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永遠的戰將關中

文現深
user

文現深

1989-02-15

瀏覽數 15,800+

永遠的戰將關中
 

本文出自 1989 / 3月號雜誌 第033期遠見雜誌

國民黨最近一連串為年底選舉鋪路的行動,使原本就引人爭議的組織工作會主任關中,又成為政治漫畫家筆下的熱門人物。有人美化他,也有人醜化他。但每一張漫畫,幾乎總是不約而同的,把他描繪成位穿戰袍、騎戰馬(或戰牛)的剽悍戰將。

單是他獨排眾議,強力推銷選區縮小策略。政治圈的反應已是淫涇分明:

「他到底是誰?為何對本院及行政院這麼做?現在是什麼時代了?」民進黨籍立委黃煌雄這樣抨擊他。

奇異的情緒

「他寧願做事情被責備,也不願不做不錯而對不起歷史。」國民黨籍立委李勝峰這樣讚許他。

不論朝野。對關中都有一種奇異的情緒。

國民黨對他又愛又恨。民進黨對他又怕又恨。他的威力展現在:民國七十年台北市議員選舉。他不顧多人反對。打出趙少康等形象派。時至今日,趙少康成為國民黨選戰時的重要資產;民國七十二年立委選舉,他以「市場區隔法」提名的台北市七位候選人全部上榜,成為黨工津津樂道的「7UP」,連黨外身經百戰的康寧祥,也在當年被擊倒;民國七十五年中央民意代表選舉,在十信、江南等大案陰影下,他以台灣省黨部主委身分,守住了國民黨大半壁選票;民國七十六年增額監委選舉,他負責的台灣省國民黨籍候選人全部得勝。「的確是戰將。」一位曾經和他交過手的國民黨籍立委說。

一顆猛棋

他也被自己的衝力反彈過。最著名的是「7UP」之一的蔡辰洲在立委任內爆發十信案,及七十六年監委選舉的嚴重賄選傳聞,在關中的政治生涯裡,烙上負面的印記。

而幾乎與他同時興起的金牛政治,至今變本加厲,甚至被政治分析家視為導致關中在七十六年被免除省黨部主委,退隱青輔會的主要原因。同時,他身上還有一個為達選戰目標而「耗盡資源,竭澤而漁」的異名。

終究,今年大選舉的關鍵性,卻使國民黨不得不再度重用這位「唯一能讓民進黨頭痛的頭號戰將」,關中在青輔會蟄伏不到九個月,再度被蔣經國先生徵召,出任組工會主任,成為蔣經國先生晚年為針對今年選舉,而布下的最重要的一顆人事猛棋。

年底的中央及地方民意代表選舉,無疑是執政黨近三年來各種改革與施政表現,如解嚴、開放大陸探親、局部改組內閣……等,作一番全民的再信任投票。「如果在選舉中贏得充分支持,政府的施政及改革方向會更加明確而堅定。」決定年底參選立法委員的國民黨台北市黨部副主委郁慕明說。

究竟關中是怎樣一個人?他最犀利的選戰武器是什麼?這位國民黨中央各工作會權力最大的主任,正如何組織兩百五十萬黨員去贏取今年的選舉?

關中最厲害的一點,是他深刻瞭解社會的現實本質,及選舉成敗對政黨命運的致命影響,並據以發展出千變萬化的選舉戰術。

一九八0年以前的選舉,基本上是單純的組織配票與地方派系瓜分選舉席次的活動。許信良在一九七七年競選桃園縣長時,雖然爆發「中壢事件」,但政治活動大體上只能在執政黨的掌握下輕微的蕩漾。到一九八0年代,一連串內外政治、經濟、社會的巨變,扭轉了選舉的體質,由平靜趨於高亢。

「鹹、辣、甜,我都有」

一九八三年的立法委員選舉,關中看準社會多元化的發展,首次在台北高舉市場區隔策略,推出五張新面孔,構成「光譜狀」的七人組合,包括紀政、洪文棟、簡又新、林鈺祥、高忠信、蔡辰洲、李志鵬,每一位候選人代表的選民,都恰恰能支持那位候選人當選,「不管選民愛吃鹹、吃辣、吃甜,我都有,而且選票不重複,」關中接受遠見雜誌訪問時說。

