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遠見39週年 遠見39週年 訂兩年送一年、訂一年送半年 再送暢銷好書

362萬人領錢!2025綜所稅首批退稅來了,585億元今入帳「後續2波時程曝光」

廖君雅
user

廖君雅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2025-07-31

瀏覽數 49,400+

今年報稅,免稅額與部分扣除額皆調高,進一步降低課稅門檻。僅為情境示意,取自pexels
今年報稅,免稅額與部分扣除額皆調高,進一步降低課稅門檻。僅為情境示意,取自pexels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2025/7/31更新:財政部表示,今(31)日約有362萬件退稅,民眾可透過指定帳戶或退稅憑單領取退稅。後續還有第二批、第三批退稅,將分別於今年10月31日及明年1月20日發放,適用不同申報方式。因調整2024年度綜合所得稅課稅級距、調高免稅額與扣除額,今年首批綜合所得稅退稅金額達585億元,創歷年新高!第二批退稅將於10月31日發放,適用二維條碼或人工申報,以及5月10日前確認書面稅額試算者。第三批退稅時間為2026年1月20日,適用逾期申報及經核定可退稅案件,均採「直撥退稅」或「退稅憑單」方式發放。今年四大變動包括所得稅級距上調、基本生活費提高、租金支出扣除額擴大適用,以及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放寬資格與增額。所得稅多少不用繳?如何善用這些調整降低稅負?本文一次解析,幫助你日後報稅更有利。

2025何時報稅?哪些方式可申報?

以下是2025年的最新報稅時間與申報方式。

綜合所得稅申報期間

綜合所得稅的申報時間固定為每年5月1日至5月31日。由於2025年5月31日適逢假日,因此申報截止日順延至6月2日。若未在期限內完成申報,補報時須加計利息。利息金額可至「財政部稅務入口網」的「滯納金、滯納利息試算」專區進行試算。

財政部4/17宣布,113年度所得稅(綜所稅、營所稅)申報及繳納期間,自原訂114年5月1日至5月31日(假日順延至6月2日),延長至6月30日,以減輕民眾繳稅壓力。 

.退稅期程不變:  綜所稅退稅將依原期程辦理。若於6月30日前完成網路申報(或於5月12日前完成書面回復),可適用第一批退稅(7月31日)。 

.申報附件繳交期限: 個人綜所稅: 相關證明文件最遲應於114年7月10日前送(寄)國稅局。 

.營利事業: 相關附件(含查核報告)應於7月31日前寄交,或於7月30日前透過電子系統上傳。 

.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者可申請延期/分期繳稅:  因應美國加徵關稅衝擊,如企業收入減少、個人減薪或非自願離職等,無法如期繳納稅款者,可申請最長1年延期或最長3年(36期)分期繳稅,免加計利息。稅捐稽徵機關將從寬處理。
(4/17更新)

可申請延期、分期繳納的10大稅目:

1.綜合所得稅
2.房地合一稅
3.營利事業所得稅
4.營業稅
5.貨物稅
6.菸酒稅
7.特種貨物及勞務稅
8.房屋稅
9.地價稅
10.使用牌照稅

申報方式

(1)國稅局網路報稅與試算服務

可透過離線版或線上版系統進行申報,下載專屬軟體或直接使用網頁系統,填寫申報資料並上傳。

● 適用認證方式:健保卡(須先註冊)、自然人憑證、電子憑證、行動電話認證、行動身分識別

● 適用對象:具備網路連線能力並能操作電腦、平板或手機進行申報的民眾

(2)手機報稅

下載手機APP「財政部手機報稅」即可報稅

● 適用認證方式:行動電話認證、行動身分識別、查詢碼+戶號

● 適用對象:具備上述任一認證方式,偏好以手機完成申報的民眾

(3)二維條碼報稅

下載電子申報軟體,建立並列印二維條碼後,攜帶至國稅局現場辦理申報。

● 適用認證方式:健保卡(須先註冊)、自然人憑證、電子憑證

● 適用對象:希望自行填寫資料並親自前往國稅局報稅的民眾

  • (4)紙本申報

可手寫紙本申報書並附上相關證明文件,親送至國稅局或掛號郵寄至戶籍地所屬國稅局。

● 不適用任何認證方式

● 適用對象:不使用電腦或網路,偏好傳統方式報稅的民眾

2025手機報稅教學/抽獎資格

手機報稅步驟

現在用手機報稅超方便。如何快速申報?可以參考以下根據財政部官網的完整教學。

1. 登入報稅系統 開啟「綜合所得稅手機報稅」App/網頁,點選「我要報稅」。 

2. 三種身分驗證(擇一):行動電話認證,戶口名簿戶號 + 查詢碼或者行動自然人憑證 

3. 同意稅額預覽 系統依現有資料產出「稅額估算表」,下載後勾選同意。若不勾選,則無法繼續下載估算表。 

4. 填寫基本聯絡資訊 ,像是確認/更新戶籍地址、通訊地址與聯絡電話。

5. 家戶成員設定 新增、編輯或刪除配偶與受扶養親屬資料。選擇是否自動帶入他們的所得與扣除額。如需調整帶入資料,可切換至「編修模式」。 

6. 自用住宅利息 選擇是否匯入自用住宅購屋貸款利息資料。 

7. 檢視並確認稅額明細 請點開檢視:應納/退稅金額,綜合所得總額、免稅額、各類扣除額,基本生活費差額、已扣繳及抵減稅額 在此可下載「計算表PDF」與「所得‧扣除額清單PDF」。 

