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碳有價時代」即將來臨!桃園整合產官學能量,打造最強「減碳者聯盟」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24-12-09

瀏覽數 6,100+

張善政市長宣布桃園市政府成立「桃園淨零推動產業聯盟」,協助在地產業,提早因應即將上路的碳有價時代。
張善政市長宣布桃園市政府成立「桃園淨零推動產業聯盟」,協助在地產業,提早因應即將上路的碳有價時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碳費即將在2025年1月生效,做為全台第一工商科技大城,桃園市政府初步估算,有93家在地企業會被徵收碳費。市府該如何協助產業因應、創造共榮?

隨著碳費將在2025年1月1日起生效,企業先在2025年5月試申報,到了2026年5月將開始正式繳交碳費,也揭示「碳有價時代」來臨。第一批徵收碳費對象為年排碳2.5萬噸以上企業,包括電力、燃氣供應業及製造業。為了協助產業落實低碳轉型,桃園市政府已經做好準備,並邀集碳費徵收對象成立產業聯盟,期盼公私協力分進合擊推動減碳。

籌組產業聯盟,協助桃園企業更有競爭力 

桃園市環保局的「2024桃園淨零推動 產業聯盟記者會」上,張善政市長指出,桃園市年產值達4.8兆元,工業碳排佔全市總排放約七成,碳費開徵後,繳納金額可能佔全國總額10%。

為了進一步了解產業需求,市府也針對120家列管排放源進行自主減量問卷調查,從回覆名單中,近七成都願意提出自主減量計畫,但也表示迫切需要中央、地方政府的協助和資源挹注,例如自主減量計畫書如何提出,以及減量技術輔導與補助。因此由桃市府發起「產業聯盟」,希望集結全市力量,協助企業導入減碳方案,在「碳有價時代」更具競爭力。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徐旭誠副署長,肯定企業設定高標準的減碳目標,也說明預計上路的碳費徵收方向。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徐旭誠副署長,肯定企業設定高標準的減碳目標,也說明預計上路的碳費徵收方向。

整合中央及市府資源,公私協力分享知識  

記者會中,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副署長徐旭誠表示,桃園是全台高碳排產業首要集散地,但實際碳排放量卻不是全台最高,顯示業者早已積極減碳,不少企業也設定比政府更有企圖心的減碳目標。而企業必須注意的是,如果在2025年6月底以前提交自主減量計畫並經過核定,隔年就能以優惠費率繳交碳費,並於每年4月底前提出執行進度報告,預計碳費制度將能幫助全台在2030年減少3700萬噸碳。

友達光電環安暨風險管理處長簡煌隆表示,該公司早在2008年就提出「綠色解決方案」,以達成整體低碳價值鏈目標,2022年更進一步加入全球再生能源倡議RE100,承諾在2050年100%使用綠電。同時友達也導入物聯網設備,深入分析用電狀況並減少不必要的能源使用,更積極建立新業務,包括物聯網平台、節能技術子公司,把技術應用拓展至各領域。

至於製造人造纖維的新光合纖,則是成立節約能源推行委員會、碳中和推動中心,一方面設定2030年減碳22%、2050年淨零目標,也導入低碳燃料、汰換低效耗能設備,並提高水資源循環效率、研發低碳循環再生產品,並在長期計劃中發展氫能和碳捕捉技術,2023年總碳排已經比2021年減少8萬噸,提前達成2025年減碳7%目標。

(右起)電路板協會專案蔡逸鴻經理、桃園區長許敏松、桃市府環境保護局陳世偉局長、張善政市長、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徐旭誠副署長、桃市府經濟發展局張誠局長、桃市府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王智弘執行長、臺灣區造紙工業同業公會會員代表兼正隆股份公司陳青山廠長、臺灣區絲綢印染工業同業公會會員代表兼和友紡織股份有限公司黃鏡峰協理,共同見證「桃園淨零推動產業聯盟」成立。

(右起)電路板協會專案蔡逸鴻經理、桃園區長許敏松、桃市府環境保護局陳世偉局長、張善政市長、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徐旭誠副署長、桃市府經濟發展局張誠局長、桃市府工商發展投資策進會王智弘執行長、臺灣區造紙工業同業公會會員代表兼正隆股份公司陳青山廠長、臺灣區絲綢印染工業同業公會會員代表兼和友紡織股份有限公司黃鏡峰協理,共同見證「桃園淨零推動產業聯盟」成立。

四管齊下,迎戰「碳有價時代」 

面對「碳有價時代」來臨,桃園市政府四管齊下。首先,早在去年就優先進行企業人才培力,不僅開設ISO溫室氣體相關課程,協助產業培養種子人才,截至2024年9月底已培訓約1300人。市府也針對桃園市境內工廠進行淨零輔導超過50場次,並根據輔導對象行業別、需求提供減碳方向與改善方案,進行35家溫室氣體列管廠商及自主推動節能減碳業者進行低碳化工廠輔導。

其次,在設備改善補助方面,桃園市政府提供包括工業鍋爐改善補助、工廠低碳化輔導、中小企業盤查服務等,其中工業鍋爐改善率更排名全國第一。市府也整合各界學術資源,成立「智慧製造服務中心」,也建置「產業升級健檢系統」,透過專家回饋,讓企業在轉型路上走得穩健堅定。

再者,桃園市府也加強產業交流,針對碳費議題辦理「低碳技術與環保法規講習會」,邀請業界權威就國內碳費制度、自願減量專案制度、數位碳管理解決方案、節能減碳輔導與補助資源等提供所需知識技能。市府也採取智慧減碳策略,設置「碳中和資訊平台」,整合市內森林、生態資源、造林資訊等,使資訊透明化,並提供溫室氣體盤查標準、試算工具,協助企業具備自主盤查能力,能以更多元管道進行減碳。

桃園市政府透過多元化政策,積極協助或輔導企業落實低碳轉型,期盼公私協力分進合擊推動減碳。

桃園市政府透過多元化政策,積極協助或輔導企業落實低碳轉型,期盼公私協力分進合擊推動減碳。

效益浮現,減碳績效獲國際肯定  

種種努力之下,桃園市2023年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約2852萬噸,比2014年減少19.8%。若以工業能源燃料碳排量來看,比起2014年更是減少達50%。相關減碳成果也在國際舞台備受肯定。光是2024年,就拿下Gartner「政府數位創新服務獎」亞太區首獎、「全球資通訊科技應用傑出貢獻獎」(WITSA)、亞太數位高峰會(ASOCIO)健康技術獎與傑出技術組織獎,並赴亞洲環境與永續發展大會(ACESD)發表論文,成功經驗獲得全亞洲借鏡。

展望未來,市府不只是攜手產業邁向低碳未來的共好夥伴,更是「傾聽者」。張善政強調,透過各種會議,市府會傾聽企業的轉型壓力,從中尋找最適合策略,並提供補助、輔導資源,協助企業克服轉型壓力,一同組成堅實的「減碳者聯盟」。

(桃園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廣告)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