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醫師爭議延燒不歇,連總統賴清德日前都表態,要加嚴學歷審查,提高國考門檻,每年國外回台實習名額就是50名,名額不會提高。衛福部15日也宣布,暫緩海外醫學生赴偏鄉實習規定。不過,本土小牙醫聯盟認為,衛福部仍未消弭疑慮,24日上街遊行將如期舉行。
禾馨新生婦幼診所劉姓醫師去年執行子宮鏡手術時,不慎以器具刺穿子宮與右側髂動脈,造成患者出血死亡;該醫師後續被揪出畢業於波蘭的波茲南醫科大學,波波醫師的長年爭議,再掀波瀾。
一、「波波醫」是什麼?爭議起源?
「波波醫師」是指那些在波蘭就讀的台籍醫學生,這些人並未在台灣考取醫學系,轉而出國至波蘭等東歐國家取得學位,在未實習、未取得波蘭醫師執照的情況下,返台後憑學歷,直接報考國家醫師資格,通過國考就能擔任醫師。也就是說,學歷在國外拿,執照在台灣考。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