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關中:爭取勝利,天經地義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1989-02-15

瀏覽數 10,350+

關中:爭取勝利,天經地義
 

本文出自 1989 / 3月號雜誌 第033期遠見雜誌

問:今年可以說是政黨政治的開始,年底的選舉是個重要的考驗。身為國民黨組織工作會主任,請你談談執政黨的選戰目標是什麼,如何達成?

答:執政黨爭取選舉勝利,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在目前的特殊處境中,太強調這點,又好像以大吃小,所以我們在這方面也不太願意展現我們的muscle(力量)。

選戰四大方案

但可以說,今年選舉,文宣和動員一定要做之外,我們透過組工會提出四大方案。

第一,大量充實國會,有增加國會議員名額及資深民意代表退職方案兩大重點。以我個人來看,現在充實的情況,我還不太滿意。

第二是調整選區,這是合情合理,更是合法的。

第三是黨員初選,這也是我一貫的主張,我認為國民黨有這麼多黨員,不能讓他們在黨內選舉中表達意見,則組織再龐大,也沒有什麼作用。

第四是端正選風,這種事談到最後,都說是教育問題,但我認為還是可以做點事,讓候選人不能做、不必做、不敢做。依我的經驗,重視文宣、重視黨員意見,本身就是最好的方法,由這種環境產生的候選人,不太容易去賄選。

問:今年民進黨宣稱要在縣市長選舉中贏取七到十席,逐步達成執政目標,你能否評估一下對國民黨的威脅有多大?

答:這話他們也不是第一次講,七十四年選舉他們也講一樣的話,結果四個只當選三個,少了一個。

依我們的統計,選民有四0%到四五%固定支持國民黨;一0%到一五%固定支持反對黨,剩下的是游離選民。而國民黨過去都得到七0%的選票,表示我們爭取到大部分的游離票。

不管如何,他們的力量漸有組織,今年也想有所突破,但我個人對他們的目標持保留態度。

問:你剛提到縮小選區的問題,部分學者認為,這麼做會使金錢、地方派系更介入選舉,你認為呢?

答:嚴格說起來,選區的大小跟金錢、地方派系介入,沒有必然關係。在舊制度下反而有很多不好的現象,像新竹市就選不出自己的民意代表,而變成別人的票源。

像七十五年的選舉,第三選區包括台中縣、台中市、南投、彰化,其中台中市的選民占四0%,卻只選出一個立法委員,南投縣選民占一三.五%,反而當選三個。南投縣的當選人,會跑到台中市去服務嗎?這對台中市選民並不公平。

問:如果換一種問法,請你評估一下,縮小選區後,對國民黨有利,還是對民進黨有利?

答:這完全看個人。我用姚嘉文的話來講,他說,選區調整,可以增加民進黨的配票能力。民進黨最缺乏的就是組織力,浪費的票太多,選票與當選席次差距太大。

浪費的原因,就是選區大,控票不易。選區小,他們就一定要發展組織,不能再像過去散兵游勇一樣。就這個意義來講,對民進黨的發展有利。

問:你提到過自己的形象有時候被扭曲成「窮兇惡極」;那麼真正的你是個甚麼樣的人?

無所求,無所懼

答:就個性來講,我認為我最大的特性,是熱愛國家幾近一種狂熱,這是家庭背景,和在海外唸書造成的。所以我對任何不愛國的事情,有違國家觀念、意識的行為是不能忍受的。

我做的職位、工作,沒有一件事是我要的,都是不能不做的,但既然做了,就要做好,所以我全心投入。

過去我在黨內、黨外,都會有些人批評,說我太堅持,討論問題時不給別人留餘地。但問題是,我講話不是即興而言,是有備而去的。他們公開不說話,私下總不斷批評。我也受過傷害,我也有過挫折,但坦白講,我不在乎,只要無所求,自然無所懼。

別人老說我不擇手段,我怎麼不擇手段?我要讓別人看得起國民黨、尊重國民黨,國民黨總要有人有骨氣。這些話別人聽了,又要說我狂妄了。

問:從過去的選戰,你被稱為戰將,是國民黨很重要的資產;但也有人批評你耗用國民黨太多資源。是甚麼樣的信念,使你在文宣、組織上這麼強悍,這麼堅持自己的想法?

