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的王爺爺,就愛住在屏東祖厝,孫子阿明倒也不太擔心他獨居,因為他已經幫爺爺建好安全照護網。
首先,他幫爺爺在家裡安裝了一套在宅通報系統,每隔一段時間,當音樂聲響起時,張爺爺就去按下確認鍵、解除音樂,如果一直沒有按,遠在台北的控管中心會趕緊通知阿明,並派人查看。為了怕張爺爺無聊,阿明還請了居家照顧員,定時來家裡陪他下棋聊天。
有氣喘的王爺爺出門時,就用可隨意升降座位的電動車代步,並會把無線生理監控貼片貼在肚皮上,隨時隨地查看呼吸是否正常。他脖子上則掛著一台可衛星定位的小儀器,不怕迷路,還可當手機用。
阿明想替將軍退休的王爺爺保存珍貴紀錄,請了專門的影像公司,替爺爺寫電影腳本、拍下生命故事……。
這樣豐富的銀髮生活,在不遠的未來,將走進家家戶戶,挑動起下一波產業機會!
首屆銀髮展,全面寶貝老人
台灣已是全球老化速度最快的地區!2006年,台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數的9.94%,約達226萬人,預計在2026年將超過20%,2051年則高達37%!
約20年後,台灣每五個人裡頭,就有一個人是老人,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這些人口數據或許令社福單位緊張,但許多業界人士卻感到興奮。
老人愈來愈多,代表銀髮商機的規模也愈來愈大了!據工研院估計,台灣高齡產業的市場規模在2025年,將達到1089億美元(約新台幣3兆6000億元),相較於2001年的246億美元,將成長3.4倍。
銀髮產業已是新世代的「兆元產業」!
「銀髮產業是明日之星,所以我們今年辦了台灣第一屆銀髮展,趕快告訴大家機會來了!」外貿協會處長魏光勛說,政府早將「銀髮健康照護」列為2015年經濟發展願景,並打造社福網,例如經濟部就有U-Care旗艦計劃,預計投入1.5億元,建置銀髮族的照護服務系統。
5月4日起連續四天,在世貿展覽三館,台灣首屆銀髮展盛大展開。主辦單位外貿協會邀請120家廠商、租借270個攤位,幾達攤位上限的九成,規劃了醫療照護、復健及輔具與休閒理財等展覽區塊,可說把老人家的食衣、住、行、育、樂的各個生活層面,都包了進去。
魏光勛指出,這次展覽有17國、超過百位國外買主來台,包括日本松下電工董事長前川一博,專門來看台灣外銷長紅的電動輪椅、照護支援等產品,想合作進軍日本,後續商機可期。
不管是不是本來就做「老大人」的生意,國內各大小企業也已紛紛往銀髮產業探頭。
例如新光集團大動作率領旗下保全、人壽、銀行與健康管理等公司參展;旅行社、理財、保全等跨界業者也趁機卡位,搶先推出銀髮專案;還有生命紀實、居家照護等新業態出現在展上。
從台灣首屆銀髮展上「搶著做」的熱鬧現象中,可歸納出整個產業的幾個發展趨勢:
隨身護士∕無線傳輸更簡便
「奈欸架厲害!在家裡就可以做健康檢查,電腦還會幫你把結果告訴醫生?」永和來的林老先生連逛了好幾個攤位,聽人一直重複類似概念,才知道這東西叫做「遠距照護系統」。
其實「遠距照護」在銀髮產業裡已經紅了很多年,這是讓民眾在家裡就可以量測血壓、血糖等數據,然後透過網路傳輸,送到後端資料庫與醫療照護單位,一旦發現異常,可以早期治療,並有完整健康紀錄可供參考。
業者與研究單位進一步把這個概念做多樣運用,提供更多服務。工研院就首度展示了「微型無線生理監控系統」。「別看它只是薄薄的貼片,卻是全台灣第一次成功整合無線傳輸設備、生理監測元件的新設計!」工研院專案經理李欽誠說。
他指著一個只有3公釐薄、約12公分長、3.5公分寬的貼片,說明它貼在身上就能量測脈搏、呼吸與溫度。
「在無線傳輸的環境中,薄薄一片可以走到哪裡、量到哪裡,」李欽誠說,這種行動式健康管理的概念讓很多業者眼睛一亮,在展場上就有好幾個業者跑來猛盯電腦上、貼片傳輸出來的心電圖,連連稱讚「這訊號太漂亮了!」忙著談合作可能性。
健康警報∕遠距通報保安全
此外,中興保全的「遠距生理測量」系統,除了健康檢測,客戶一連上線,就可以接收到包含送營養餐、志工探視與日常照顧等服務,甚至連照護者的需求都設想到,在疲累時,中興保全可以找人接手,讓照護者有「喘息」機會。
新光保全的「老人在宅通報系統」,具有生理測量功能,也整合了人身健康與住宅安全服務。
加值服務提供商普吉帝,所推出的「i Safe隨身導護服務」手機加值服務,則讓客戶拿著3G行動電話,就可以隨時監控人身位置與安全。
去年,中興保全以「曾記」麻糬創辦人走失記,大打廣告的「迷你龐德MiniBond AGPS衛星定位協尋」系統,亦是另一項應用無線與衛星定位的隨身照護科技。
這支長得很像iPod的迷你龐德,也兼有定位、緊急求救與通話功能。迷你龐德推出後,許多人買來給家裡有失智傾向的長者,或者婦女、小孩佩帶。
鎖定銀髮族的遠距照護,可望成為保全業的新一代聚寶盆。
「保全業早從安全服務跨到更廣義的社會安全產業,人的健康、老人照護都是其中一環,」中興保全發言人朱漢光說。
快樂伙伴∕傾聽紀錄老故事
除了身體健康,銀髮長者最渴望的是快樂!
