嗎?

「你們很幸運,剛好今天來參觀,因為我上週才把2006年的排放量算出來,比1993年下降30%,距離2010年50%的目標,當然還有20%差距要追,但是這個下降量可能已經是舉世無雙了,」9月3日在市政府簡報廳,韓瑞科笑著說。

也許是冥冥之中注定,1707年出生於韋克舍城外小鎮、曾到韋克舍求學的瑞典知名植物學家林奈(Carl Linnaeus),是第一個宣導永續發展的人。300年後的今年1月28日,韋克舍大大慶祝林奈300歲誕辰,瑞典國王與王后還親自到韋克舍市音樂廳參加慶祝典禮。

而就在慶祝林奈冥誕後沒幾天,2月份,韋克舍還有另一個大喜事。在歐盟總部布魯塞爾,韋克舍拿到歐盟第一屆永續能源城市獎章,「那個獎是當天最大獎,五個入圍者,很緊張,結果我們得獎了,」韓瑞科回顧頒獎情景。

從湖水清理計畫開始,瞄準2010減碳50%

提及韋克舍以地方規格保護環境的行動,必須從1970年代說起。

當時位於韋克舍市區中心一個名為Växjösjön的湖泊,遭受來自發電廠、醫院、一般家庭,以及韋舍克主要產業家具、紙張工廠的汙染,湖面渾濁不堪,泛著惡臭,就像一灘死水。

一個湖水清理計畫,於是在1980年開始展開,清理範圍還擴大到韋舍克其他兩個水色也泛著黑綠的湖泊。

韋克舍市府官員明白,不只要完成拯救湖泊的任務,韋克舍也要成為全歐洲最環保的都市之一。

1992年的世界地球高峰會在巴西召開,世界各先進國家與城市都紛紛撰寫永續發展報告書。韋克舍當然也不落人後。

在過程中,韋克舍已經領先世界各都市,注意到了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以紓解氣候變遷的問題,並跟瑞典最大民間環保組織(SNF)合作,共同研議減碳策略。

1996年,韋克舍喊出了2010年減少50%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標,矢志成為世界第一個不依賴石油的城市。

韋克舍市政府的環保企圖心,獲得了議會61位議員全數通過的認可。

「在韋克舍議會裡,其他議題經常吵來吵去,只有環境議題永遠是最優先被討論,也最有共識的,」韋克舍左派議員召集人馬司柏(Örjan Mossberg)笑說,八個政黨都同意、也明白環保是一場長期抗戰,唯有同心協力,才有成功的可能。

韋克舍從十年前就開始的減碳策略,是如何做的呢?

首先第一步,是讓全市的電力與暖氣,完全不再靠燃燒石油與煤等石化原料,並且取代過去家庭自己設立暖氣系統的方式,採取中央供應系統,用管線將熱能與電力供應到家家戶戶去。

減碳第一步,全市電力與暖氣由中央再生能源輸出

韋克舍能源公司VEAB就是提供轄區95%暖氣和電力的最大功臣。

VEAB主要是從韋克舍周遭的木材工廠,收集廢棄的木屑碎片,利用碎木發電與供應暖氣,「我們是瑞典第一個採用再生燃料的電廠,」VEAB發電廠經理伍孚(Ulf Johnsson)說。

34年前,從戈登堡搬到韋克舍發電廠工作的伍孚,因為多年來對於再生能源的技術貢獻卓越,兩年前和IKEA創辦人坎普拉(Ingvar Kamprad)共同接受韋克舍大學頒發榮譽博士學位,在生物科技的權威不在話下。

戴起工程帽,和伍孚走進廠內,從木材工廠載來的木屑,堆了三座小山,伍孚指著面前小山說,冬天大概不到兩天就會用完這些木屑。

其實伍孚早從1980年代就開始研發如何用木屑來發電,技術愈來愈精進,更帶動整個瑞典全國各電廠紛紛效法。去年整個電廠只剩下需要1%的石油當燃料,只有在非常冷的天氣,需要更大動能來啟動電廠時,才需要石油幫忙。

節能進一步,汙水處理廠收集家戶垃圾轉作沼氣

除了電廠外,汙水處裡場也是韋克舍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功臣。

過去,韋克舍利用汙水處裡廠的熱能,來供應部分居民的暖氣與電力需求。近三年來,更進一步利用剩下的汙泥,生產可當汽車燃料的沼氣(Biogas)。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來到市郊Sundet汙水處理廠,大門口前設置了一個沼氣加油站,偶見市區公車與市政府工務車到此加油。而沼氣來源就是這個汙水處裡廠的副產品。

9月3日來到Sundet,只見許多穿著制服的工作人員,正在接待一批來自其他瑞典市政府的訪問團,他們仔細觀摩了沼氣工廠的各種設備,準備回家後也要在自己的市興建一個。

兩年前被調到專門負責沼氣生產的專案經理卡森(Steve Karlsson)說,雖然目前年產量並不高,只能供應17輛市政府沼氣燃料車與市政府工務車使用,但是市政府已經計畫持續投資。

2005年瑞典政府立法,所有的有機垃圾不能掩埋了事,必須再利用成為能源後。韋克舍市已經著手收集家戶廚餘、市區有機垃圾、各餐廳與學校廚房的廚餘等,送到Sundet汙水處理廠做為生產沼氣燃料的原料,達成生產量倍增的目標。

