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放手經驗1.〉丘引&周寂琦 旅行教育 挑戰學校辦不到的事

林孟儀
user

林孟儀

2007-09-01

瀏覽數 27,500+

放手經驗1.〉丘引&周寂琦 旅行教育 挑戰學校辦不到的事
 

本文出自 2007 / 9月號雜誌 低碳變黃金

放眼全台灣,恐怕很少見到哪個孩子的求學歷程,能像知名親子旅遊作家丘引的女兒周寂琦那般地曲折精采。

小五時,不會講任何英文,丘引就讓女兒到南非讀2個月的小學;小六剛畢業,丘引只教女兒十句西班牙語,就讓她到秘魯當一年的國際扶輪社交換學生。

女兒上了國一,因為不願買參考書和參加課後輔導,備受孤立。丘引尋尋覓覓,最後帶女兒到美國上中學,四年後成為拿下全A獎的榮譽畢業生。

天生愛冒險的丘引,自助旅行的足跡遍布世界50多個國家,出版過許多旅遊書籍,看待孩子教育的眼光自然不同於一般家長。

去年,已經前往美國攻讀碩士五年的丘引,出版了一本書:《放手力量大》,娓娓道出她獨特的教育觀點。書中最精采的部分莫過於,相對於適應體制內教育良好的兒子周世昕,丘引如何放手讓求學過程跌跌撞撞的女兒,一個人單飛。

世界是教室,旅行即教育

丘引所奉行的就是讓把世界當教室,以各色人種為師,培養國際視野的「旅行教育」。

「如果沒有去南非、去秘魯、去美國,我已經跳樓自殺了吧!」今年也按往例回台灣過暑假,目前就讀於美國喬治亞州大學的周寂琦坦言。

溫和有禮、落落大方的周寂琦,回憶起小時候和媽媽每趟出國前,他們總是特別忙碌,看書找資料,瞭解該國的歷史人文背景;人到了國外,拿著地圖找陌生人攀談問路、找餐廳、尋覓當晚落腳的旅館,更是丘引特意指派給兩兄妹的超級任務。

兄妹倆獨立、大方,在異鄉也能怡然自得、見招拆招解決問題的膽識,就是這麼一點一滴在旅程中被培養起來的。

在媽媽帶領之下,學校窗外的旅行教育,周寂琦如魚得水;但是一踏進學校課堂,她面臨的難題就接踵而至。

在台念小學,猶如洗三溫暖

個性大而化之的周寂琦,低年級時遇到一位特別嚴格的導師。

只要周寂琦作業的字寫得不好看,導師立刻毫不留情地打上一個大大的、鮮紅色的「乙上」,讓她更不想寫功課。漸漸地,她開始天天鬧肚疼,不願去上學。

丘引忍不住問那位導師,對一年級的孩子這麼嚴厲,到底是為了什麼?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那老師說,這樣以後才能考上明星高中!」丘引費解地說。

三年級時,周寂琦遇到一位「企鵝老師」,和學生互動很好,回家作業更是按學生每個人的學習狀況,酌量發派;周寂琦快樂地度過中年級。

不料,升上五年級,周寂琦又遇到精實的「明星老師」,為了讓學生順利銜接國中課程,每天課後都將全班留下來免費輔導。

「女兒念個小學,好像在洗三溫暖,」丘引感慨。

跳出升學框架,12歲單飛去

因為老師對學生的「殷殷期盼」,周寂琦五年級時,竟然對丘引說:「我真想自殺!」

丘引心頭一驚,開始想方設法,透過自助旅行時拜訪過的南非家庭,願意安排小學並無償接待周寂琦。因此,丘引只花了來回機票1萬多元、繳了2000多元學費,就讓周寂琦第一次單飛到南非上了兩個月小學。

一年後,在國際扶輪社擔任義工的丘引,見第一次有秘魯交換學生的名額,卻因為冷門,而無人申請。她見機不可失,把周寂琦送去了秘魯。

在秘魯一年,周寂琦住過三個接待家庭,學會說西班牙語,也體驗了截然不同的文化與生活。

然而,從秘魯轉學回到台灣念國中,卻是周寂琦成長過程中,最痛苦低潮的時候;因為課程銜接不上,考試經常不及格。

周寂琦國中只讀了三個月,丘引又開始忙碌了。眼看短期的「放洋」嘗試,仍解決不了女兒和台灣教育環境的捍格不入;這回她鐵了心,要把女兒送出國受教育。

赴美求學,周寂琦學習狀況大為轉變。「國外老師說,念書是你自己要念的,不是為了對老師交代。第一次有這種感覺,發現讀書是跟我自己有關,不是被逼的,」周寂琦發現,「我真的是到美國才想用功的。」

雖然美國中學沒有排名,但是她已經培養出跟自己競爭的好勝心,榮譽感也油然而生。

即將升上大三,周寂琦開始思考未來的路。

秀出隨身帶回台灣的數位相機裡一張張的畫作照片,周寂琦表示,渴望走上繪畫這條路。

無論周寂琦將來選擇怎樣的生涯,丘引都證明了,孩子的成長不只是學校的事,學校做不到的事,家長自己來,力量更大!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