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文化專政」與「改名運動」 台灣真的要學大陸搞文革嗎?

張作錦
user

張作錦

2007-07-01

瀏覽數 14,100+

「文化專政」與「改名運動」 台灣真的要學大陸搞文革嗎?
 

本文出自 2007 / 7月號雜誌 東京遊設計

陳水扁倡導的「去中國化」和「去蔣化」,正在台灣火熱展開。具體行動之一就是「改名運動」,凡有「中」的,含「蔣」的,不管是機關名稱、地理名稱,還是建築物名稱,一律要改。

贊成的人鼓掌叫好:「前朝」的事物早就該清算了;反對的人心裡納悶:怎麼會做這麼荒誕、無聊的事?

真是奇怪,雖然這種行徑匪夷所思,但是中國共產黨在大陸早就做過,努力去「中」的民進黨,甘願拾大陸牙慧?

1966年5月16日,中共下達有關「文化革命」的通知,這就是有名的「五一六通知」。在通知文稿上,毛澤東親自加了兩句話,指文化革命是「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專政,無產階級在上層建築其中包括在各種文化領域的專政。」

那麼毛澤東「文化專政」的對象是誰呢?是「封建主義」「資本主義」和「修正主義」。

「封、資、修」未免囉嗦,以一個「舊」字來概括。它們所代表的是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封、資、修」都屬「四舊」,都要對它們「專政」,於是一場「文化」浩劫就沛然莫之能禦了。

無產階級專政演變為改名暴政

在「文化革命」的口號下,在紅衛兵的主持下,百千萬計的「反動分子」,被批、被鬥、被關、被凌虐致死。全國上下有1000多萬戶被抄家,洗滅的珍貴文物難以估計。各地歷史古蹟、藝術殿堂、精美雕塑幾被毀壞一空。這樣的「成績」,秦始皇加八國聯軍也趕不上。

既然「破四舊」,商店字號總離不開「封」和「資」:「王府井」百貨大樓、「東來順」涮羊肉、「全聚德」烤鴨、「瑞蚨祥」綢布店,都是「封」。還有前門外小飯館「都一處」的門匾,是當年乾隆微服光顧後,題製遣人送去的,當然更「封」。這些匾額,都得卸下,送進火堆。「亨得利」眼鏡店是「資」,上海遷京的「波緯服裝店」也是「資」,除了砸爛招牌,都改了新店名,叫做「紅都」。

毛澤東在天安門接見百萬紅衛兵時,給毛佩紅袖章的是中共高幹宋任窮的女兒宋彬彬。毛聽到她「文質彬彬」的名字,順口說:「要武嘛!」從此宋彬彬就變成了「宋要武」。一時間,全國好像發起了「改名比賽」。上海一家工廠的負責人名叫「養民」。紅衛兵指他自認資本家養活了人民,反動透頂,鬥臭後改其名為「民養」,是人民養活了你。有位中學老師名「念修」,居然敢「懷念修正主義」?全校大會批鬥後,押到派出所改名「仰東」,以示景仰毛澤東。

街道名字的「四舊」更是數不清。仁、義、禮、智、信既是儒家的遺毒,又為國民黨所提倡,於是哈爾濱市的五條街光仁、光義、光禮、光智和光信,就改成了光明、光輝、光芒、光耀和光華。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中性的,不屬「封、資、修」,但不夠「革命」,也不行。於是一所小學改名為「長征小學」,一所中學改名為「天兵戰校」。

領導文革的江青,自然更要積極。她替出身「黑五類」的鋼琴家殷承宗改名為殷誠忠,他原來是「繼承祖宗」,現在則是「對黨忠誠」。京劇演員錢浩梁,名字上「不幸」沾上有「資」味的「錢」字,江青把他改為沒有姓氏的浩亮。

革命樣版戲《智取威虎山》中有個土匪,因臉上有撮毛,人皆稱他「一撮毛」。他也敢稱「毛」?這回江青可「封建」得很,竟把他改成不倫不類的「野狼嚎」。

徒重虛名,帶不來實質進步

回頭看看這些往事,恐怕叫人笑裡帶淚——為中國文化的劫數流淚,為政客的淺薄胡來發笑。

毛澤東而今安在?紅衛兵而今安在?現在「全聚德」還叫全聚德,「仁義禮智信」仍是中國人的道德信條,反而被父母取名為「衛東」的那些人,現在不大情願以真名示人。大陸如果不把「文化革命」斷然「改名」為「改革開放」,今天仍將是「一窮二白」。

陳水扁在台北市長任內,把「介壽路」改名「凱達格蘭大道」。但「凱道」卻是百萬紅衫軍「反貪腐」遊行、靜坐和吶喊的地方。可見改名並不能把政客變好、政治變好、國家變好。

現在,中油、中船、中鋼的名字都改了,中正機場改了,中正紀念堂也改了,你覺得台灣進步了嗎?你的生活變好了嗎?

目前是陳水扁在台灣的「文化專政」,看看教育部的所作所為就知道了。

「改名運動」的下一步,當然想改「中華民國」這個名字。這一改,台灣的生死難料。(作者註:本文有關大陸當年改名的資料,是參閱丁抒先生《破四舊——幾多文物付之一炬》一文。)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