8. 選擇繳稅或退稅方式 現在繳稅管道非常多元,包括:行動支付/電子支付帳戶,委託轉帳(期後扣款),活期存款帳戶即時扣款(需自然人憑證),信用卡,現金或票據(可申請分期)與ATM 操作都可以。 

年度激省!$3,680 帶回24期遠見+高質感行李箱

退稅則分為直接轉帳與憑單退稅 申報完成與文件下載。

這樣就完成了。

至於需要編修的手機報稅方式,則如下說明:

手機報稅的編修模式,適合您想仔細檢查或從頭輸入資料時使用。首先,系統會載入您去年成功申報的帳號,並自動帶入配偶與扶養親屬的所得和扣除額等資料。接著,依序填寫本人及配偶的姓名、身分資訊、戶籍地址、通訊地址,以及扶養親屬名單等基本資料。

在所得填報部分,您可逐項填寫薪資所得、執行業務所得及自提退休金,或其他來源的營利事業所得等。扣除額和抵減方面,可選擇一般扣除(標準或列舉),並填寫特別扣除額(如儲蓄、教育、保險等),以及投資新創或生技醫藥的抵減項目、自用住宅貸款利息、大陸地區所得稅抵減等資訊。

若您有個人受控外國公司(CFC)營利所得或基本所得額,也需在此階段填寫。系統會自動計算並顯示您的應納稅額、基本稅額,以及應繳/退稅額,並提供試算計算表供您參考。

最後,上傳所有申報資料,選擇繳稅或退稅方式,完成後即可下載或列印所有必要證明文件。

2025手機報稅抽獎資格

113年度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將於5月1日開放。想拿獎金嗎?財政部4月24日宣布「手機報稅趣 好禮歡樂送」全國抽獎活動開跑!只要用手機報稅,就有機會獲得最高5萬元現金,總獎金高達525萬元。9月將抽出1萬9586名幸運得主,鼓勵大家體驗手機報稅的便利與好處。

抽獎資格:凡於114年5月1日至6月30日申報期間,使用手機完成113年度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且未選擇以人工或二維條碼方式辦理者,即可自動獲得抽獎資格。

所得稅免稅額、扣除額與課稅最新級距

今年報稅,免稅額與部分扣除額皆調高,進一步降低課稅門檻:

● 每人免稅額:從9.2萬元提高至9.7萬元,增加5000元。

● 標準扣除額:單身者從12.4萬元提高至13.1萬元,增加7000元。  

● 70歲以上長者免稅額:從13.8萬元提高至14.55萬元,增加7500元。

2025所得多少不用繳?

所得扣除額新舊年度比一比
項目
112年度(113年5月申報)
調漲金額
113年度(114年5月申報)
免稅額-一般9.2萬元/人5,000元9.7萬元/人
免稅額-年滿70歲13.8萬元/人7,500元14.55萬元/人
標準扣除額-單身12.4萬元/人7,000元13.1萬元/人
標準扣除額-有配偶者24.8萬元/兩人14,000元26.2萬元/兩人
薪資所得20.7萬元/人1.1萬元21.8萬元/人
身心障礙20.7萬元/人1.1萬元21.8萬元/人
儲蓄投資上限27萬元/戶上限27萬元/戶
教育學費2.5萬元/人2.5萬元/人
幼兒學前12萬元/人第一人15萬元,第二人以上22.5萬元第一人15萬元/人,第二人以上22.5萬元/人
長期照顧12萬元/人12萬元/人
租金支出規定修正(詳後)上限18萬元/人上限18萬元/人
財產交易損失每年可扣除額,不可超過當年申報之財產交易所得額。當年無財產交易所得可扣除額,或扣除不足,得在以後3年之財產交易所得中扣除。每年可扣除額,不可超過當年申報之財產交易所得額。當年無財產交易所得可扣除額,或扣除不足,得在以後3年之財產交易所得中扣除。
資料來源:財政部

財政部先前即說明,以單身新鮮人為例,106年度年所得超過30.6萬元就要繳稅,112年度則是42.3萬元,而113年度超過44.6萬元才需繳稅,就是因為扣除額一高,讓需要繳稅的年所得起點也跟著提高。今年報稅,雙薪家庭的年所得,也從前一年(112年度)的84.6萬元提高至89.2萬元。

