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出國發表論文,簡報完後沒有太大的回響,三星、美光半導體等大廠也不會多看你一眼。現在不一樣了,簡報完後,回應變多了,別人看你的眼神也不一樣了,」英文名Oliver的旺宏研發經理呂函庭自信地說。
看過電影《三百壯士》的人一定會印象深刻,300位壯士個個精銳神勇,能抵抗上萬敵軍。
其實,這樣懸殊的比例也發生在旺宏研發團隊上。去年就以不到30人的編制,打敗同業300人的大軍,拿下IEDM國際電子元件研討會的五篇論文,成為台灣第一。
儘管過去幾年來旺宏一度業績表現不佳,但是旺宏確像有個祕密基地一樣。訓練30位壯士的地方是前瞻技術實驗室,用的不是軍事教育,而是信任的對待,讓研究人員充分發揮潛力。
前瞻技術實驗室在業界也有「黃金實驗室」稱號。因為研發人員個個有如黃金般的身價,隨便一位就足以稱得上是高手,不乏千萬年薪來挖角的。另一意義則是此實驗室的確也花了不少錢,設備儀器有如黃金般的昂貴,故稱黃金實驗室。
前瞻技術實驗室,是由旺宏副總經理劉瑞琛親自籌組的,從五個人開始運作,到今日有30人的規模,也從當初空蕩蕩的空間,到現在實驗設備、機台及人員皆齊備。
黃金舵主 謝光宇
獲老董信任,從學界轉業界
實驗室靈魂人物、旺宏處長謝光宇表示,當初就是劉瑞琛的一句話「實驗室還有缺額,你要不要來試試」,就這樣,謝光宇辭去任教十年的中山大學材料所副教授一職,在2001年進入旺宏。
當年的旺宏由盈轉虧,稅後純益由2000年的大賺106.1億到2001年虧了8.7億,稅後EPS(每股盈餘)也從4.4元降至-0.3元。股價反應更是激烈,從最高近60元跌破20元。
「當初要來旺宏時,還被親友們認為他是不是瘋了,怎會到旺宏,要去也是去台積、聯電啊,」他說。
「但,我相信Rich(劉瑞琛),也相信產業界與學術界不一樣,可以學到更多,」謝光宇全家因此從高雄北上,搬到新竹,開始另一段生活。
「花這些錢真的很痛,但不花以後會更痛,」旺宏董事長吳敏求說。
實驗室設立獲得吳敏求全力支持,他向成員說,「三到五年內我不會向你們要東西,放手去做吧!」
「在這裡,沒有位階高低之分,只有不懂與懂的差別,懂最多的就是老大,」謝光宇也說。
謝光宇以帶領學校實驗室般的管理模式來帶領前瞻技術實驗室,「把研究氣氛弄得與學術殿堂差不多,讓研究人員自由發揮,甚至也沒有產業界商品化的壓力。
謝光宇頂著大學副教授的身分,過去個人學術論文已達80餘篇,完成國科會計劃20餘件,更擔任學術界及政府計劃之審查人員,他在此黃金實驗室扮演的角色,就有如大學時的指導教授,帶領著一批研究生優游在浩瀚的半導體大洋中,找創意研發的魚兒。
黃金戰士 呂函庭
開發BE-SONOS,獲創新獎
清大物理所碩士第一名畢業、並順利取得交大電子博士的另一黃金實驗室壯士呂函庭,目前在旺宏前瞻技術實驗室擔任經理一職。
32歲的呂函庭在2002年時因服國防役來到旺宏,當時他有更好的工作機會可選擇。不過半導體巨擘、交大榮譽教授施敏告訴他,「旺宏不錯,可以do something(做些事),」讓他二話不說就選擇了旺宏。
呂函庭說,「這裡可以讓我們天馬行空的玩研發、玩創意,沒有人會對你說不,不會說你在浪費經費或工作沒效率等打壓士氣的話。」就是這樣的自由度與創意空間,讓他即使國防役期四年屆滿後,也沒有跳槽。
玩了五、六年,呂函庭真的玩出一些成績,從開始廣泛的接觸,至最後找到自己的路,就是近來他專注的BE-SONOS技術,一種相變化記憶體(PCM)材料上的突破,被視為下一代快閃記憶體的關鍵技術,可解決製程技術在45奈米時所遭遇的障礙。
至今他也累積發表了20餘篇國際論文及30餘篇專利,並獲得2005年旺宏創新個人傑出獎。而他與同事共同開發出的BE-SONOS技術,已安排在今年旺宏75奈米技術生產的一款2Gb測試晶片中,如順利測試完成,則將在2010年導入45奈米製程,成為突破技術瓶頸的一大利器。
「我們的目標不是跟國內業者比,而是跟國外大廠在競賽,」呂函庭說出實驗室同仁的想法。
黃金戰士/賴昇志
研發TANOS,早三星一步
目前仍在攻讀材料博士的旺宏經理賴昇志,也是因國防役加入旺宏研發團隊。他說,在旺宏六年,最大的收穫就是玩了很多技術,嘗試很多大瞻的想法,這在其他公司是不可能的。
「如果在晶圓代工廠,很多製程參數是不能調整,因為要維持高比例的產出良率,主管不可能冒此風險讓你嘗試,」賴昇志說,但旺宏是IDM(整合元件製造)公司,它可以自行設定參數,自己實驗各種技術,找到最佳解決方案。
而且,有一段時間,旺宏的產能不是那麼滿。只要是前瞻技術實驗室開出的工程實驗單,就直接送進工廠裡試做,「不用等,也不用看人臉色,」賴昇志說,很快就能佐證想法是對是錯,隨時修正,「這在那些所謂的世界級半導體大廠,是不太可能這麼方便的。」
賴昇志近一年投入TANOS的技術研發,這項技術也是三星半導體下一世代快閃記憶體的主力。短短時間裡,他與同仁配合BE-SONOS的架構,已開發出特有的MANOS元件,也在近一、二年內就能派上用場。
不僅是在台灣,旺宏研發團隊還因成果輝煌,已得到美國IBM總部邀請共同開發新技術。
黃金戰士/陳逸舟
專攻PCM,獲兩大廠合作
遠在加州的IBM實驗室,旺宏經理陳逸舟與IBM一起執行相變化記憶體的研究計畫。取得台大博士後進入旺宏服國防役的他,2002年被指派研究相變化記憶體,開始了他「驚異大奇航」的研究之路。
陳逸舟在2003年就發現相變化記憶體僅需要小於100微安培(μA)的電流,即可在厚度3奈米、寬20奈米的銻鍺(GeSb)元件上迅速完成相變化。這項驚人的發現在國際間馬上引起矚目,並在2006年獲得國際電子元件大會評選為重要論文之一,更因此受到IBM及奇夢達(Qimonda)注意,願意與旺宏簽訂合作計畫。
陳逸舟謙虛地說,「老天爺其實會一直掉機會下來,就看你準備好去接了沒有。」他其實有些幸運,長期觀察、研究,就被他「意外地」發現其中的變化,更讓他一夕間成為國際名人。旺宏也因著他的驚人之舉,讓國際業界對旺宏刮目相看。
旺宏實驗室的創新、活潑、與突破,為台灣產業界的技術能力再添新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