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時間管理」對職場人士很重要,也好處很多。若能做好職場時間管理,不僅能彰顯個人「守時」「有紀律」的形象,更能展現對他人的尊重,讓自己與他人的工作都變得更精準、更順暢。
「直屬上司人很好,他常說如果有任何問題可以隨時去找他,真的可以嗎?」
「跟客戶約兩點半,結果我兩點就提早到了,可以先進去等嗎?」
職場上的時間管理,不僅是一種職場禮儀,更能彰顯出一個人的專業與工作能力,畢竟當一個人能精準掌控時間,意味他對自己時間有清晰的規劃,對他人時間有充分的尊重,能從容且靈活地面對各種突發狀況,達到從容又高效的工作狀態。
然而,我也觀察到一個狀況:對於職場上的「時間潛規則」,大部分人其實是一知半解的。雖然大家都知道,要尊重別人的時間、要準時,但對於何謂尊重?何謂準時?卻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隨時」的背後學問
以下,就拿幾個我常在課程被問到的問題為例,一一說明:
直屬上司說「有問題隨時都可以找我聊聊」,真的可以「隨時」找他嗎?
當然不行。臨時起意的拜訪,是很不妥的,預約是基本的禮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間表,如果大家都可以隨時去找上司談個20分鐘,他還有自己的時間嗎?所以即使對方說有任何問題可以隨時去找他,建議你一定還是要事先預約,並且準時到達、準時結束。
事先預約的寫法也有門道,如以下範例:
1.「可以和您聊聊嗎?您什麼時候有空?」
2.「經理,關於XXX案子,我是否方便占用您20分鐘討論?我先參考您的行程,找出了三個有空檔的時段,再請您看看哪一個時段較方便,如果都不方便安排,也請告訴我適合的時間,謝謝!」
如果是寫法1,對方無法預期要花多久時間、要聊什麼事,因此很難給你直接的回覆。就算對方找出他可以安排的時間,並且回覆了,若該時間你剛好沒空,又需要再詢問一次,如此來回反覆,不僅曠日費時,也浪擲精力。
如果是寫法2,不僅節省對方的時間,便於快速回應;也能讓對方感受到你對他的尊重,以及你對彼此「時間資產」的重視。
請記得,養成預約的好習慣,是尊重對方的表現,也是人與人相互信賴的基石!
準時的尊重與體貼
跟客戶約兩點半,結果我兩點就提早到了,可以先進去等嗎?
談到準時,大家通常會第一個想到「不遲到」,但我想特別提醒,「提早到」也是一種不準時!或許你會認為,提早到能顯示你對這次會面的重視,事實上,卻可能讓對方倍感壓力。畢竟當你提早到,可能會遇到上一個會議還沒結束、場地還沒準備好,或是對方還在忙碌的狀況,此時提早到場,只會讓對方措手不及,甚至造成心理上的負擔。
當然,有時你之所以提早抵達,是因為擔心交通突發狀況而預留緩衝時間。這時,若你知道對方有獨立的會客空間(也就是即使你提早到,也不致打擾到對方),可以在約定時間的15分鐘前先進去等候,並向接待人員表明:「我和總經理約11點,是我提早到了,請他不用顧慮我。」
如果不確定對方是否有會客空間,建議你在附近找一家咖啡店、便利商店,稍事休息,直到約定的時間再準時抵達。這樣做既避免打擾對方,也能體現出你的尊重與體貼。
如果你是因為需要架設簡報器材、預備開會材料,而需要提早到,建議你在預約時間時就先向對方說明:「我和您約三點鐘開會,我是否方便提早半小時到,先準備設備和資料?」屆時再依照約定的時間準時抵達即可。
從預約中,可以體現一個人的溝通是否專業;從是否準時,可以展現出一個人對他人的尊重與體貼。由此可見,在職場上做好時間管理,遠遠不只是「守時」,更是由衷讓自己與他人的工作都變得更精準、更順暢、更快樂的好習慣!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本文轉載自Perfect Image陳麗卿形象管理學院網站,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