一路陪同《遠見》訪問團的左派議員召集人馬司柏,不斷追問卡森,「如果要增加一倍產能,你評估需要多少預算?」一副不管多少錢,一定回去議會幫他爭取到的氣魄。

另外,過去多年來,市政府公車、公務車,更早已換成使用各種再生燃料的環保車。

總結計算,讓整個韋克舍的能源需求,至少55%是取自再生能源了。

建材〉用當地最環保的再生原料,蓋出木造城市

韋克舍甚至連市區規劃都想到了。十年前擔任都市規劃組長的建築師、也在大學擔任教授的俄連(Erland Ullatad)指出,一般的西方國家都習慣市區發展很分散,導致大家都需要開車才能方便過日子。

「為什麼大家不住近一點,騎腳踏車或是搭公車就好?」多年前俄連就引導都市規劃的新想法。

除了都市規劃讓人住近一點外,建築的材料也攸關二氧化碳的排放。由於韋克舍附近都是森林,使用木材成為最環保的再生原料。

因此,韋克舍還有一個目標,希望成為歐洲最現代化的木造城市。

過去木構造屋總是蓋不高,韋克舍目前正在臨近市中心的湖邊,興建一棟七層樓、共150戶公寓的木構造屋,「這是全歐洲最高的木構造屋,」帶領訪客拜訪施工中的工地,俄連一一說明,這棟樓除了一樓使用水泥打地基外,以上的六層樓都由純木建造,而且眼前所見的每一戶都已經以150萬克朗(約750萬台幣)售出,在當地算是豪宅級的價碼。

其實木構造屋要克服許多困難,防水、防火、要穩固,「這些都是韋克舍要技術突破的地方,」俄連說。而展望未來,韋克舍甚至要研發出完全不需要任何暖氣系統的木構造屋,「只要隔離系統做得好,不是辦不到的,」他邊爬樓梯邊興奮地說。

垃圾〉資源回收率達90%,「賺」回給政府的垃圾處理稅

韋克舍市府也鼓勵民眾垃圾分類,在市區設有八座資源回收站,更時常舉辦垃圾分類活動,因此韋克舍的垃圾回收率已達90%。

來到由教師李察(Richard Wirdelov)擔任主任委員的社區,擁有85棟公寓、200多個居民,堪稱是韋克舍資源回收的模範社區。

因為市政府每年對該社區徵收近8萬克朗(約40萬台幣)的垃圾處理費,這個社區12年前就開始實施資源回收,減少垃圾量。

採訪當天傍晚,下著綿綿細雨,但不論年屆90高齡的婆婆,或是剛上小學的男孩,倒垃圾時都懂得將可回收的廢棄物,分別投進九個類別的回收筒,因此每個人最後丟棄的垃圾,都只有小小一包。

「光是回收的東西,一年我們可以賣5萬克朗,而因為垃圾丟棄量減少,市政府一年只剩下收取6萬克朗的垃圾處理費,」李察指出。

多年以來,廚餘都是社區裡最頭痛的問題,但自從去年購進廚餘處理機,只要把廚餘放進黑色大盒子,幾天之後,就會生產出像咖啡渣的肥料,可以拿來社區園藝使用。

交通〉無油城最大挑戰,加強省油駕駛教育

展望未來,和整個瑞典一樣,韋克舍達到無油城市的最大挑戰,也在交通。

根據調查,韋克舍2005年交通工具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高於1993年的19%。

「超過九成的暖氣已經使用再生能源,但交通工具卻只使用2%,這可以輕易看出挑戰所在,」韓瑞科表示。

韋克舍市府因此決定從大眾交通工具做起。首先,他們補助計程車行加裝能夠省20%燃料的科技產品,也就是衛星導航系統。

有了衛星導航,車行就會派遣距離客人最近的計程車去載客,「現在很少有司機繞遠路、浪費燃料去載客了,」計程車行老闆卡林(Karin Bachstätter)說。

市裡的所有計程車司機,也要和市府官員一樣,接受省油駕駛教育,並鼓勵他們採用環保車。

韋克舍的居民或公司,只要購買環保車,就可以獲得市政府的補助,而且在市內可享有免費停車的優惠。

除此之外,市府也在不算大的韋克舍,加蓋了五座可以添加酒精燃料的加油站,並進一步與VOLVO卡車部門開發二甲醚(DME)當做石油的替代品。

2010年成為全瑞典最頂尖的腳踏車城,也是韋克舍市府的重要計畫。

因此不時可見到新穎、安全與照明度良好的單車道,鋪設在韋克舍市周圍。市政府也提供25輛腳踏車讓公務人員洽公外出使用。

平均每兩天騎一次腳踏車上班的議員馬司柏也是愛用者之一,「每當我開車到市府,卻需要到一公里外的地方,我就會向他們租腳踏車,」他說。

馬司柏強調,更換暖氣系統比較容易,但交通方面只能教育民眾的觀念,「最難的是,我們要說服民眾這件事的重要性,讓他們願意參與,一起完成無油城市的目標。」

對韋克舍來說,獲得歐洲永續能源獎代表了世界重視他們對環境的努力,而且可以複製到其他地方。「我們不能解決全球溫室效應的問題,至少可以成為其他城市學習的範例,」韓瑞科指出。

小鎮,也可以變明星,韋克舍做到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