答:這完全是主觀的看法。照民進黨的說法,他們認為國民黨已經這麼大、這麼強,應該讓讓民進黨。例如,他們是靠文宣的,那國民黨就靠組織,不要搞文宣,彼此扯個平手,不是很好?那這麼一來,國民黨每選一次就損失幾席,那國民黨下台,不就指日可待?如果這樣,做黨務幹什麼?敗家子了。

說耗盡資源,更是荒唐,什麼叫耗盡資源?今天我做事,盡心盡力去做,就叫耗盡資源,那非要我溫吞水,工作半大、玩半天,就不耗盡資源?我連自己的資源都耗不盡,那有本事去耗別人的資源?

問:你的文宣策略如何?

答:說起來這是我的傷心往事。

我非常重視文宣,但我的努力與理想差距很大,主要是國民黨的體質,不能接受這種觀念;另外,各單位也不能配合。

張敏敏老師《 策略執行力實戰班 》6 天班・用 OGSM 2.0 串聯策略與行動,台北、台中開課,最後報名!

腦袋差點落地

大家現在都知道「明天會更好」這條歌,這是我們策畫出來的。當年氣氛這麼低,外有江南案,內有十信案,總要有點激勵民心士氣的事。

原來的計畫,是透過廣播、電視,成為選舉的主題,但後來被腰斬,有人告我居心叵測,說關中的「明天會更好」,是國民黨下台了,明天才會更好,就搞不下去了。壯志未酬,差點腦袋掉下來。

七十五年,我想用「美夢成真」,現在不是很流行夢嗎?什麼夢咖啡、夢十七、青年的四個大夢,這是爭取青年游離票最好的方法。

但有人說這不好,鼓勵做夢總是壞事情,要腳踏實地;他不瞭解今天已經是感性消費的時代。所以又胎死腹中,草草了事。

但我還是堅持,因為這是個資訊時代,人與人之間的來往就靠資訊影響,就選舉來講,四七%的選民,受電視影響最大,所以文宣最重要。

問:你擔任重要黨務工作這麼久,能否坦率比較蔣主席與李主席的領導方式,以及他們對黨務或選舉的關心?

答:兩人背景不同。蔣主席過去對黨工作的淵源很深,做過不同的工作,很少有人對全國人和事。能像他一樣瞭解。他和我們談話,絕大多數時間不是聽我們,而是在考我們。蔣主席非常重視整個國家的團隊問題,尤其他始終認為我們只有一個敵人,就是中共,國內的一些人,不應當是我們的敵人。

他老年時越來越不能理解,為何這些人對政府如此仇視,對他做那麼大的攻擊。不過他倒很釋然,有時我們向他反映情況,在我們看來憂心忡忡,他卻笑說:「國民黨最大的特性就是能挨罵,罵不垮的,執政太久,人家討厭,這是自然的,不必太在意,該做的事,盡情去做。」

李主席給我的感受是非常認真,而且非常負責,對黨的工作可能他過去涉及不多,他的閱歷是在農業專家、技術官僚和地方政府。但我想他可能在擔任副總統期間,當時的蔣總統就把有關的問題都讓他去瞭解。我感覺他是充分準備、有備而來,處理黨的事情非常胸有成竹。

最大的不同是,蔣主席過去對黨、政、軍的人事,心裡自有安排,我們不一定很瞭解他的做法。李主席給我們的感覺,則是很自然、具體明確,對黨務的事,他好像有高度的興趣。比如說訪問地方黨部,是過去沒有的事情,幕僚單位建議,他對內容或許有意見,但事情本身從來不拒絕。他對黨務這麼熱心,使我們做起事來感覺更得力。

有法就辦

問:執政黨新的端正選風計畫,不知對於像十信案、監委賄選乃至榮星弊案之類的金錢介入政治問題,提出怎樣的解決辦法?還有,當初蔡辰洲是怎麼提名出來的?

