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AI是醫師的第二雙眼睛!雲象科技專攻病理科數位轉型

段詩潔
user

段詩潔

2024-11-27

瀏覽數 1,300+

aetherAI Hema 骨髓抹片分析系統是雲象核心產品。取自臉書@雲象科技aetherAI
aetherAI Hema 骨髓抹片分析系統是雲象核心產品。取自臉書@雲象科技aetherAI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AI也能扮演醫師的第二雙眼睛!專注於數位病理與AI醫療解決方案的雲象科技,26日登錄興櫃廣達持股15.03%,是最大法人股東。 雲象核心產品包括「aetherSlide 數位病理平台」、「aetherAI Hema 骨髓抹片分析系統」與 「aetherAI Endo 大腸瘜肉偵測系統」,可應用於檢測多種癌症,客戶涵蓋國內外醫療機構。

談到創業緣起,執行長葉肇元在美國南加州大學攻讀病理學博士期間,發現病理玻片數位化的潛力;當時,一位教授希望將玻片數位化並上傳雲端,但遇到許多技術挑戰,他發現病理科數位化的商業機會,從而萌生創業想法,回台創辦雲象科技,專注於病理科數位轉型。

AI診斷品質有一致性,而且準確率達94%

葉肇元解釋,以大腸瘜肉偵測系統來說,醫師在術中就是看著螢幕上面即時的影像,診斷大腸壁上面是不是有瘜肉必須要割下來,但在訓練年資還不夠深的時候,有時候對於比較小、比較扁平的瘜肉判斷難免會有一些困難,這時AI就可以扮演醫師的第二雙眼睛。

「這個AI是跟台大醫院還有國泰醫院,用了將近40萬張標注的影像,而且經過專家再次確認的影像,來訓練一個可以追蹤、標示出來的模型,在大腸鏡檢查的術中,提供了即時輔助偵測的功能」,目前這個產品已在國泰健管全面的導入,也獲得了TFDA的醫材許可證。

另外,一個人工智慧醫材是當時全球首創的骨髓抹片自動分類技術,雲象現在也跟國內外共超過10家的機構一起合作,創造了全球最大的骨髓細胞的標註影像資料集,訓練出準確度高達94%的分類技術系統。

葉肇元解釋,傳統的骨髓抹片技術的流程,完全仰賴醫檢師去看傳統的顯微鏡,其實會遭遇到一個困難,在醫檢師做這個檢查的過程當中,有沒有漏看什麼細胞,也很難追溯。因此,傳統流程會有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是再現性比較低,同樣的醫檢師在做第二次技術時,可能會得到不一樣的答案。透過雲象的產品,可以把影像數位化,而且用高達94%準確率的AI來進行分類,可以讓診斷的品質達到更高度的一致性,這個產品也得到了衛福部以及歐盟的第二類醫療器材許可證。

專注於數位病理與AI醫療解決方案的雲象科技,26日登錄興櫃。圖中為執行長葉肇元。段詩潔攝

專注於數位病理與AI醫療解決方案的雲象科技,26日登錄興櫃。圖中為執行長葉肇元。段詩潔攝

病理AI轉型市場規模,2030年上看172億美元

目前,雲象客戶涵蓋國內外醫療機構,包括台大醫院、長庚醫院、臺北榮民總醫院、國泰醫院、馬偕醫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童綜合醫院等國內醫學中心。

雲象科技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在日本已設立子公司,且成功打進日本國立癌症中心東醫院,並正在進行富山縣立中央醫院臨床導入;在歐洲市場,雲象於 2023 年為德國圖賓根大學附設醫院導入數位病理與 AI 應用,2024 年取得德國法蘭克福大學醫院數位病理系統建置案,目前正籌設德國子公司,美國子公司則計劃於 2025 年設立,今年第一季海外市場比重上升至 55%。

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訂《遠見》輕鬆帶回Arowana好箱!

世界衛生組織WHO所屬機構數據顯示,全球癌症新案例將由2022年的1929萬例上升至2040年約3023萬例,增幅達56.7%;而全球病理科醫師均處於人力缺乏的狀態,而此狀況又因人口老化而加劇,相比於癌症病患數持續上升,癌症病理診斷的壓力日益加劇,預估病理人工智慧轉型至2030年市場規模將達172億美元。

你可能也喜歡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數位專題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AI晶片巨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勢不可擋!1993年創立輝達以來,公司市值近來創下歷史新高,黃仁勳身價更是破千億美元榮登全球前15大富豪。隨著Computex 2024登場,他帶來的A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