這次選舉,除了七人全部上榜,使「黨外四人行」鍛羽三人之外,也創造多項紀錄。包括紀政以清新形象幾乎吸取大多數婦女游離票,輕易擊敗黨外的楊祖珺;高忠信以指南宮主持人身分,吸收佛、道界選票,連當時不合法的一貫道也被動員起來;洪文棟則配合妻子楊麗花歌仔戲的親切力聯手出擊,把西方國家以藝人助選的成功經驗引進台灣;簡又新以清新改革者形象滿足文教、知識界選民需要,並擠走部分雷渝齊的選票,使雷高票落選;蔡辰洲運用家族力量……。

難逃選舉的宿命

更難得的,是事前的精密估算幾乎全部實現。「和原來的計畫不差出五千票,標準的科學分析提名。」一位參與關中選舉策畫的學者指出,為了積極做好選票市場規畫,他們不只首次動員了上百人的學者專家,連電腦,也第一次在台灣成為選舉規畫工具。在同一次選舉中,黨外候選人即因形象重疊,配票技術落伍,而慘遭敗績。

選舉是贏了,但帳還未算清。被肯定的是,簡又新及後來的趙少康等關中力舉的形象候選人;被否定的,則是事後捲起「十信風暴」的蔡辰洲及他所代表的金牛型候選人。

但正如一位曾和關中共事的立法委員說,金牛型的候選人是這個社會的產物,「有什麼樣的選民,就有什麼樣的選舉」。

關中提名趙少康、簡又新,也提名紀政、高忠信,甚至蔡辰洲,只是「巧妙的」反映這個社會的現實而已,「辦選舉,要追求理想,也要面對現實。」這位關中的好朋友認為,不管那個政黨都難逃這種選舉的宿命,只是關中格外把它發揮得淋漓盡致,才招來攻擊。

從此,關中「戰將」之名,不脛而走,掩蓋了其他選務人員如宋時選、鄭心雄、潘振球等的鋒芒。今年,他以組工會主任身分坐鎮選舉全局,「市場區隔」戰術勢必將在全台灣推展。

「市場區隔法」反應了關中擅長把先進國家的選戰和組織經驗台灣化,正是他馳騁政壇的第二張王牌。

軟硬兼施

國民黨內,沒有一個人像關中這麼強調「企業化經營黨務」。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他在黨部當主委時期,為了扭轉黨工脫離群眾的弊病,下令幹部彷傚公司業務員模式擬訂拜訪客戶名單,他自己親自抽查名單,並實施查勤,如果發現黨工沒有照名單拜訪客戶,立即查辦,他常說:「任何會議、公文、言論不能代表行動,任何事情要以行動為評估工作的唯一要素。」

選戰一般分為文宣戰和組織戰,傳統上,國民黨文宣弱、組織強,幾十年幾乎成為習慣。這個習慣到了關中手裡立即被打破,令人耳目一新。「民進黨最恨我,就是因為我重視文宣。」關中說。

關中的文宣技巧是「軟硬兼施」。軟式文宣上,從大辦聯誼活動到宣講「阿旺伯的故事」,發動影藝界合譜「明天會更好」合唱曲等,都是代表作。其中單是「明天會更好」的錄音帶,第一個月就賣了二十二萬卷,打破台灣有史以來錄音帶暢銷紀錄。

在硬性訴求上,經常為圈內人提起的,包括創辦「雙十園」雜誌,以黨外雜誌的報導技巧和激烈言詞回敬黨外。選舉時,他是國民黨內第一個大量動員學術、專業人員投入文宣活動的黨工,創造了從感性措詞到凌厲批判競選敵手的整套宣傳品。為了避免文字誹謗,還特別請律師先作言詞檢查。「只要文宣能和民進黨打平手,再憑我們組織優勢,國民黨就贏定了。」立法委員李勝峰說。

切片式檢核

他的幕僚參謀單位,更別具一格的作任務編組,把反對黨的意識型態、內部矛盾、具體實力等作一系列切片式體檢,並據此設定對策。曾參與關中競選計畫的一位學者說,由於關中有海外黨務、教學(政大副教授)、國民黨青工會、中華民國政治學會、亞洲與世界社、青輔會等經歷,使他周圍擁有相當豐沛的專家與智囊團,在選舉時發揮威力。

關中到組工會的第一年,為迎接今年的大選舉,除了推動選區重畫、黨內初選等「四大策略」外(見本期專訪),同時在組織工作上揭示一系列行動。包括在今年六月底以前,要在一千六百多個區黨部完成高達二十九萬黨員的任務編組,大辦訓練等,為年底選戰熱身。

