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AI供應鏈運作,韓國成台灣最大入超來源!大宗進口貨品曝

中央社
user

中央社

2024-11-22

瀏覽數 2,550+

AI供應鏈分工運作,促使台韓貿易增溫。Photo by Daniel Bernard on Unsplash
AI供應鏈分工運作,促使台韓貿易增溫。Photo by Daniel Bernard on 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AI供應鏈分工運作,促使台韓貿易增溫。財政部統計,今年前10月韓國取代日本成為台灣最大入超來源,規模達181億美元,提前刷新歷年全年紀錄,其中最大入超貨品為積體電路,主因台韓同為國際大廠關鍵元件合作夥伴,韓國大量供應DRAM給台廠進行封裝整合所致。

全球第2大記憶體晶片製造商韓國SK海力士(SK hynix)先前表示,將與台灣半導體巨擘台積電合作生產用於AI技術的下一代高頻寬記憶體晶片。台積電、SK海力士均為AI晶片大廠輝達(NVIDIA)的供應鏈夥伴。

AI供應鏈運作下,台、韓經貿往來增溫

財政部統計處發布統計通報指出,依個別國家、地區觀察,韓國為台灣第5大出口市場,次於中國與香港、美國 、日本及新加坡,同時,也是第4大進口來源,次於中國與香港、美國及日本,顯示雙方經貿往來熱絡。

財政部統計處表示,台灣對韓國貿易長期處於入超(進口總值大於出口總值)狀態,近來在AI供應鏈分工運作下,台、韓互動更見增溫。

反映在數據上,今年1至10月台灣對韓國出口168億美元、占出口總值4.3%,年增11%;自韓進口349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年增50%,占進口總值10.8%。出、進口相抵後,入超181億美元,提前刷新歷年全年紀錄,且超越日本的167億美元,使韓國成為台灣最大入超來源國。

財政部統計處進一步指出,台灣與韓國同為出口導向的經濟體,產業結構頗為相似,相互進出口的主要貨品按HS 4碼分,多有重疊,均以電子產品為大宗,石油煉製品也占一席之地。

財政部統計處表示,若以入超貨品HS 4碼觀察,今年1至10月台灣對韓國入超前5大貨品,合計占台灣對韓總入超86%,其中排名首位的積體電路,入超高達129億美元占總入超規模的約71.3%。

財政部統計處分析,主因韓國在記憶體擁有領先優勢,以及這波AI商機中,雙方同為國際大廠關鍵元件合作夥伴,其大量供應DRAM給國內廠商進行封裝整合所致。

除電子產品,台灣還向韓國買了什麼?

同時,財政部統計處指出,韓國煉油產業頗具規模,加以儲油設施完備,台灣自韓進口柴油、半精煉石油增加,致石油煉製品入超8億美元、占約4.3%居次;電腦零附件、環烴同為持續入超貨品,入超金額落在6至7億美元,分居第3、4名。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財政部統計處表示,鋼鐵結構物方面,因今年以來台灣為建置離岸風場,自韓國採購的鋼鐵製塔及格狀桅桿呈倍數成長,入超金額擴增為5億美元,居第5名。

本文轉載自2024.11.22「中央社」,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延伸閱讀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數位專題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AI晶片巨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勢不可擋!1993年創立輝達以來,公司市值近來創下歷史新高,黃仁勳身價更是破千億美元榮登全球前15大富豪。隨著Computex 2024登場,他帶來的A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