工研院服科中心為了研究銀髮族的需求,曾經走訪台灣各縣市,深度訪談200多位老人家,發現逾七成的長者,自覺有健康照護的需求。但有趣的是,居第二與第三位的需求是「育樂」和「心理」,經濟需求反而只居第四名。
注意到銀髮族要快樂、新興業態也悄悄興起。
去年9月,中國化學製藥集團成立「中化生醫」,與美國 Home Instead Senior Care公司,合作引進銀髮族居家照護系統,「賣」的就是微笑、聊天與陪伴,成為台灣第一家經營居家照護人力服務的企業。
「一般銀髮產業看到的是有形的生理照護,例如健康、安全,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有時候老人家最需要的是心靈上的安慰,」中化生醫醫療事業處居家照護經理張清豪說。
張清豪總是要先和客人強調不要把居家照護員和傭人搞混了。居家照護員主要是心靈陪伴的工作,例如有老人家喜歡下棋、插花,派去的照護員就要懂棋藝、花藝。重點還是讓老人家覺得有人在關心他,懂得傾聽他的聲音。
傾聽他,那麼乾脆為他留下紀錄吧!成立八年的「安通國際」就是專門拍攝生命故事的公司。
「我的婆婆95歲才往生,如果來得及幫她拍一捲影片,就可以做為傳家之寶,」首次接觸「生命紀實」概念的62歲黃太太,不禁感到可惜。
「每個人都有故事,想留下回憶要及時!」安通業務經理許祐夫說,除了拍攝故事主的各階段人生,他們還代為儲存影帶、照片等檔案,甚至有「個人故事助理」幫故事主管理、編輯生命素材與情節。
便利生活∕體貼熟齡需求
現代人愈來愈長壽,退休理財更成為一門大學問。銀髮展上的理財攤位大受歡迎,攤攤都座無虛席。
「我年紀一大把了,該怎麼理財呀?」很多人一坐下就這麼問,總見理財專員們口沫橫飛,現場就開始替爺爺奶奶的財務狀況把脈。
「永達保險經紀人」算是最擁擠的理財攤位之一。永達近三年EPS突破20元、營收超過新台幣50億元。很難想像,這家七年前創立時,只是一家資本額7000多萬元的小公司,卻能靠退休理財的專門生意,連年締造佳績。
永達區經理蘇月桂說,這一代銀髮族已經領悟到退休後唯有靠自己,退休理財已是每個老人的必要需求,現在理財相關業者,紛紛跳進來做,銀髮商機還在成長。
許多銀髮族的傳統需求,隨著時代變遷並沒被淘汰,滿足需求的設備卻被改造得更貼心。
「這個好,不用戴老花眼鏡也看得到字!」公務員退休的藍太太坐在銀髮展會場看報紙看得不亦樂乎,即便出門沒戴眼鏡。
原來,他們手中、由群禾顧問公司出版的《銀髮大字報》,老花眼200度的年長者也可以看得清楚。另一個攤位上,常業公司已推出擴視機達十多年,閱讀者只要把報章雜誌往鏡頭下一放,字體就放大幾十倍。近來,常業推出攜帶型、口袋型擴視機,還有畫面定格效果,避免老人家因手顫抖,而看不清楚。
一款標榜為銀髮族設計,能促進穴位氣血循環的塑身衣,則讓許多阿公阿嬤穿上這件「金縷衣」,就有機會一圓老得健康、美麗的願望。
此外,醫療的老課題也有了新的便利。漢醫生技在銀髮展上展示的「遠距健康檢測儀」,讓許多民眾驚奇,忙著在攤位上做免費健檢。這個儀器使用方法簡單,用一支電子筆點點特定穴位,幾秒鐘後就能顯現測量結果,並給出中、西醫的建議,可檢測28種症候。
潛力無限,窩心就有商機
逛一圈銀髮展,已經可以大致勾勒出銀髮產業的藍圖,但因為台灣起步晚,許多行業還只是初嶄頭角。
日本健康產業流通新聞報的亞洲支局長楊惠芳說,日本早已是超高齡社會,銀髮市場至少領先台灣15年,已達「令人窩心」的地步,是台灣可以取法的對象。
對日本銀髮市場有深刻觀察、出了多本書的她說,日本早就有很多專為老人設計的商品,也打造專屬通路。
例如日本連鎖品牌超商羅森(LAWSON),就在高齡者密集區打造「高齡者羅森」,提供多樣的銀髮照護服務。
「即使是高齡住宅改造、配膳(飲食配送)等專項服務,都能單獨成為行業別,並且商機無限!」楊惠芳說。
趨勢無法擋,外貿協會持續規劃下屆銀髮展,各國政府與業者也都期望從銀髮族身上開創出新市場。老人能不能是「寶」?值得所有人先從「如何寶貝老人」思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