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早已過度消費,雙十一又要迎來更多包裝垃圾?科技大廠光寶用創意來逆轉。本週六(2日),光寶攜八大企業合辦第二屆「-1111循寶夠物節」,義賣所得將捐給六大多元領域、14家NGOs。光寶董事長宋明峰也特別闡述,這場串連最多異業伙伴的二手公益市集,為何要辦?
由光寶主辦,結合大聯大控股、台新證券、京城銀行等來自多元領域的九大企業,第二屆「-1111 循寶夠物節」今(2)日在台北國父紀念館廣場舉辦。早上十點開始,下午16:15結束的一日二手公益市集,到底要做什麼?
光寶宋明峰:我也曾過度消費,如今力圖改變
光寶科技董事長暨永續長宋明峰表示,很慚愧自己就是過度消費的例子,因為家裡確實有太多不需要的東西,才有舉辦這活動的想法,希望藉由這個機會能教育小朋友,可以把一些不用的東西交到更需要的人手上,落實物盡其用、為環境與公益盡一份心力,讓好的事情擴散蔓延,形成善的循環。
每年雙11購物節,店家總會祭出誘人的優惠折扣吸引消費者購物,在刺激消費的同時,也帶來環境汙染的隱憂。根據環境部數據統計,近年來台灣網購年平均約製造超過2.2億個包裝垃圾、碳排放量更是超過約11萬噸。
延續去年首屆循寶夠物節「循環寶物、減法夠物」的永續意識,今年活動主題為「珍心共享,好友價值」,不僅提倡「珍惜物資」,並邀請「好友」將「好有價值」的理念與「好有故事性」的物品繼續傳遞下去。
為此,宋明峰親自力邀企業界好朋友一起,共同打造全台串聯最多異業伙伴的二手公益市集,募集上萬件高品質、CP 值破表二手寶物,共同實踐綠色消費與綠色生活,並激發眾人共同響應。
光寶:永續不是一場競賽,而是一場合作
宋明峰表示,在淨零轉型的關鍵年代,企業將是最重要的行動者與倡議者,光寶不僅是在營運與解決方案上追求最好的綠色方案,更要思考與地球資源的關係。資源循環與零廢棄的議題,是台灣2050淨零轉型的關鍵戰略之一,永續不是一場競賽,而是一場合作,我們歷經數十場的溝通會議、上百位人力的投入,才能成就今天的活動。
「感謝各領域好朋友們的全力支持,希望不僅是二手物品,好的理念也可以在大家心中循環扎根、擴散、延續。」宋明峰認為,循寶夠物節不是專屬於光寶的公益活動,光寶僅是率先倡議並建構一個優質的平台,從今年起,循寶夠物節是屬於大家的,希望由不同的企業來傳承接棒,持續舉辦這個有意義的活動,將循環寶物、減法夠物的永續理念,繼續傳遞下去,共創更好的未來。
大聯大:捐出來的東西不需要多、也不用特別好
大聯大控股永續長曾國棟指出,記得兩年前宋董就覺得大家都消費過度,可不可以來提倡不要過度消費,甚至可以把不常用的東西拿出來拍賣,深覺這樣的活動相當有意義,沒想到去年他先偷偷試辦了,結果成效非常好,今年邀請大家一起參與,沒想到一提出,從董事長到CEO、同仁們都樂意支持,結果四個子集團與關係企業,包括世平、品佳、詮鼎、友尚與捷元公司等的數千位同仁都全力支持「循寶夠物節」,募集了破千件的二手寶物。
曾國棟表示:非常認同「循寶夠物」活動初衷,除了能推動資源循環零廢棄,也結合了員工社會參與及公益捐贈,期許這活動可以持續推廣出去,讓更多的人共襄盛舉,影響力就更大,並強調,「捐出來的東西不需要多、也不用特別好,但它象徵著一個意義,就是鼓勵大家不要過度消費。」
台新:認真永續綠色生活
台新金控以「認真永續綠色生活」作為企業內部ESG永續發展目標宗旨,旗下台新證券主動號召同仁參加此次「循寶夠物」活動,精挑細選募集了數百件的小家電、露營用品及各種生活用品,以當日售罄為目標進行遴選,並計畫將義賣所得全數捐予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
台新銀行公益慈善基金會則攜手眾多公益團體,邀請民眾參與「您的一票,決定愛的力量」網路公益票選活動,今年基金會將「循寶夠物節」作為首場促票起跑,鼓勵現場「循寶」民眾,除了認購二手物為環境及公益盡一份心力外,還能善用網路力量做好事。2024年11月1日至30日,至台新銀行公益慈善基金會官網即可投票,幫助團體爭取公益基金,每人有10票可支持10家提案,投滿10票還能抽飯店住宿券。
循寶夠物節義賣所得全數捐贈公益
今年「-1111循寶夠物節」活動義賣所得將全數捐贈給涵蓋六大多元領域(身心障礙、婦幼關懷、兒少教育、醫療服務、偏鄉運動、動保與環境),共達14家NGOs。宋明峰表示,期盼在推廣循環消費的同時,也能為環境盡一份心力,讓好的事情擴散蔓延,發揮正向效益;落實物盡其用精神、讓愛無限循環。
企業 | 捐贈單位團體 | 公益屬性 | 推廣之公益議題 |
---|---|---|---|
光寶科技 | 勝利基金會 | 身心障礙 | 身心障礙者就業 |
關愛之家 | 婦幼關懷 | 無國籍孩童 | |
流浪動物之家 | 動保與環境 | 流浪動物 | |
大聯大集團 | 博幼基金會 | 兒少教育 | 社工及偏鄉教育 |
夢想之家教育基金會 | 兒少教育 | 青年中心 | |
緯來電視 | 球芽基金 | 偏鄉運動 | 偏鄉孩童運動 |
旭榮集團 | 癌症希望基金會 | 醫療服務 | 癌友及其家屬關懷 |
台灣星動工藝運動推廣協會 | 偏鄉運動 | 公益運動 | |
台新證券 | 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 | 動保與環境 | 推廣及發展自然保育 |
京城銀行 | 台灣濕地保護聯盟 | 動保與環境 | 臺灣濕地及生態保護 |
等家寶寶社會福利協會 | 婦幼關懷 | 提供孩童生鮮蔬果資源 | |
銘傳大學 | 包德明文教基金會 | 兒少教育 | 經濟弱勢學生 |
MIS智享會 | 伯立歐小兒麻痺庇護工場 | 身心障礙 | 身心障礙者就業 |
PAVI 社團法人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 | 身心障礙 | 視障者關懷與服務 | |
YES | 關愛之家(TBC) | 婦幼關懷 | 無國籍孩童 |
科嘉國際 | 勝利基金會 | 身心障礙 | 身心障礙者就業 |
資料來源:光寶公司 |