答:端正選風的做法是,凡是法律有規定的,都要嚴格執行。有法就辦,絕不因人而異。中國國民黨絕不袒護、包庇。另外,我們以身作則,從黨內初選開始,任何人違法,我們就斷然除名。

蔡辰洲是我任職台北市黨部時發生的事,該負的責任我們都會負起來,不該負的事要對社會有清楚的交代。選舉這種事,你說這個人好不好要有證據。我們黨提名的人選,除了平時對他調查外,必要時會向有關單位查問違法紀錄,如果什麼紀錄都沒有的話,即使有人說他不好,這種沒有根據的事實,不能做為判斷的依據。

蔡辰洲事件發生的緣由是,當初我認為蔡家在台北有龐大的力量,他們上一代,蔡萬才在六十四、六十六年兩次區域選舉都得到十萬票以上,但六十九年他不知為何不願參加區域選舉,而轉到比較容易選的商業團體去了。

我對選舉有個奇怪的看法,認為你有力量不出,要找舒服的事,這樣不太好。我們從事輔選規畫的人,總想把黨的力量發揮到最大,所以我規畫七十二年選舉時,想把蔡萬才的力量引回來,尤其在他的選票地區,正是我們黨最弱的地區,但他打死也不幹,於是蔡家就開會推派人選,結果只有蔡辰洲一個人願意選區域立委。

他本身有強烈意願,當年辦黨員意見反映時,他獲得的反應又很高,所以就提名他,誰知他以後出這麼大的紕漏。

關於國泰、十信的狀況,當時我們問過財政部長,財政部長說,有問題早就辦了嘛。事後有人說他拜誰當乾爸爸,把事情越扯越遠,這些都是別人想當然爾的事,我們當初想法非常單純。尤其我們從事選務的人,坦白講,跟這種背景的人多少有點距離。

問:選區畫分為什麼不由中央選委會提出,引起那麼多爭議,可否談談這件事的決策過程?

答:很不幸這是個誤會、巧合。調整選區的問題我已研究很久,隨時我都能講,但上次中常會我心裡並沒準備要講。那天中常會是李主席臨時指示組工會說明調整的理由,我說完後,他說確定,意思是調整選區應根據現行選罷法規定。在六個月前由中央選委會來決定。(編按:執政黨即根據本條規定,調整選區)

大家今天對執政黨有雙重標準,忘了什麼是執政黨。執政黨是根據主義決定政策,根據政策決定人事,然後交由從政主管同意付諸實施。

我們討論這問題時,內政部許部長也在場,他不是不知道啊,但從政同志面對立法院時,不願講得太明確。外面又說組工會主任比內政部長大,搞得大家很尷尬。事實上,這是黨的政策,我們的從政同志有權根據這政策來批准方案,換句話說,選委會幕僚人員應該根據我們的決定提交方案。

國民黨不能中立

問:假如國民黨年底要爭取到四0%游離票,有那些重大的公共政策必須推動?

答:組工會所做的是層次非常低的工作,像動員、文宣等戰術層次的事,影響選票更重要的戰略層次是黨的主義、政策,以及從政主管同志是否有作為,以致民眾願意支持,還有就是行政單位的配合。

行政可以中立,國民黨不能中立。說句不客氣的話,今天他憑什麼做部長、廳長、處長,那是國民黨執政才能做的,他當然有責任替黨做事。今天國民黨員在合法的情況下善盡黨員的責任,這樣黨才有希望。如果選舉是靠我們黨工,累死我們也沒有用。

公共政策問題,大家明顯看到,當前經濟問題是很主要的,如果我們的對外貿易、匯率、國內經濟的運作不能更合理健全,對我們黨是不利的,政府也要多幫助中小企業界。

另外,環保要拿出辦法,一方面要維護公權力,另一方面對污染造成的傷害,政府要主動處理、補償,花錢在所不惜。還有社會風氣和治安問題,政府要負很大責任。

最滿意與最失意

問:在你從事選務過程中,能否舉出最滿意與最失望的一件事?

答:最滿意的,是對黨內民主精神的貫徹,像十三全大會,黨代表由過去間接選舉,改成直接選舉。從我到地方黨部開始推行黨員意見反映,到現在的黨員初選,我這個基本的看法,經過鍥而不捨去做,現在朝這方向發展,我覺得有成就感。

至於最失意的事,莫過於看到人性最醜惡的一面。有人講得天花亂墜,做起來不是那回事。有人為了自己的利益,犧牲團體,出賣他的國家甚至他的黨,這種事我看了很多,不僅痛恨而且痛苦。

(李慧菊、周旭華整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