讓舊黨員回娘家

另一方面則發動吸收新黨員、「舊黨員回娘家」等活動,扭轉過去幾年黨員成長比例下降的劣勢。單是去年第三季,就新增一萬六千多黨員,比民進黨所有黨員數目還要多,雖然也被批評為「飢不擇食」,但業已營造了國民黨陣容浩大的聲勢。

在幕僚作業上,他在組工會任內動員人馬,先後完成幾百篇研究報告,包括四次派人到南韓考察群眾運動的引導方法,「任何重大問題發生,我們都有腹案。」關中相當滿意的說。

文宣當然也沒有被關中忽略。除過去的文宣戰術外,最大的手筆,是把今年的文宣主力作三梯次安排,計畫一波波的在年底投票前,把執政黨的聲勢沖到最高峰。裡面除傳統式的藝人表演外,還第一次由包括吳伯雄、宋楚瑜等頗具個人魅力的國民黨高層人士下鄉巡迴演講。

最厲害的武器

形形色色數不清的選戰戰術之所以能在關中手裡一一施展,離不開他那「全力以赴,不達目的,誓不終止」的勇猛個性,而這正是他「最厲害的武器」。

民國七十年,關中出任台北而黨部主委,為迎接選舉,他一口氣更動三十八人的職位,震驚黨部。他也是第一個叫出「提名不等於當選」的黨工,要候選人不能只依賴黨,自己也要努力投入選戰,幾年後,這句話從當初被人批評,到今天已成為普遍的信念。

那一年台北市議員選舉,有五位國民黨籍候選人違紀參選,關中呈報國民黨中央,一律開除黨籍。民國七十二年立委選舉,再度開除違紀參選的雷渝齊的黨籍。

十信事件爆發,雷渝齊的「雷聲」雜誌指關中當年提名蔡辰洲是因為私下拿了好處,結果關中一狀告到法院,拒絕別人一切和解的勸說,最後雷渝齊被判入獄、登報道歉、賠償關中名譽損失三百萬元(關中原先要雷渝齊賠一千萬),輿論紛紛報導,認為厲害的雷渝齊「一腳踢中鐵板」。

八年前,他大力推動黨內幹部評鑒,作為提名公職選舉的依據,受到多方面反對,他曾經誓言,最後要做到百分之一百的黨內初選,八年後,他終於做到了。

在各種黨內會議(包括十三全)中,他咄咄逼人的言詞和辯才成了獨特的風格,使很多人或不能、或不敢和他辯論。

最近很熱門的選區縮小事件,他不顧與權力高張的國民黨籍增額立委意見相左,不惜和中常委許水德爭論,把整個局面朝他的主張扭轉。

於是,不斷有人私下批評他「目中無人」、「自負」、「不擇手段」、「不留餘地」、「新右派」等,關中則毫不退縮的回答:「我只是要讓別人看得起國民黨,尊重國民黨,國民黨總要有人有骨氣。」

辯才無礙

要瞭解他的剛猛,無法不從關中的出身與經歷入手。

關中生於戰亂,父親關大成(立法委員,去年過世)是國軍在抗戰時期潛伏在東北敵後的地下工作人員。幼年時期,關中全家曾被日軍關入監獄,並目睹親人死於黑獄之中。近代史上慘烈的一頁,使今天作風爽朗、能和村里長大杯喝酒、當眾高歌的關中,內心深埋著新一代人難以理解的愛國觀念。

第二個衝擊,來自他六0年代出國留學的經驗,當時大陸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美國校園多數中國留學生紛紛左傾,向共產主義認同,關中以少數派身分跟多數的左傾留學生大打筆戰。

「當年我們相當孤立,但歷史證明我們是對的。」和關中有過類似經歷的台北市議員郁慕明回憶,當年保釣、退出聯合國時,他們十幾個人和對方一百多人同場辯論,內心的憤怒及所面對的苛刻考驗,磨練出他們剛猛的個性。

反對黨頭號敵手

雖然國民黨傳統辦組織的人都無法避免毀譽過巨,終於鞠躬下台的命運(如胡漢民、陳立夫、宋時選等),但論今天對現實環境的深度瞭解、對選戰技巧的高度掌握;論絕不退縮、堅持到底的剛猛個性,國民黨組織工作會主任關中,結合執政黨龐大的資源,在可見的未來,仍將是反對黨在選戰中要面對的頭號敵手。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