如果是扶養親屬多或家庭重要支出高(例:列報購屋借款利息支出、幼兒學前或長期照顧特別扣除)的家庭,更有可能因減除相關扣除額後的所得淨額為零而免繳稅。

例如有兩名學前幼兒的四口之家,年所得146.1萬元可免繳稅,三代同堂之家(一位70歲以上適用於身障及長照扣除長者的),免稅額度則可再拉高至194.45萬。

此外,特別扣除額中,薪資所得與身心障礙扣除額,均從每人20.7萬元調高至21.8萬元,整整調高了1.1萬元。儲蓄投資的每人上限27萬元及教育學費2.5萬元,則是維持不變。

而基本生活費的比較公式下,今年採計的項目增加了房屋租金支出特別扣除額,其餘項目均與前一年度相同。

由於綜合所得稅的稅額計算公式為:應繳稅額 = 綜合所得淨額 × 稅率 - 累進差額

這次課稅級距的部分也有調高,詳情見以下圖表,都是為了因應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漲幅達標的影響。

113年所得稅計算公式:應納稅額=綜合所得淨額X稅率-累進差額
113年度所得稅級距與稅率與112年度對照表
稅率
112年度 綜合所得淨額
112年度 累進差額
113年度 綜合所得淨額
113年度 累進差額
5%0元 ~ 56萬元00元 ~ 59萬元0
12%56萬1元 ~ 126萬元39200元59萬1元 ~ 133萬元41300元
20%126萬1元 ~ 252萬元140000元133萬1元 ~ 266萬元147700元
30%252萬1元 ~ 472萬元392000元266萬1元 ~ 498萬元413700元
40%472萬1元 以上864000元498萬1元 以上911700元
資料來源:財政部

2025基本生活費是多少?

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家族企業傳承及稅務諮詢服務副總張啟晉指出,根據納稅者權利保護法及其施行細則規定,每年財政部均會參照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的最近一年全國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並按照中位數的60%計算公告當年度每人基本生活所需費用。

因此今年報稅,申報戶成員每人基本生活費提高至21萬元的保障可不課稅,相較去年度增加8000元。

2025幼兒學前扣除額更新什麼?

不過,這次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因應少子化,為了鼓勵生育,政府除了取消排富條款,更擴大適用年齡,從五歲以下改為六歲以下。

此外,扣除額度提高,適齡子女從每人可扣除12萬元,提高為15萬元。第二名及以上子女,每人可扣除22.5萬元。例如,若家庭育有2名年滿6歲及4歲的子女,共可扣除37.5萬元(15萬元+22.5萬元),令家長十分有感。

租金支出扣除額有改變?

接下來,則是對於租屋族更有利的措施了,新制將一般扣除額的「列舉扣除額」項目改為「特別扣除額」。這讓原本有租金支出,但考量因為列舉扣除項目小於一般扣除額,只能二選一的租屋族,現在也一併適用,且上限從原先12萬元提高至18萬元,在稅制上更優惠,也能更省荷包。

張啟晉舉例說明,張先生申報戶成員名下沒有不動產,僅租有一間房屋供一家四口自住,這種情況在先前可申報租金支出列舉扣除額,上限12萬元,但若標準扣除額大於列舉扣除額,就不能適用。今年度報稅無論是適用於標準或列舉扣除額,都可以申報,且上限提高至18萬元。

還要特別注意的是,張先生若符合排富規定,例如適用於稅率20%以上,就不得適用於租金支出扣除額。排富規定是今年新增,有三大情況租屋族要注意了:

留意排富條款,三大情況「不適用」租金支出扣除額:

1.  扣除租金支出及長照扣除額後仍適用20%以上累進稅率
2. 股利採28%分開計稅
3. 基本稅額適用20%稅率

此外,原本是限定申報有購屋借款利息者不得扣除,也就是若納稅義務人、配偶或受扶養直系親屬在境內有房屋者,不得扣除。但國稅局已透過函釋放寬不適用條件的例外狀況,若是該持有房屋符合以下五個情況,讓納稅義務人必須得另外租屋,還是可以另外申報租金支出特別扣除額。 

此外,原規定持有房屋者不得申報租金扣除,但今年放寬部分條件。

符合以下五種情況者,仍可適用租金支出特別扣除額:

☑ 房屋因政府公告拆遷或災害鑑定為危險建築
☑ 屋損超過50%,主管機關認定「必須修復才能使用」
☑ 繼承取得的共有房屋,持分「非全部」
☑ 因就業、就學或就醫需異地租屋,且名下僅有一屋供自住
☑ 配偶名下自用房屋,但夫妻已分居,符合獨立申報條件

今年報稅政策調整方向明確,除了提高免稅額、特別扣除額、課稅級距,亦強化對育兒、租屋族群的減稅優惠。納稅人可依個人財務狀況,善用新制優惠,達到最優節稅效果。

「三防世代」先修課:防窮、防病、防詐騙
數位專題

「三防世代」先修課:防窮、防病、防詐騙

「三防世代」來了!現在30~50歲的青壯族群,如何建構防窮、防病、防詐騙的財務安全網?確保「老後三本」已經成為即刻要思索的必修課。只要正視問題、提早因應,你將更有機會開展屬於自己的「晚美人生」。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